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威海264210)
谈高职毕业生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刘志刚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威海264210)
当前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并关注的问题,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高职院校应从高职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需求出发,引导高职生从五个方面做好心理准备,以正确适应社会需求,实现成功就业。
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准备;心理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联系实习、写简历、投简历、招聘面试等求职过程中,多数高职毕业生经历了前所未遇的求职挫折,并产生了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择业前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于高职毕业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很有必要。
职业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途径。找工作是每一个高职毕业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虽然每个人最终的职业选择各不相同,但都可体现出高职毕业生三个方面的心理需求。
生存需求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都会感到不能再靠父母养活了,要自己在社会上谋生,要自己闯一闯。劳动是谋生的手段,有劳有得,不劳无获,劳动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合理的报酬。高职毕业生通过职业选择进入职场,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工作将带来生存的保障。
发展需求职业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择业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现在的高职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职业意向,关注岗位与自我意愿的匹配度,并努力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潜能,工作将带来不断的成长。
自我实现需求每个高职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梦想,都渴望将自已的梦想变成美好的现实。自我实现的需求能够驱使人们将自身的潜能不断发挥出来,通过工作得到充实与欢乐。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发展对择业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导致某些产业的行业性亏损,经营管理不善、生产力过剩、产品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会出现就业困难,人才需求数量减少。同时,某些行业会得到快速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数量将明显增加。高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密切注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了解职业变化的需求,把握和顺应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转变择业观念,不断拓宽就业思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高职毕业生择业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不断调整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高职毕业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渠道,择业观念也在改变,毕业生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下降,到民营、私营、个体等企业工作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职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将直接对高职毕业生的择业产生影响。首先,职业发展导致同一职业或岗位对就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某些职业仅有学历文凭还不具备从业资格,要求高职毕业生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锻炼,并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如物流师、导游证、会计证等。由此引发的大学校园考证热,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在这方面的需求,高职毕业生要认真对待。其次,职业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变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了条件。高职毕业生首次择业并不意味着选择了终身不变的职业。就业后,因为对薪资待遇、工作氛围等因素感到不满足,或者因为年轻人喜欢尝试与挑战,喜欢变化与新奇,毕业后的高职学生可能面临第二次、第三次择业。高职毕业生应从发展的角度和职业规划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第一次就业。再次,不断出现的新职业种类扩大了高职毕业生的择业范围。每年我国都会发布新职业信息,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将我国的职业归为8个大类,1838个细类(职业),其中新增职业10项。随着新职业种类的不断增加,高职毕业生应不拘泥于传统职业种类的狭小范围,不断拓宽择业视野。
掌握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1)思想素质好。从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企业普遍喜欢政治思想素质好、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毕业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备受青睐。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从事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未来的求职择业加分。同时,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员工也是每个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新特点。(2)个人品质优。企业认为所需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做人诚实正直、做事勤奋踏实、思路清晰灵活、主动积极、勇于进取、充满激情和活力,过于自信和过于谦恭的人都不会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3)专业素质高。指具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其他相关知识,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在企业看来,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胜任某一方面工作的基础。(4)能力素质强。企业十分看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5)身心素质佳。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从事职业劳动的必备条件,现代社会工作效率高、生活节奏快,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毕业生要处理社会交往、个人与集体等各种关系,不断面临挑战和竞争,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经受失败和挫折,并能尽快地自我调适。调查表明,用人企业认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四个特点:一是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二是专业思想稳定,三是上岗适应能力强,四是能较快跟上新技术发展的步伐。但企业也提出,高职毕业生应明确择业定位,加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外语能力要加强,人文素质要提高。
认识职业自我职业自我是指个体通过职业能力、兴趣、气质等多方面认识并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出自我职业定位,这对就业择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毕业生要从以下方面认识自己。
1.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主要指与个体成功从事某种工作有关的能力因素,是对不同职业的成功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通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水平与成功发展的可能性,为择业提供科学依据。常见的职业能力倾向有:语言理解能力、数量关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速度知觉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手指灵巧性等。
2.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可以反映出职业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就业者自身个性的多样化特点,是择业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从事的工作有兴趣,就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兴趣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有相对的稳定性。高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所在。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可诊断出最突出的职业兴趣及各方面职业兴趣的强弱对比特征,霍兰德将职业兴趣分为技能取向、经营取向、社交取向、研究取向、艺术取向等种类。
3.了解自己的职业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了解气质与职业的关系,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激动暴躁,情绪体验强烈,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但若对工作失去信心,情绪会很快低落,此类人适宜竞争激烈、冒险性及风险意识强的职业;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这类人工作能力强,情绪丰富,易兴奋,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对职业有较广的选择范围,适合从事要求反应灵活的工作,如导游、外交、公关等;粘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情绪不易外露,灵活性不够,比较刻板,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能埋头苦干,态度稳重,不易分心,不易习惯新工作,善于忍耐,这种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细致、持久性的活动,如会计、外科医生等,不适合从事具有冒险性的工作;抑郁质的人敏感,行动缓慢,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工作耐受性差,做事谨慎小心,适合于要求精细、敏锐的工作。没有完美无缺的气质类型,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气质类型,但气质不同对职业的适应性不同。气质类型往往能影响一个人工作的性质和活动的效率,影响一个人与职业的适应程度。在职业选择中,气质应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
4.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性格是一个人对职业的稳定态度和在职业活动中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性格的从业者,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用人新观念:性格比能力更重要。其原因在于,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加以提高,而一个人的性格与职业不匹配,要改变起来就困难得多。比如,一个典型的性格内向的人,见人就脸红,说话就紧张,从事营销工作就很难取得好的业绩。所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了解自己的行为风格,有助于科学择业、有效决策。
适时调整择业期望值,做好在基层工作的准备刚毕业的高职学生首先要学会在社会上生存,学习与社会融合,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先找一份工作踏实地做,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什么行业、什么岗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管理人才,要求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高职教育的优势就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保证理论学习适度够用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强调一个“实”字。所以,高职毕业生受专业特点的影响,毕业后绝大部分将深入基层工作。具体而言,一个企业的人才梯队由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人员互相搭配而成,研究生、本科生从事产品设计等技术开发工作,中专、技校学生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管理工作如设备维修、参数调整、车间管理等则是高职毕业生的岗位。高职学生应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要求适时调整职业理想,调整择业期望值,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轨迹。调整择业期望值的具体方法是,在择业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岗位目标,经过一段时间求职没有进展,就要根据客观情况调整主观需要,看社会现实可提供的岗位中自己能胜任的有哪些,再进行有针对性地求职,以提高成功率,应放弃过去那种“一次到位”、要求安稳的择业观念。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尽快实现职业角色转换高职毕业生求职实质上是一个竞争上岗的过程,要想在竞争中胜出,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实力,比如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另一方面要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充沛旺盛的精力、积极乐观的心态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市场竞争与就业压力,正确化解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委屈,不要苛求自己一下子就能求职成功,也不要因为求职失败就马上否定自己的能力,而应该冷静地坦然面对,客观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学会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主动调整自我以适应社会。从择业开始,高职毕业生的社会角色就需要发生变化,从自然人、家庭人转变为职业人、社会人,由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转变。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有明显的不同:学生要接受教育、掌握本领,凭兴趣做事,比较注重自我感受,由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和资助;而职业人是通过具体的工作岗位付出劳动,承担责任,取得相应的报酬,在经济上不再依靠父母而独立生活。高职毕业生应有这样的角色转换意识,尽早做好准备,在各种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判断力、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职业成熟度,加速社会化过程,以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职业选择是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之一,决定着人的事业发展方向和社会定位。对将要毕业的高职学生而言,现实社会中激烈的就业竞争会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第一次切实地体会到人生的酸甜滋味。有压力并不是坏事,择业的压力会内化为一种动力,激励高职毕业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克服择业中的心理问题,养成健康的择业心理,顺利进入职场,开启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之门。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兴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泽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放飞的故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大学生就业指导(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干旭.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华中师范大学职业技能鉴定研究所求职指导组.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8](美)Camille Helkowski,等.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导计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G715
A
1672-5727(2010)09-0059-02
刘志刚(1969—),山东荣成人,威海职业学院讲师,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及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