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程考核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2010-02-17 07:41蒋鸣雷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考核院校

蒋鸣雷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70

注重课程考核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蒋鸣雷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70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质量影响巨大。从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现状的分析来看,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观念上对课程考核的忽视、对课程考核管理的细节不到位以及相关的一些制度问题。应通过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性质,转变观念,强化课程考核细节管理,以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来解决。

课程考核;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然而,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考核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课程考核是否科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及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现状分析

1.开始重视对课程的考核,课程考核形式有了一定的变化

多数职业院校均认识到了进行课程考核形式改革的重要性。许多院校对课程考核形式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对于核心技术课程,要求采用过程式考核,对于专业限选课程采用平时成绩+课业成绩+期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其中每项的比例可以由任课教师自定。对于一些公共课则采用较传统的方式,如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期末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这种变化,对于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考核、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课程考核的管理细节上还不到位

大部分学校只做到了在形式上进行改革,对于其内涵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还未真正建立起通过对课程考核的检查、管理或指导来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的相关制度。

例如,很多院校每学期会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检查。就课程考核而言,仅限于从大面上对课程考核的形式、作业布置的次数(根据教师的教学记录来考核)、教师是否批改作业(根据教师提交的部分学生的作业来考核)、教师对课程考核的分析等,但对于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的数量、质量、与学生的沟通反馈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检查或约束,检查一个教学质量很高的教师和一个很一般的教师的课程考核资料,可能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许多学院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是教师在课程考核结束后自行完成教学质量分析表和试卷分析报告,在成绩入册的同时,教学质量分析表和试卷分析报告也束之高阁,其是否科学、合理,并未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或进行一些指导,严重削弱了课程考核的功效。

3.提高课程考核管理水平,在思想观念上还需进一步改变,在具体的管理政策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

从观念上来说,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但对于课程考核显然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在管理上深入得不够。在教学检查时,对于督导听课、检查教师的授课计划、教案等更重视一些,对于课程考核,更多的是注重各种形式的东西,关注点较少聚焦到学生身上,而课程考核恰恰是聚焦在学生身上的。因此,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把焦点只放在教师身上,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倾斜,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

从具体的政策方面来看,对于教师授课质量的优劣,许多院校都有让学生参于评价的环节,只不过学生评价所占的比例不同,这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有效的方法。但在问卷设计中,多数学校对于课程考核的方面设计得较笼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真实的状况,而且有许多学校不是全部学生参与,或者在学生评价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简便、保证客观的设计,降低了评价的客观性,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学校督导所做的工作来看,更多的是对教师进行听课,提出建议,对于如何向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如何设计课业(或课后作业)、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等关注非常少。督导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从不同部门的分工来看,一些院校的教学系承担了非常多的责任,但人员配置不到位,在与其他部门的分工上也未理清,不能做到责权分明,成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的内部管理有时力不从心。

4.教师在课程考核实施过程中,考核目的不明确,对于过程性考核重视不够;期中期末考试,考核内容不合理,有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考核目的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对过程性考核重视不够,过分夸大了考试评价学生学习业绩的功能,导致了考前“点重点、划范围”的现象普遍存在,舞弊现象较为严重。平时作业布置、批改的量较少,批改后对学生进行反馈不及时或不反馈,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教师每学期的任课量较多,从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其将过程式考核做细做深入。

期中期末考核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由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任课教师自主命题,对教材依赖性较大。考试内容记忆性成分较多,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技能考核偏少,课程对专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另外,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课程的授课和考核。有时,教学大纲的编制并没有经过充分地讨论,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使教师按大纲考核起来困难重重,只能在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考核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三、注重课程考核,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虽然职业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倡工学结合,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方式,但总体来看,学生大部分的受教育时间还是在学校。课堂(包括校内实训)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课程考核,应该:

1.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

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看起来似乎不需讨论,但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被忽略的问题。课程考核的目的,首先是让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出勤、学习态度、对知识点或技能的掌握情况),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其次才是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在很多时候,教师或学校可能更注重的是第二点。

2.明确课程考核的性质

课程考核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通过几次测验就能完成的事。课程考核的性质在于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信息沟通,督促学生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

3.加强对课程考核的细节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要理顺相关部门的关系。提高课程考核的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和监督(称为外部管理),二是教师本身对学生进行的考核(称为内部管理)。做好外部管理就需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教务、督导联动,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课程考核进行考核、管理和指导,如在教学检查中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在评价教师课程考核质量时通过学生的全面反馈进行了解,采取考教分离的考试规定等。内部管理则体现在任课教师要重视课程考核,以课程考核为载体,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反馈,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和问题,及时指导;教学系要编制考试大纲,组建考试题库等。

4.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营造课程考核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

要使课程考核达到理想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以前粗放型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改变。即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可以少一些,教师的基本工作量要求可以少一些,但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要求、课程考核的要求等可以提高一些,做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因材施教。目前,许多院校对于教师科研要求较高,这样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但要考虑教师做科研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因为科研而忽视教学。所以,在教师的配备上,最好能有一些余地,使教师既能高质量地完成授课任务,同时又能通过科研提高自身水平。

[1]陈新祥.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反思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9,12:138~139

[2]马丽华.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改革课程考核的思考[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6,1:111~114

[3]孙琳.高职教育考试制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8:32~33

2010-09-26

蒋鸣雷,本科,讲师。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考核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内部考核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