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01 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陈欣 周敏 冯静
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从而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普及,并以其方便易行、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成为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术毕竟是有创检查,而且由于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年龄、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在心理应激方面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对此,本文作者选择了2008年9月~2009年2月的5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反应的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2008年9月~2009年2月的56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40~78岁;有焦虑心理者48例,恐惧心理者41例,抑郁心理者23例,预感性悲哀者10例。
2.1 焦虑 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多数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治疗方法和过程还不了解,并担心术后的疗效等,往往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情绪,并且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①护士应该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问题,让患者能从主观上认识到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价值所在。②对患者较难理解的诸如冠脉造影穿刺点及穿刺方法、路径等问题可用图解进行说明,患者对冠脉造影术的理解就更加生动、形象,易于接受。③鼓励家庭成员及亲朋好友与患者多交流,使之感受到家庭、亲友的关爱,以消除焦虑心理[1]。
2.2 恐惧 产生恐惧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大多是因为担心术中操作时发生意外及术后的并发症等,此类患者表现为紧张、无安全感、恐惧心理。①应鼓励患者说出恐惧的感觉及其原因,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做好解释工作,在关心和体贴中消除患者的恐惧感,稳定患者的情绪。②医护人员应在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冠脉造影术对指导治疗和诊断的必要性,术中及术后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此项检查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并配合治疗。③护士要善于接纳患者的感受、冲动及矛盾,让患者在完全放松的心态下接受治疗,以重新建立信心[2]。
2.3 抑郁 治疗费用问题、家庭负担重、文化水平不高等是患者产生抑郁心理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常有少言、独处等表现。①针对治疗费问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做到公开、透明,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活动中。②医护人员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患者的心境,才能真正了解和帮助他们。
2.4 预感性悲哀 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熟,因其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已被很多患者接受,但是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这是发生此类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①护士应对冠脉造影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的介绍,使患者感到亲切可信,护患关系和谐。②基于冠脉造影在心血管领域得到广泛而普遍的应用,护士可充分向患者列举成功的范例,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给患者以把握性的暗示,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悲哀心理。③家庭成员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情感交流机会最多,护士在进行心理护理时,也应该把他们列为对象之一,取得他们的理解与合作,充分发挥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作用,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3]。
3.1 心理护理对策 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都要与他们多交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监护病房的环境、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真正了解其重要性;护士应认真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让患者切身感受到护士的真诚与其言行在治疗过程中是内外一致的,这对于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疑虑和恐惧的心理是不可缺少的。
3.2 术后常规护理 冠脉造影检查后,患者须卧床休息,术肢制动24 h并以沙袋压迫穿刺部位8~10 h以防血肿的发生,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局部有无出血、血肿,并观察患者的足背动脉波动情况,防止股动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不宜进食不易消化及奶制品等易产气的食物;如有大小便应在床上进行,但是为了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绝对制动期过后,可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当活动,术后24 h才能下地活动;应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勿因制动不严而造成出血、血肿等不良后果。
通过对5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感受到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细致的工作,护士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生活状况、社会背景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运用护理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及恰当的语言艺术,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及对护士的信任感,使患者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以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
[1]李占全,金元哲,主编.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9-170.
[2]洪才金,潭积颜.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评估与实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5):568-569.
[3]杜召云,成义仁,等.护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