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显波
1.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不完善。发达国家历来注重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联邦政府除了颁布堪称西方国家最严密、最详细的《职业教育法》为其职业教育基本法之外,还先后颁布了针对手工业的《手工业法》、旨在明确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权利和义务的《企业基本法》、为了保证职业教育质量、数量稳定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促进法》、为保障青少年享有接受职业培训、完成法律规定的职业义务教育权利的《青少年劳动保护法》等,这些法律对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强化保证,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运行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我国目前关于教育的宏观调控,着眼点更多是放在普通本科院校,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非常不完善,职业教育举办过程中的许多方面还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还处在一种自发和应付的状态,[1]在相关法规执行监督方面整个还处在真空状态,相关法律执行审计没有真正展开。
2.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校企合作的开展。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经费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状况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各部门之间的经费的划拨成为职业教育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教育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是间接的,教育的收益和因教育经费短缺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一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这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总是在文件和报告中被重视,而在真正划拨资金时慢于经济部门的现象。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类型,却一直被看作为非主流构成部分,在教育经费中的份额呈现下降的趋势。然而师资建设需要较高的教育经费投入。近年来,各级政府比较强调校企合作教育,可经费下拨很少。
在我国,职业院校由于发展历史短,速度快,很多都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关起门来办学,无论是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还是学制、师资培养等都缺乏企业的参与。而由于企业的生产规律不同于教学规律,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一个适合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真实模型。这样学校与政府部门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造成教师没有主动性,企业没有积极性。合作教育在国外是用来增强教师社会适应性的一种方式,但在我国却由于教师缺失行业的相关培养而变成了教师对企业的适应。缺乏完善的适应校企合作灵活的实际教学体系等因素,不利于合作教育的开展。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劳动力资源、输送实用性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具有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教学要求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从事课堂理论教学,又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方式。由于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缺少,对于学校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我国很多高等职业学校都建立实习基地或跟企业签订了合作合同,但由于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招生一年比一年多,而国家及学校缺乏足够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实习实践,缺乏相应的实践型教师,这直接加大了实习的难度。[2]
虽然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开展了校企合作师资的实践,但许多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远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没有形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可供借鉴的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目前,我国的办学体制所表现的政府行为、行业行为还比较多,职业院校的法人地位也不够明确,办学的模式选择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涉及到学制限制、学生毕业的时间限制、毕业文凭发放管理、师资培养计划的确定等,都不是由学校完全自行决定的,而且投资体制、学校的办学规模等主要都是政府行为。而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学校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法办学的自主权,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独立自主办学。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的积极性问题,是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合作教育涉及的政府、学校、教师和企业四方中,企业积极性最难调动。企业积极性的问题在我国更是有突出的表现,在校企合作教育只是学校的“一头热”,步履维艰。
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和学校培养人才的公益性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因此,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活动中,往往考虑成本及收益情况。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尚未尝到合作教育带来的甜头,把培训教师视为额外负担;有些企业眼睛只盯在名校、名专业上;合作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让等方面,忽略对于培养教师方面的合作。
从企业自身利益讲,企业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根本地还是依靠人力资源的提升,并且通过自己参与教师培养而获得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占得获取优质人才资源的先机,但是,更多的企业并没有这样的前瞻意识,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企业不愿意承担或参与技能型教师培养任务而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而更愿意直接录用现成的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总体上处于较低的结合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技术能力不断增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结合也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原来的委托开发或成果转让等单项目合作发展到培养人才、共建基地、协同研究的广泛稳定合作,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转化的主体,职业院校成为人才和科研的源泉,以市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新模式的结合体,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1.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支持力度。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应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设立师资培训津贴。建议政府对举办紧缺专业的职业院校应予补助,对经济发展急需的、与先进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紧缺专业,应设立奖学金,所需经费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对规划建设的实训基地要确保经费及时到位,同时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3]职业院校由于受到自身教育经费的限制,对教师培训主要限于提高学历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企业、社区和社会成员各方都会受益,是一种有效 “有回报的投资”。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再培训的经费应由各方集资,并通过立法予以保证。在其发展初期,政府应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采取扶持政策。像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进修一般是免费的,即培训经费由政府资助。
2.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自上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以其特有的社会作用逐渐吸引了我国各级政府的目光,得到了国家的极大重视,并相继颁发了《高职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等。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都有涉及职业教育实践的内容,也为职业教育的更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建设还落后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内容更为详尽、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还仍未出台。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对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于充当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于我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要在更大深度和广度范围内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格局,必须通过立法或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规定,从利益机制设计,而不是从职责义务规定方面,形成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教育办学的内驱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良好环境,主要包括:在政策环境方面,要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发展。其中包括财政、税收、工商、进出口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采取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的形式,加强中心工作,共担风险。体制环境方面,职业院校把科技工作适当向下延伸,参加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将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派人到成人职业院校接受成人院校的培训,参加职业院校的研究工作。双方协作,合作到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占领市场。
3.建立以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产学研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教师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承担国家和企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企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适应企业需要,企业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企业要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主动与职业院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向职业院校投资,利用职业院校雄厚的师资队伍,与高职院校共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基地,实现职业院校技术产业与企业的有机结合,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职业学校通过企业共同确定研发项目,制定政策措施,培养骨干力量。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工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革新与公关,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实训设备、项目平台的研发制作。为企业和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成果在生产服务和教学实训领域的应用,并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服务,把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作为产学研结合工作和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企业则可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场地、设备、教师资源,在职业学校建立企业研发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建成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育孵化基地。
第一,要提高认识,强化校企合作现代教育观。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职教,取决于一流的职教师资,一流的师资需要高效的培养方式。因此,全社会,特别是职业院校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师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把校企合作的重大作用提高到“技能兴国”的高度认识和宣传,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造就亿万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需要大批优秀合格的教师,他们应该受到政府的关注和社会的尊重,而校企合作是建设一支能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其次,要营造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良好氛围。我国社会“重仕途、轻学术,重理论,轻应用”的观念相当严重,社会无论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还是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校企的合作也是风声大,雨点小,这些直接制约了职业院校师资的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是实现教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的新人重要途径,要通过校企合作师资建设是两个结合、全面发展、社会公认的大力宣传,大力提高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对此的充分认识,进而形成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社会风尚。
第二,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是由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具有高中文化基础上,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性人才。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面对的将是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因此,要帮助我国的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就必须培养出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国际化人才,而这些素养的获得必须依靠教师才能完成,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院校的根本,是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是职业院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出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近距离接触,才能培养出能在企业派上用场的技术性人才,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企业是与信息科技相关的企业。以芯片、存储器、软件与咨询为代表的新兴知识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代表着新经济最重要的力量,成为企业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是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和未来发展的主导。随着新一代信息科技企业的发展,己逐渐形成一个新概念,即智慧资本(所谓智慧资本由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两部分构成。人力资本主要由知识与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技能、发明创造、完成任务能力等起决定作用的人力因素构成。结构性资本则表现为支持人力资本最大化的结构)。智慧资本的出现使企业的价值不只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大小,更体现在拥有智慧资本的数量上,而且传统产业要生存和发展,也必须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改造。因此,智慧资本的形成,便是企业与职业院校结合的强大“磁力”。人才支持方面: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帮助企业进行职工培训,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骨干到技术人员、普通工人,举办技术培训和专家讲座,使职工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技术支持方面: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作用,做好科技成果的宣传工作,认真组织成果信息交流、交易、洽谈,使企业获得最新信息,了解先进技术、市场行情、技术含量等,使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认识程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二是学校的科研成果优先向企业转让;三是派人员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企业达到“双赢”目的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是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主战场,是推动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培养出既有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符合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学校就要综合考虑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起与两者都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二十一世纪,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靠人才,职业院校要生存发展必须靠培养出能马上顶岗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两者要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教师。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训基地,为师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工作情境,提供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创造潜在的价值。两者相互结合,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职业教育必须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地域性。因此要求有能够胜任现代生产急需的并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教学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战略调整、岗位的变动及要求,结合学校的定性与定位,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师资队伍结构,培养出大批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应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实质是源于教育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与企业保持联系,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1]郑洁.论小学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规律及培养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
[2]罗尧.我国专业化取向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8,6(上).
[3]韩秋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8,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