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技术核心期刊元分析探讨教学设计的发展

2010-09-22 06:56帅,杨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年1期
关键词:理论分析设计

张 帅,杨 成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从教育技术核心期刊元分析探讨教学设计的发展

张 帅,杨 成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教学设计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文章从元分析方法入手,分析教学设计在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并以文章发表时间、作者单位、作者区域分布、研究类型、研究内容领域为研究变量,探索教学设计研究的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技术核心期刊;教学设计研究;元分析

1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简介

元分析由 Glass于 1976年首次提出,也被称“荟萃分析”、“整合分析”、“二次分析”等,是一种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元分析是对既有资料的研究,属于非介入性研究,是对关于某个主题的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进行二次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进而反映出该主题的总体效应,得出这一主题的研究特点、存在问题、趋势,从而提出解决该主题问题的方案。

该文采用 SPSS和 Excel2003软件为工具,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统计,并得出结果。

2 研究样本来源

分析单元为每一篇独立文章,凡结构完整的论文不论篇幅大小,均以一篇计算,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权威性、效度和信度,研究所选择的样本来源于权威、核心数据库—中国知网收录的,教育技术学发展领向标、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六本期刊的文章。

具体操作如下:以我国规模最大、最权威的知识管理网站—中国知网为平台,采用二次检索方法,首先以“教学设计”为题名进行搜索,然后在搜索结果中再分别以《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文章来源进行二次搜索,搜索到从中国知网 1994年开始收录至 2008年为止(由于 2009论文还没有被收录完整),剔除了相关征文、通知等其他干扰因素,根据研究需要,最终选择了 613篇为研究样本。

3 元分析研究设计

3.1 设定元分析变量

开展元分析需要确定研究变量。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并借鉴以往研究者关于元分析及教学设计研究的经验,该研究选择如下分析变量:①发表时间。指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时间;②研究类型。指对科学研究活动总体研究方式的抽象、概括、总结;③作者单位。指研究文章作者所属单位的属性;④作者区域。指研究文章作者所属的地理区域分布情况;⑤内容领域。指研究文章的内容所在教学设计的方向。

3.2 指标体系

3.2.1 研究类型指标 一篇学术论文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但其整体研究一般表现出特定的倾向性,这种特定的倾向性就是研究类型[1]。从研究类型可以反映出文章的研究过程、研究形式及研究者的研究思路。该研究以已有的研究内容分析、总结、抽象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抽象以教学设计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为基础,对研究类型进行类目分析时以论文结论及研究过程为判定依据。

美国 Georgia大学的 Thom as CReeves[2]在分析教育技术时将教学设计研究类型分为以下 6种,如表1所示:

表 1 研究类型类目设计说明表

3.2.2 研究特征的指标 为了看到教学设计在我国发展的特点、趋势及问题原因,研究对样本中的研究结果及内容进行元分析。在制定指标时,首先阅读样本,找出样本来源的差异,如作者单位特征及作者区域特征,然后再将样本来源影响到研究内容领域和研究类型进行归类,最后形成编码指标(如表 2所示)。

表 2 元分析编码体系表

4 实施结果分析

4.1 文章数量的变化

自 1994年第一篇教学设计类学术论文刊登在教育技术核心期刊以来,被各个领域的教育技术类研究学者所关注,从图 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学设计研究文章数量 15年来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前后研究数量更为明显。

图 1 文章数量变化图

4.2 文章研究类型变化

根据对样本的内容和研究过程及形式进行分析,并按照对研究类型的理解,尊重样本作者的意愿,最后形成如图2所示的研究类型分布。其中,混合研究类型占 0.98%、评价研究占 2.94%、开发研究占6.04%、理论研究占 11.26%、解释研究占26.92%、实地研究占 51.88%。在研究类型分析形成饼状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国教学设计主要是解释性研究和实地研究,对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明显不足,同时混合性研究最少,说明我国教学设计研究方法、研究类型比较单一。

图 2 文章研究类型分布图

4.3 作者单位分析

4.4 作者地域分析

根据我国地理和经济区域划分,研究将作者地理位置元分析变量设置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港台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共 9个变量。其中,有 31.5%的作者分布在华东、14.8%分布在华南、11.4%分布在华中、21.9%分布在华北、5.7%分布在东北、在西北和西南分别是 7.5%和6.2%、港台地区是 0.65%,其他地区作者所占比例是0.34%。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特别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更是分布不均衡,很大比例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经济发达和教育先进的省市。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专家在此领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多数教学设计实践的研究只局限于一些发达地区及一些实验学校,还远远没有达到与多数教师的教学真正融为一体的状态。

4.5 研究内容分析

该文研究主题类目设计,参考了李芒教授在《论教学设计学研究的十个方向》中总结的 10个方向:“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活动设计理论、关系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初现端倪、对网络化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教学系统设计与企业培训相结合、教学设计理论向具体学科深入、宏观设计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基于混沌理论的教学设计[3],钟志贤教授在《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4],及梁林梅和希建华在《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和问题—访教学设计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罗伯特·瑞泽教授》[5]中的观点,将教学设计领域研究目的和需要进行了分类、整理、合并,最后将此次研究主题类目分为: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应用研究、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设计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设计研究,共 5部分。

根据教学设计研究主题的类目分析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得到表 3。从表 3中可以明显看出,教学设计研究,有关课堂教学设计应用占相当比重;其次是对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研究,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研究略显不足。但在主题中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设计研究类论文一直在上升,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学设计影响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中关注学习环境的研究比较多。信息化教学设计环境也是国际教学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说明教学设计从“舶来品”逐渐被我国教学设计吸收。

5 教学设计发展情况分析

通过对15年的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的教学设计类学术论文的元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表 3 教学设计研究主题分析

第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一直被教育技术界学者所关注,文章数量一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在运用教学设计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为理论超前,而实践结果滞后。从理论方面看,至今尚未有哪一种理论对于教学过程作了全面完整的分析。教学设计是一个既能具体指导实践又能体现理论价值,介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教学设计理论必须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才具有生命力。

第二,从作者分布的地理区域看,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专家们研究分析教学设计理论与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进行的真正设计仍然有很大区别,而且这样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一些发达地区和一些数量有限的实验学校,国内很多落后的地区由于信息技术条件差、观念落后等原因,这方面的工作根本无从开展。

第三,对教学设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比较抽象、宏观,作为教学设计模式提到的一些环节、要素,理论讲的头头是道,可这些静止的、有限的理论一旦和具体的、动态的、多样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就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环节。

第四,在教学设计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研究上,由于理论在我国是“移植”而来,但国外教学设计专家们的大量文献及模式和我国的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借鉴的结果是出现了理论与很多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和谐的状况。所以,应该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开展教学设计的本土研究,以支撑教学设计的更大范围应用。教学设计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研究更是少数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而目前国内教学设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少之又少,其作用得到认可的并不多见[6]。

第五,从教学设计作者分布上来看,高校研究者大多关注教学设计的宏观理论研究、或者探讨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很少研究教学设计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而中小学教师大多研究的是具体学科的某堂课的教学设计,但是其具体的学科设计应用仅仅是教案的形式,对跨学科、跨领域几乎没有指导意义。

教学理论和经验一直是指导一线教师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理论基础,要使教学设计真正发挥其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就必须深入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没有这样的研究,两者不会自动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的教育大背景下,作为“舶来品”的教学设计只有借鉴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为自己的发展添力,才能够创新出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本土理论。

[1]李世改,孙卫华,李红梅.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1)

[2]Thom as C.Reeves(1985)Questioning the Question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 logy Research ITForum Paper#5[EB/ OL].http://itech l.coe.uga.edu/it forum/hom e,htm l.

[3]李芒,周玉芬,李子运.论教学设计学研究的十个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4]钟志贤.论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 [J].外国教育研究, 2005,(5)

[5]梁林梅,希建华.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和问题—访教学设计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罗伯特·瑞泽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08,(2)

[6]张西宁.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7

M eta-ana lysis of core journa ls of educa tiona l technology to exp lore the developm en t of in structiona l design

Zhang Shuai,Yang Cheng
(Schoo l of Inform a tion and Comm unica tion,Xuzhou N orm a lUniversity,Xuzhou 221009,China)

Instructional design has alw ay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core of educational techno logy. Thispaper startsw ith them eta-analysism ethod to analyze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re journalpapers.By using variables such as artic le publication tim e,author’s affilia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research type and research contentarea,the paper exp lores the tren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research,p rob lem s and so lutions.

co re journalof educational techno logy;study on instructional design;m eta-analysis上世纪 80年代初,教学设计传入我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的核心。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部分教学研究人员、教师的认可和响应,但是教学设计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实中教学设计并未带来预想的效果,许多教学设计方案也仅仅是传统教案的变形,教学设计流于形式。该文从元分析方法出发探索教学设计研究的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G40-057

A

:1004-5287(2010)01-0010-04

是指作者所属的机构,该研究以第一作者所属机构进行统计。图 3是有关教学设计研究作者所属单位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研究作者48.61%来自高校,42.58%来自中小学一线教师,3.92%来自研究机构,0.82%来自企业,4.08%来自其他单位。这说明我国高校对研究教学设计理论相对重视,而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实践领域比较重视。教学设计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研究领域,理论是实践研究的基础,但从样本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大,教学设计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强。对理论研究的大多是高校研究者或者是研究机构研究者,而理论研究内容比较空洞,对实践基本没有指导作用。而一线教师的研究大多是对某个学科领域具体教学设计的教学案例,几乎没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理论创新,还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科案例是重复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融合研究需要高校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相互积极参与才会取得更好效果。

图 3 作者单位分析图

2008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教育技术 30年发展史研究(1978-2008)”(D/2008/01/186)

2009-09-26

张帅(1983-),女,安徽宿州人,徐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远程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分析设计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