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昊 李灿峰
(吉林经济贸易学校吉林吉林132107)
加强重点(品牌)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于昊 李灿峰
(吉林经济贸易学校吉林吉林132107)
吉林经济贸易学校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长短结合,文理兼备”的专业立校原则,积极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旨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重点(品牌)专业;现代服务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校认真组织开展了各专业调研活动,加快专业整合与调整,加强重点骨干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长短结合,文理兼备”的专业立校原则,积极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校是吉林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全日制经济类中等职业学校,自开办以来,原有的财经商贸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贴近市场、贴近社会、贴近岗位。2007年以来,学校在市教育局职成处统一部署下,认真组织开展了各专业的调研活动,以加快专业整合与调整,加强重点骨干专业建设。我校是文科类学校,为贴近本地经济建设,贴近“一校一策”的办学特色,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长短结合,文理兼备”的专业立校原则,积极打造品牌专业,培育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学校许多专业都是围绕现代服务业开设的,如市场营销、现代物流、旅游服务与管理、现代文员、电子商务、电脑美术设计等。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总体思路是:突出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精心培育现代物流专业,整和提升旅游文员专业,充实完善计算机专业,细分电脑美术专业,稳定电子技术和焊接技术专业,关注财会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同时,结合调研情况,进行了专业计划调整,形成了以市场营销专业为龙头,以现代物流、旅游文员、电子商务等专业为骨干的现代服务类专业群。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历史较长,1980年建校初开设了会统专业,1993年变更为经济管理专业,2000年根据市场调查及学生就业去向需求,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我校历来以财商管理类专业为主,相关专业师资储备比较雄厚,实习和实训设施齐全,又与很多大中型营销企业开展了合作办学,并建立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学校确定以市场营销专业为我校的主干专业,并由此派生出许多相关或相近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经贸英语专业、现代物流专业等。通过与联办企业的多次研讨及认真听取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具备现代营销理念,能熟练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独立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胜任现代企业经营、促销、管理、策划等营销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2006年,吉林市教育局将我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确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又确定为吉林市品牌建设专业。
1993年,我校创办了公共关系专业,当时招生两个班。到2000年,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将公共关系专业调整为公关文秘专业,2003年改为现代文员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现代服务业一线从事文员类工作的中级应用型人才,具体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前台接待、信息资料搜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室程序性工作,能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人员,主要岗位有工程公司办公室文员、市场部文员(跟单员)、商场营运部文员、公司前台文员、酒店管理公司办公室文员、会议接待文员等。目前,本专业每年可招收80人左右两个班的学生,在校生可达到240人左右,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专业,2009年,现代文员专业被市教育局评估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我校商贸类专业教师实力雄厚,现有市教学标兵1人,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带头人3人,财会专业带头人2人,电子商务专业带头人1人,物流专业带头人1人,市场营销专业高级教师5人,现代物流专业高级教师4人。现代文员专业教师中,全天候教师1人,语文专业带头人2人,计算机专业带头人2人,高级教师8人,三个专业的教师95%以上均为“双师型”教师,100%为本科以上学历,有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近几年来,我校先后派出市场营销专业教师2人,物流专业教师2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1人,参加了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物流专业教师1人参加了中德合作师资培训项目,在德国接受了3个月的专业培训。几乎全部专业教师都参加了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先后派出专业教师150多人次到联办企业、学生就业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和实践锻炼,大大提高了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往文科类专业学校具有投入少、产出高的特点,许多专业不需要大型实训场所和设备,但是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较差,到工作岗位上手慢、适应能力较差是不争的事实。我校在教学设备上的积累较少,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了提高学生岗位技能的重要性,在专业实训设备的投入上加大力度建设实训场所,在新建的13个实训室中,有6个是现代服务业各重点建设专业实训室,例如财会模拟实训室、帅佳集团营销室、餐旅服务实训室、文员模拟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模拟谈判室、模拟会议室等,此外,2009年又投入50万元新建了文科专业机房,仅供市场营销、物流和文员专业教学使用,目前装备处招标工作已经结束,近期就能投入使用。从近期投入情况看,市场营销专业近期投入16万元,旅游文员专业投入15.4万元,物流专业投入35万元(模拟软件成本较高),2009年申请的吉林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130万元将全部用于学校重点品牌专业建设。此外,帅佳营销企业集团还定期为帅佳营销实训室更换产品每年投入1~2万元,我校与吉林省双鑫企业集团合资,设立了“双福”奖学金,并经常与企业一同研讨专业教学情况,企业每年定期派出高管与优秀员工来校开讲座。这样不仅将企业的产品引进课堂,还把企业文化引入学校,把企业的技能引入课堂,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一,真正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实训教学上,我校严格遵守吉林市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均达50%以上,各专业均有相应的校外实习场所和基地。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合作伙伴是帅佳集团全国各地分公司及淮安亿百经贸有限公司等,文员专业的合作伙伴是权金诚酒店管理公司、吉林市皇家花园酒店、雾凇旅行社、北京博雅呼叫培训中心等,物流专业的合作伙伴有华宇物流集团、一汽吉林轻型车厂物流公司等,基本上能完成市场营销、文员和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
我校是文科类专业学校,技能方面的特点不是很突出,所以我校一直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努力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从2003年实施表现教学法到现今的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是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结果。自2008年教学模式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后,我们没有停滞不前,2009年,对教学模式改革又进行了深化研究,并确定了“课程改革深化年”的整体目标和具体工作。
整体目标是:教学工作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课程改革深化年”的总体部署,牢牢抓住“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和“教学工作量化考核”两个“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教学模式岗位化、专业建设工作化、教学管理过程化、教师培训目标化,推动我校教学工作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具体工作是:
1.课堂教学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深入推行“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力图做到“课堂变成实训场,岗位尝试练技能”,通过开展研究课、汇报课、观摩课等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上学期全校所有任课教师都上了一节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研究汇报课,然后进行研讨提高。还将推出13节课,在全校教师面前展示汇报。我们将在13节汇报课中重点选拔推出3节观摩课,真正实现人人懂模式、人人用模式,人人创新模式的目的,使我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更加深入,扎根、开花并结果。
2.教学管理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即教务、科研、实训三位一体,发挥教学督导室作用),全面落实一个规程(即《吉林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认真实施两个细则(即《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评细则》和《学生课堂教学量化考评细则》),强化周考、周评制度,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教研工作以“科研引领”为龙头,科研处搭台,学术委员会唱戏,开展学术年会活动(精品案例交流、优秀论文展评、校本教材评审、教育教学论坛等),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4.教师队伍建设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每人一绝”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课程改革以“教师论坛”为载体,与市场同步,为就业服务,开展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搞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
6.技能培养以“学生岗位技能阳光大比拼”活动为展示平台,做好技能鉴定、技能过关考核等工作,开展晨读、晚读、写字训练等常规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2009年6月,全校“岗位技能‘双创杯’阳光综合素质大比拼”活动如期举办,各专业学生在操场进行了写字、朗诵、礼仪、计算机组装等综合技能竞赛二十余项,对晨读、晚读、书法及专业技能进行了全面的综合验收,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近年来,我校各专业学生通过学校的实习就业平台,一批又一批走向省内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典型。他们能够坚定专业信念,安心本职工作,勤奋敬业,在企业的各种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有的已经在企业中担任经理,成为中层骨干。现代文员专业的一个毕业生2008年末被北京权金城评为微笑形象大使;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个毕业生2007年被上海帅佳集团提拔为华东大区经理、总经理助理;现代物流专业的一个毕业生在帅佳企业集团西贝乐公司担任了物流主管。成功就业的典型层出不穷,增强了我们办好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校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原则,利用寒暑假期开展无偿援助培训,对周边企业(如诚信实业集团)的营销人员、办公人员、物流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还为二道乡的中小学教师及各村农民兄弟进行了信息技术培训,为二道乡政府及各村干部进行了理财和网络技术培训等。2009年寒、暑假两期共培训156人次,并无偿地为学员提供上岗服务,得到当地接受培训人员的好评。
我校大力支持并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09年,文员专业的两位教师参加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一等奖,其中一人又被选派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大赛,荣获一等奖。在2007年省里举办的市场营销专业说课大赛中,我校的两位教师均获一等奖。
我校在专业发展定位上,确立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长短结合,文理兼备”的专业立校原则。现代服务业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特征,发展上呈现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态势,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各行业通过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加快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转。上海市先后在2001年、2009年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满足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中职学校发展的定位是做到八个“服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于国家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于城市化进程,服务于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服务于民族文化、民间工艺及民间艺术传承,服务于统筹协调城乡及中、西部地区发展,服务于改善民生),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恰恰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主力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一是要“与企业同步,为就业服务”,二是要具有前瞻性,为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制造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有饱和,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则无止境。我校将继续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摸准市场经济脉搏,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打造品牌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现代服务业应用型专门人才!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曲祖峰,于昊.课堂变成实训场,岗位尝试练技能[J].中等职业教育,2009,(1).
[5]于昊.中职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J].职业,2008,(6).
[6]凡华,陈衍.2007职业教育研究:热点与前瞻[J].职业技术教育,2008,(6).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G712
A
1672-5727(2010)09-0148-02
于昊(1970—),男,吉林集安人,中共中央党校法律专业研究生,吉林经济贸易学校高级讲师,教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