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君(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思考
■王少君(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
新课程在本地实施六年来,语文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这当中不乏务实有效的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僵化死板的问题。更多的教师已经开始把对文本的细致分析转向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把对文本的支离破碎的解剖转向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把课堂从教师的独白和完全预设转向师生的对话和生成,把课堂教学从教材的狭小空间引向更为广阔的自然、社会等。虽然如此,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以便真正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面就笔者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有些老师习惯将课堂变成展示个人才情的舞台,重视教师自己的表演,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他们认真地研究学生的情况,悉心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下载若干个教学课件进行整合加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从传统意义上来看,这样精心打造出来的课堂一定非常精彩。于是,我们会有幸看到这样被称之为很成功的公开教学。学生在教师潜心设计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中讨论、发言,听者会把学生回答是否准确、是否精彩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依据之一;甚至我们还会看到那些回答出色的学生被报以热烈的掌声(包括听课者的掌声)。学生回答不出或答偏了怎么办?教师也已做好了充分的预设,启发启发再启发,你不“愤”我也要“启”,直至将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至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生成等教学原则,则统统抛之脑后,这样的课看起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其实是貌合神离。
首先,问题是教师设计的,并非学生发现的,这又何来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许多课堂还停留在重视问题的解决上,忽视了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何去培养?
其次,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同样的文章,由于学生生活经历、语文素养等多方面的差异,对文章的理解必然会有差异,我们应当尊重学生有差异的解读,怎么能硬是将学生的思考引入自己所设定的所谓标准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必然僵化,甚至产生依赖思想,探究与创新又从何谈起!
再次,从问题设计、标准答案、教学流程,甚至于让什么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等都已充分预设,学生何来自主?有时候,学生有了自己的疑问或想法后,教师立刻会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们留在下一节课去解决或是我们先解决老师的问题,你的问题等一会儿再讨论。若是真的等一会儿还好,就怕等到学期结束也还未组织讨论。这样的课堂完全被老师所操纵,是个活生生的“教堂”。
我想,如果课堂是舞台的话,教师还是少做一点编剧和导演的工作,学学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将表演的内容,如何去表演等完全交给学生,或许我们的课堂就能真正回到学堂的本质上来。
自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确有不少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山东杜郎口、兖州一中等关键词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听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众多的课堂,看似轰轰烈烈,实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经常会看到老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于是学生开始热热烈烈地讨论起来(这还不错),组织交流时问题来了。要么场面很冷清,于是教师不得不亲自操刀,重新回到“填鸭式”的时代;要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教者则“好”“很好”地赞不绝口或缄默不语。这样的课堂看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可教者的引导和评价又体现在哪里呢?有位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文中骗子这一形象的?有学生答道:“这两个骗子很聪明,生财有道。”面对这样的回答,师生仅是一笑而过。这难道就是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吗?我看不是。它缺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思维的碰撞与交锋,这样的合作仍然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甚至游离于问题之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从语文的人文性来看,有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绝好机会,更谈不上“教书育人”的功能。
类似的形式不仅如此。当多媒体走进课堂后,键盘取代了粉笔,录音代替了老师的朗读,视觉上的图片欣赏取代了学生在大脑中的画面想象,或是将课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转化成了图片……凡此种种,学生成了观看表演的观众,而不是学习的参与者。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必然会受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必然会下降,更谈不上学生对语言文字所创设出来的优美意境的体会了。
一方面我们看到有些老师对课堂的独占,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所谓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朗读教学。教师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某一段文章,学生集体朗读,接着指名示范朗读。后面一般有两种情况发生:第一种,干脆读完即结束,没有任何评价;第二种,简单地问一问好不好了事。
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阅读教学。教者曰:请大家按照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学习这篇文章,然后大家再进行交流。这其中看不到教师对学生作任何的指导。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呀!我们不正在落实新《课程标准》吗?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呢?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样的课,教师的引导在何处?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朗读的?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了吗?学生是否已经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学习文章?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的方法?这样的课,教师仅仅是组织好一节课的开头就结束了吗?读的好不好不需要组织评价吗?这样的课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学生能否真正减负增效,教师引导与组织的好坏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打铁自身硬,自己要能够流利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自己要能够鉴赏各类文体的文章,写出不同文体的范文;其次要在引导与组织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扮演好师生双方各自的角色,教师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有“为”而不“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