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11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郭艳玲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动了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仅重视病人的生理或病理反应的局部,而且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手术室不同于病房,有它特殊的环境。病人进入这个陌生环境,尽管通过术前护理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新的环境、特殊的气氛及术中不确定的变化很可能会造成病人新的心理障碍。因此,针对术中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显示出其独特的必要性。
手术间应保持干净、整齐、光线柔和且布局合理,根据病人的状态将室温调至适宜温度,室内布置尽量减少冰冷感、刺激感,努力让患者舒适。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护患沟通和心理护理的展开。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亲切、主动与病人打招呼问好。将病人轻轻安置在手术床上,随时注意情绪变化,以鼓励性、安慰性语言帮助病人克服不良情绪。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应事先告知病人,以免意外刺激加重病人的不良反应。对病人不理解的问题要耐心作出解释。护理人员美好的语言、精湛的操作技术可以增进病人的安全感、信任感。针对术中处于清醒状态的病人,护士要适时主动亲切地与其简短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感。手术室内不要高声喧哗,也不要窃窃私语,医护人员执行手术时动作要轻柔,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撞声。各种监护仪的报警声应调至适宜音量,避免给病人造成恶性刺激。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在术间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音乐能通过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来调节躯体运动、自主神经及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缓解病痛、转移注意力,增强忍受痛苦的耐受力,使患者放松身体、平稳情绪[1]。术中一旦发生意外或病情变化,护士应保持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进行抢救工作。切忌给病人造成恐惧和不安。
由于疼痛感觉是属于个体主观的知觉体验,所以,痛阈因人而异,它与个人以往疼痛经验的回忆及目前的情绪体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心理护理准确、及时、充分,就可以减少病人在术中术后的疼痛表现。如:皱眉咬牙,大声呻吟,虽一再安慰、解释等均不能奏效。对疼痛的病人,护士要用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去关爱病人和支持病人,耐心倾听其主诉,除了使用药物止痛外,护士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止痛的措施[2]。如腹式呼吸训练,护士用轻柔舒缓的语言指导病人通过鼻孔缓慢地呼吸,并仔细去体验和感受。要感觉到腹部的起伏运动。当吸气时,把腹部向外鼓,呼气时,腹部向内收。始终保持一种平稳的方式通过鼻孔呼吸。它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产生松弛反应,使神经系统趋于平静,减轻压力,缓解紧张,提高忍耐力。还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抚摸及与病人交谈等方法。
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敏感,对术中不良刺激会作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呻吟、哭闹等。护士应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做好安抚工作,尽量避免不良刺激的产生。在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情况下,应注意遮盖好乳房、腹部、阴部等部位。男性病人有了术前心理护理的基础,进入手术室一般比较稳重,护理人员应注意其表情及肢体语言变化,如牙关紧咬、握紧拳头等。鼓励病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便对病人的不适及时作出处理,避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术中清醒的病人,护士在工作中的所有语言、态度、动作、仪表,都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业务培训,以满足病人身心需要,将一种充满人性关爱和艺术特质的护理人文思想和理念应用于手术护理全过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协助手术圆满成功。
[1]郭俊艳,王建荣.个体化音乐干预减轻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485-488.
[2]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