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防治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进展

2010-02-17 16:52邓立梅袁晖戍鲁美君万冬梅魏一强张庆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病机

邓立梅,袁晖戍,鲁美君,万冬梅,徐 倩,魏一强,张庆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25%~30%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LVH是增加心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猝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所以使用各种药物逆转和预防LVH的发生,是高血压治疗目标之一。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LVH已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LVH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1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中医病名源流

高血压左室肥厚在西医学中已有了明确的定义,在中医学古籍中尚未发现高血压病与左室肥厚的名称,目前大多数中医学者将其隶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但有其局限性。一是由于眩晕、头痛并非高血压独有的症状,众多疾病及综合征亦常以眩晕或头痛为主症或兼症;二是高血压病未必有眩晕、头痛的症状。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术语◦疾病部分》,将高血压病称为“风眩”,定义为“风眩是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风眩”之名出自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诊其脉,洪大而长者,风眩”。提出“风眩”系指因肝肾阴亏,风阳上扰,以致气血逆乱,临证以脉洪大而长等为辨证要点的眩晕类疾病。其后,唐◦孙思邈在《千金方◦风眩》中曰:“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定,胸上蓄实,故有高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此指出“风眩”病机为血脉营气薄弱,而痰热、瘀血相互作用,致出现眩晕等一系列症状。根据高血压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参照《灵枢◦胀论》所言:“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众医家将 LVH中医命名为“风眩并心胀”。

2 中医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病因病机的认识

“风眩并心胀”病因多为先天肾与血脉营气薄弱,复加后天饮食、情志、起居失调综合而成。其病位在血脉与心,病变为痰饮、脂浊、瘀血互结、血脉瘀阻、心体胀大所致,疾病演变为风眩在前,心胀继后。

肝肾阴虚作为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病的重要病机基础。“风眩并心胀”病因主要有饮食内伤、情志失调、年老体弱、先天禀赋不足等,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1]。肝肾阴虚是LVH发病的基础,心络痹阻是LVH发病关键的病机理论,进而提出滋阴降火、活血通络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LVH具有重要意义[2]。

LVH与病理产物“瘀”的关系密切。符德玉等[3]认为无论何种原因,久病多致瘀,血瘀、阳亢、痰浊为大多数患者的共同表现。孔炳耀[4]认为高血压心脏损害属“久郁致瘀”,这也是中医“久病入络”的体现之一。此乃病邪入络,缠绵难去,血行不畅,故络脉瘀阻。李运伦[5]认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血脉瘀滞是发生高血压LVH的重要病机。赵晓霞等[6]也从络病学理论分析认为LVH形成和发展是慢性血瘀阻络的结果,并提出通络法治疗LVH。

杨维华等[7]认为高血压左室重构属于中医胸痹、喘证、水肿范畴,病机为肝阳动风,风阳肆虐,经遂运行不畅,日渐影响水液输布。其发病过程为由风致瘀,由瘀生水,关键在于瘀,肝旺生风,风阳横逆,影响经脉运行,心脏经遂不畅,出现本病。

刘劲松等[8]提出了LVH心之体用失常学说,认为其病理机制是全身阴阳失衡、心系阴阳失衡、心之体用失常的具体表现,心之君火失明、心包相火妄动是其核心机制,肝木失调、心包相火亢盛是其中心环节,肾气亏虚、心包相火失藏是LVH的根本原因,痰湿、水饮、瘀血为贯穿LVH始终的病理产物,同时亦为心包相火失常的诱因。

3 中医药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治疗

3.1 中药复方 严灿[9]用自制心肌康胶囊,药物组成:三七、红花、黄芪、葛根、半夏、瓜蒌皮、山楂、甘草等,治疗 LVH 患者 36例,用药前后 LVMI消退明显。

刘德桓等[10]研究证实,辨证疗法不仅能逆转高血压病LVH,且对左室功能、心肌缺血与室性心律失常良好的保护作用。

杨宁等[11]用调压益心胶囊,药物组成:汉防己、钩藤、生地、山茱萸、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等。与卡托普利对比治疗LVH患者80例,两者LVH患者有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和血脂异常方面,调压益心胶囊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汤益明等[12]用调压益心胶囊治疗LVH 40例。经过平均15.7年的观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可以调控血脂异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及抗损伤,且可使大动脉血管壁病理性重塑得到改善和逆转。

3.2 单味中药 程俊彦等[13]发现,丹参能抑制自发性高血压鼠(SHR)LVH的形成,并使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表达减少,据此推测丹参可能通过减少SHR心肌AT1R的表达阻断 Ang-Ⅱ的作用,进而抑制蛋白激酶 C(PKC)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系统的激活,降低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水平,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等机制来逆转LVH。

涂欣等[14]又发现,白花前胡提取物能有效改善由于压力超负荷导致的这种心肌细胞的横向增殖,提示其对心肌重构过程中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王建萍等[15]研究发现,红花提取物能有效预防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左心室壁肥厚,说明红花对抑制LVH的形成有效。周建中等[16]研究发现,灯盏细辛可逆转高血压大鼠的LVH,明显降低心脏重量/体质量,改善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等镜下结构,且优于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

3.3 从络病学说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防治 络脉病变与缺血性疾病有高度相关性,缺血性血管疾患病变重点在于络脉闭阻,血行不畅,而血管新生可能促进了血管生成、重建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从络病学说论治LVH,采用清肝、降气、补虚、化痰、逐瘀、解毒、通络等方法,通过中药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机体,有助于改善病情、逆转心室肥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7]。

3.4 中西医结合 刘泽银[18]利用水蛭粉连用硝苯吡啶对LVH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方伟[19]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肾化瘀之品,治疗3个月之后,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重量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组方:制附子9 g,杜仲10 g,丹参、当归、川芎、生山楂、生蒲黄、伸筋草、何首乌、桑寄生、葛根各20 g。郭志华等[20]用四泰片(主要由天麻、黄连、决明子、泽泻、地龙、葛根、大黄、三七、丹参等组成)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且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0.00%(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P<0.01),四泰片与卡托普利均能明显逆转左室肥厚,而四泰片与卡托普利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具有改善症状、降压、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且优于单用卡托普利。

中医药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理,可使高血压病患者在改善症状,减轻或逆转终末器官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等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临床表明,西药降压更迅速,这是中医药降压一直面临的挑战。因此,应开展中西医联合用药的研究,以探讨中医与西医共同施治的结合点,拓宽中医药的应用天地,探求高血压治疗的最佳方案。

3.5 其他疗法 林锦标等[21]用血压平滴鼻剂(夏枯草、菊花、牡丹皮等)观察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血压平滴鼻剂在降压的同时,能使血浆PRA、An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吴人照等[22]观察锻炼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药物为开搏通,疗程为1年。实验组在常规降压的同时,再加锻炼方法(气功和体育运动相结合,在血压稳定后开始),待血压降到正常且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服。结果经B超检查实验组LVM I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结 语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逆转靶器官损害、减少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高血压病的研究从辨证论治、药理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运用多学科知识深入研究证候本质,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指标和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的优势,多渠道、多途径、多靶点综合治疗,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翁伟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最佳结合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34-35.

[2] 董昌武,廖圣宝,高尔鑫.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病机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5):1-3.

[3] 符德玉,陈汝兴,何建成.高血压左室肥厚临床论治[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282-283.

[4] 孔炳耀,李俊,何剑平.中医对高血压所致心脏损害的辨治探讨[J].新中医,2003,35(11):7-9.

[5] 李运伦.黄连清降合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3):132-133.

[6] 赵晓霞,杨传华.从络病学说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J].中医杂志,2008,49(5):473-474.

[7] 杨维华,周慎,朱棱,等.通络熄风利水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学刊,2002,9(5):306.

[8] 刘劲松,张榴修,周宜轩.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中医病机学说-LVH的心之体用失常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72-75.

[9] 严灿.心肌康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逆转的临床作用观察及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5):17-18.

[10] 刘德桓,郭伟聪,许真真,等.辨证疗法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对左室功能、心肌缺血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1999,30(6):1-5.

[11] 杨宁,胡勤辉,程廉,等.调压益心胶囊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6):359.

[12] 汤益明,杨宁,卢冬初,等.调压益心胶囊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3):155-157.

[13] 程俊彦,熊玮,郑智,等.丹参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LVH及其对血管紧张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2):99-103.

[14] 涂欣,王晋明,涂乾,等.白花前胡提取物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室重构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4):394-398.

[15] 王建萍,王雄.红花提取物预防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11):1290-1293.

[16] 周建中,雷寒,陈运贞,等.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及血管重构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122-125.

[17] 赵晓华,杨传华.从络病学说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J].中医杂志,2008,49(5):473-474.

[18] 刘泽银,罗英.灯盏花素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363-364.

[19] 方伟,祝光礼.温肾化瘀法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8):491-492.

[20] 郭志华,王东生,陈跃飞,等.四泰片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10.

[21] 林锦标,钱士明.血压平滴鼻剂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6):379.

[22] 吴人照,郑源庞,余永红,等.锻炼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285.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左室病机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