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跃强,翟新贵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1医学影像教研室;2机能教研室,河南 鹤壁 458030)
“形散而神不散”在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樊跃强1,翟新贵2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1医学影像教研室;2机能教研室,河南 鹤壁 458030)
结合实践,介绍了在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方法;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最基本、最重要、最鲜明的特点。“形”即散文的表现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结构、角度、创意等多方面;“神”是指散文的主题或中心;“形”是“神”的外在表现形式,“神”是“形”的具体内容[1]。“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限制。“神不散”是指散文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形散而神不散”是指无论散文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
在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形”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神”是一堂课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形散而神不散”是指无论教学方法多么不拘一格,多么灵活自由,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多角度、多方面表达教学的中心思想,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牢记“三个有利于”。即,凡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有利于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的,一切好的教学方法手段,皆可拿来。
其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将影视片断、动画、音乐、精美图片、历史资料、当代名人、新闻事件等各种可以利用的材料融入到教学中,使呆板的、枯燥的、单一的教材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有趣的、丰富的、集多种手段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简洁、更易于理解。例如:在讲原子核自旋时,可用陀螺演示;讲脉冲序列时,用图片、动画展示;讲磁共振空间定位时,将学生编队,使学生参与其中,模拟层面选择、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的过程,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严肃、严谨的教学活动得到暂时的放松。并且,多种手段的应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增加信息输入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能给学生以新奇感。也正是这种新奇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学、物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内容抽象、知识量大、教学时数少、初学不易理解、教学难度大等特点。只要把握“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即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对抽象的问题采用形式各异的方法和手段描述出它们各自的特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即可达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效果。例如:空间分辨率的概念是分辨两个距离很近的微小组织结构的能力。概念本身是枯燥的、抽象的。但是,联想到生活中用视力表检查视力和表述这个概念的相似点,通过大众熟悉的实例去理解概念,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超声中的多普勒效应,它的概念是当声源与接收界面有相对运动时,接收体接受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生活中的多普勒效应很常见。一个站在月台候车的旅客,当火车鸣笛进站时,他所听到的笛声音调的变化就是多普勒效应。此外,还有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从行人身边呼啸而过时,行人听到的音调的变化也是多普勒效应。由此可见,一个恰如其分的实例往往能深化理解,加强记忆,有画龙点睛之妙。
“形散而神不散”要求教师博闻广识,善于发现教材内容与大家熟知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相似点,挖掘出教材中潜藏的信息,使教材内容和社会知识完美结合,更有利于突出、深化教材的重点内容。例如:像素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教师可以用像素多少不同的数码照片说明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拼图游戏,其中每一个小的单元相当于一个像素来说明这个问题;让思维再开阔一些,一些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中,往往有这样的表演,表演者在导演的组织下,组成不同的图案,其实每个表演者就相当于一个像素。在教师“天马行空”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学生学会,又要学生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往往表现为思维视野开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3]。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置疑难问题,有所保留,不和盘而出,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例如:在讲各代CT时,先分析第一代 CT的成像过程,然后请学生指出其缺点及发展方向。这样可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避免人云亦云,机械的获取知识。教师善于设疑,学生才善于解疑、答疑,才敢于主动质疑,才能逐步提高探索未知的能力[4],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是一堂课的精髓、核心、灵魂;没有主题,整堂课就好像人没了眼睛,山没了水,少了灵性,缺乏生机。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题,才能把握教学目标,较好地实现教学要求。
首先,要“备教材”。即要熟悉教材内容,完成好“从薄到厚”和“从厚到薄”的两个过程,切实做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领会教材精髓[5]。医学影像物理学各章节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既有共同的、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和特殊之处。例如:数字图像形成,对 X线成像来说,无外乎是将 X线信息先转换为光信号,再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这是共性的地方。但是对不同的设备又有所不同,例如:CR成像是先用 IP板记录,再转换为数字信息;DR成像是利用平板探测器将 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教材每个章节的核心内容,下功夫去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熟悉各章节的结构与全局的关系,从全局审视教材,高屋建瓴。
其次,要“备学生”。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医学影像物理学一般是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开始学习,此时的学生才从高中步入大学,还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意见随从学习,而大学的授课是提纲挈领式的,较多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这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由态度上的被动随从到主动自觉,由教师的灌输到自主学习,由追求分数到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6]。教师在教学上要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只是实施教育内容的一种操作机制,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总结出来的比较规范的实践方法[7]。教学有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范的实践方法,掌握并运用好教学的基本规律;教无定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贵在得法是指教学方法要以教学对象为中心、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目的,并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取,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生搬硬套。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取可不拘一格,只要有利于主题内容的,都可以利用。但是必须围绕一个主题,牢牢把握“神”之精髓,紧紧抓住整堂课程的核心内容,把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形”和“神”有聚有散,聚散相依。当然“形散而神不散”也要用而适度,否则学生会沉浸于有趣的“形散”中而忽略“神”的学习,就背离了教师的初衷,得不偿失了。
医学影像物理学中包含了大量严谨的、精确的、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只要善于发现、总结、归纳、类比,善于创新,善于利用“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理念,就能把枯燥的、呆板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具体的、生动的、趣味盎然的知识,在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方面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闻英.论公共理论课教学材料的选择[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0-141
[2]王正良.视听结合读课文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 (14):27
[3]刘杰.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9):54
[4]王兆银.设疑的艺术 [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 (2):36
[5]郭晋蜀,邱庆春.少学时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1):71-72
[6]王朝庄,雷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7]陈妍,陈海青.“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J].山东教育科研,2001,(7):40
App lica tion of"apparen tly form less bu twell-kn it in sp ir it"in m ed ica l im ag ing physics teach ing
Fan Yueqiang1,Zha iX ingui2
(1D epartm en t ofM ed ica l Im aging;2D epartm en t of Functiona l Science,Hebi458030,China)
Based on our p ractice,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 tof"apparently form less but well-knit in sp irit"in teaching,which involvesusing various teachingm ethodsandm eansand imp roving teaching quality.It help s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m edical im aging physics;teachingm ethod;apparently form less butwell-knit in sp irit
G642.0
A
:1004-5287(2010)01-0097-02
2009-07-10
樊跃强 (1977-),男,河南安阳内黄人,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