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瑞喜
(吉林省第二荣复军人医院,吉林梨树 136500)
随着CT和MRI应用于临床,发现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在脑血管病变中的重要位置。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经临床和CT、MRI诊断的25例L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CT、MRI进行详细分析,着重讨论LI的临床与CT、MRI对比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本组LI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55~80岁,平均67.5岁。发病至扫描时间最短24 h,最长15 d。
有症状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8例(32%),多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单纯运动性4例(16%),感觉运动性障碍3例(12%),感觉性障碍 4例(6%),共济失调轻偏瘫 2例(8%),吐字不清 1例(4%),无症状体征 3例(12%)。既往有高血压病者8例,患糖尿病者5例,心脏疾病者4例,脑动脉硬化者12例,TIA者4例。
双排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 mm,层距10 mm,M以OM线为基线上连续扫描10~12层,全组25例,10例正常,15例异常。
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特点是T1W1信号强度减弱,T2W1呈高信号,全组患者均经MRI检查出符合上述特征的80个病灶。
观察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的比较,组间检出病灶阳性率采用χ2检验。
CT检出22个0.5~1.5 cm低密度灶,梗死部位,放射冠区9个,基底节区8个,丘脑3个,小脑2个。MRI检出80个病灶,放射冠侧脑室旁31个,基底节区24个,脑叶13个,丘脑4个,小脑3个,桥脑5个,大小2~15 mm。
基底节区、丘脑区和脑干病灶多为卵圆形。放射冠区病灶多为斑片状。病灶最小2.2 mm,最大21 mm,结果表明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的脑桥病变检出率与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部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腔隙性脑梗死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是脑深部白质穿支小血管闭塞所致小范围脑组织缺血、细胞毒性水肿、坏死。常见的类型包括单纯运动性障碍,单纯感觉性障碍,构音不良-手笨拙综合征,共济失调轻偏瘫。早在1965年FISHER就把“小而深的脑部梗死”定名为“腔隙性脑梗死”[1]。有文献报道LI是指脑深部穿支动脉闭塞所致的脑软化灶,病灶大小5~15 mm,好发于基底节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及丘脑、桥脑和脑白质,其他部位少见[2]。LI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缺血性中风的25%。本组20例腔隙脑梗死病例证实,腔梗病灶检出率CT低于MRI。本组单纯运动性障碍4例,CT及MRI证实病灶位于内囊后肢3例,1例仅MRI证实病灶位于脑桥,而CT未证实;单纯感觉性障碍4例,CT及MRI均证实位于丘脑;共济失调轻偏瘫2例;吐字不清1例,仅MRI证实位于脑桥;感觉运动性障碍3例,2例CT及均证实MRI病灶位于基底节和丘脑,另1例MRI证实位于脑桥。由此可见CT阳性率为63%,MRI阳性率为100%,MRI应用于腔梗诊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MRI在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但目前研究多局限于较大面积的脑梗死;而对腔梗的诊断方面,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其同样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3]。与CT相比,MRI具有以下优点:腔隙性脑梗死显示得早,T2Wl尤为敏感。MRI显示的腔隙灶数目比CT较多,这主要由于较小的病灶CT上显示不清,而MRI却能清楚显示,也以T2WI最敏感。本组MRI显示最小的病灶为直径2 mm,CT为直径5 mm。脑干腔隙性梗死在CT上显示不清,在MRI上因无骨质伪影,故成为确诊的可靠手段。MRI可行矢状、冠状面扫描,有助于准确定位。MRI和CT诊断脑梗死主要以缺血区脑组织水肿为基础。当局部脑组织灌注低于临界值时,相对的低氧使细胞内代谢紊乱,引发细胞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引起细胞膜钠钾泵功能衰竭,使外钠内渗,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高,渗透压增加,造成细胞中毒性水肿,使缺血区水分增加。由于MRI(T2WI)对水聚积异常敏感,能发现组织水分的微小变化,所以梗死缺血发生后不到2 h即可显示细胞性水肿[4],而CT对水的敏感性稍差,往往在缺血发生后24 h方能显示病灶。CT对幕上>5 mm的腔梗易于发现,而对于<5 mm或脑干的腔隙性梗死常难以发现。本组25例患者均在发病24 h~15 d经CT检查,有15例CT异常,检出22个小低密度灶,其余10例正常。全组经MRI检查,无一例正常,检出80个病灶,每例至少检出1个病灶,因此,MRI腔隙性梗死灶诊断率为100%,尤其对脑干诊断。
[1]崔思松.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老年疾病分册,1996,4(2):166.
[2]张雪林,陈贵孝.实用头颅CT诊断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95.
[3]郭岳霖,刘国瑞,郑文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4,19(6):395-397.
[4]张雪林.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