钟福利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大连 116100)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大多有颅脑外伤史,口服阿司匹林引起慢性硬膜下血肿少见,笔者于2009年2月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78岁,因家人发现其精神不振3 d伴昏迷2 h入院。患者7个月前因脑血栓导致失语、右侧肢体偏瘫,于家中卧床休养,高血压病20余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偏瘫后口服脑血栓相关药物及阿司匹林50 mg,每天1次。体格检查:BP 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昏迷,左侧瞳孔直径5 mm,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直径3 mm,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高,双侧腱反射亢进,左侧病理征阳性。辅助检查:颅脑CT示左侧额、颞、顶内板下半月状混杂密度阴影,同侧脑沟消失,同侧脑室受压消失,中线明显右移。化验示APTT 56 s。诊断为自发慢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于急诊全麻下行手术治疗。选择左颞顶部血肿最厚处颅骨钻孔,扩大成1.5 cm×2.0 cm骨窗,切开硬膜,溢出棕褐色陈旧血性液,内含陈旧碎血块及絮状物。以14号硅胶管置入血肿腔,以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同时调整硅胶管的位置至血肿腔的各个方向,直至冲洗液清亮后,将硅胶管远端剪出2个侧孔,置于血肿残腔中部偏前,头皮另戳孔引出,接无菌引流袋。术后平卧、补液、降血压,常规使用抗生素,2 h后患者渐清醒,左侧肢体渐恢复功能,进食后多饮水,停用阿司匹林。术后第1天引出淡血性液150 ml,第2天引出淡黄色液体50 ml,48 h后复查CT示血肿残腔呈新月状低密度阴影,无新鲜出血,脑中线居中,左侧脑室基本恢复,拔除引流管,1周后拆线出院。1个月后复查CT示血肿无复发,脑组织复位良好。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群,这与老年人脑生理结构和凝血机制改变有关,其中70%以上有头部外伤史。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脑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易断裂,脑萎缩使蛛网膜下腔空隙增大,脑组织在颅内的活动度增大,头部的旋转、摇晃可牵拉致使桥静脉断裂,这是老年人易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个重要原因。头部外伤导致脑血管破裂或桥静脉断裂出血,血液流至硬膜下腔形成血肿,血肿逐渐出现包膜,包膜内含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在粒细胞分裂时有脱颗粒现象,脱颗粒引发的凝血、纤凝、纤溶系统的失衡不能有效地被体循环纠正,其中纤溶占主导地位,从而诱发慢性出血,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外伤导致的硬膜下积液也是引起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
此例患者为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血栓导致肢体偏瘫卧床不起,无头部外伤史,可能因长期口服降压药、脑血栓相关药物及阿司匹林引起脑及硬脑膜血管通透性改变,出现渗血,同时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凝血机制出现障碍,激发了纤溶系统,使血肿不断增大,从而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阿司匹林因有很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但其使用剂量尚存在争议。为防止其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组织器官出血,建议口服1个月,停用1个月,间断性使用。
[1]王任国.老年人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和临床(附38例分析)[J].海南医学,2006,17(12):76-77.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2-444.
[3]欧继华,谢阳,陈跃芳,等.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J].苏州大学学报,2004,24(4):567-569.
[4]沈少卿,王晓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机制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