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珊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
徐旭珊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思政系,浙江 杭州 310028)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结合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困境,并从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掘解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精髓,探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传统文化 现代传承 大学生 人文素质
传统文化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民族精神的培育以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民族心理结构的形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国家兴衰成败的问题。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知识群体,是承上启下的社会中坚,是影响社会文明走向、乃至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因此,促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中吸取其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养分,促进自身的人文素质养成,形成对振兴中华文明历史责任的认同与使命意识,是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振兴的重要人文保障。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同样,一个抛弃传统的民族也是无前途的。”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当经历剧烈变革时,社会主体就会对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不可能真正脱离开本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人们视为最高文化殿堂的“象牙塔”里,我们却感受不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体会不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所积淀的深沉与厚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已成不争的事实,其状况着实令人堪忧。
获取知识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而当代大学生在此层面上的问题颇为严重:第一,学习态度不端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有颇为精辟的言论,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些大学生对知识太不求甚解,不懂装懂,没有把学习当成乐趣。第二,知识结构不合理。一些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极强,只学习与专业课有关或是对找工作有帮助的知识,从而使高校大学生非专业知识浅薄的“工具人”现象愈演愈烈。
儒家将德行列于首位,意即德行是人之为人的首要问题。而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十分突出。当代大学生不是不懂得道德,而是道德认知与实际道德行为严重脱节。首先是社会公共道德。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教室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走廊及自习室里大声喧哗说脏话、到处都有垃圾桶而仍然乱扔垃圾或大庭广众之下无视他人卿卿我我等等。第二,人际关系道德。大学生交往的对象主要包括同学、朋友、老师等。当代大学生在学校和以同学为主的他人关系淡漠,表现为同学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紧张,彼此之间互相猜忌,以至发生殴打等校园暴力事件;对老师的态度不端正,失去最基本的礼貌,如上课迟到、说话、睡觉,或在外面见到老师视而不见等。[1]
1.生命意识淡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传统文化中向来都有“乐生”的思想。而现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缺乏让人不免心生疑虑。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发生的自杀、杀人、吸毒、犯罪等令人发指的践踏生命的事件屡禁不止,表现出一种漠视生命的倾向。
2.享乐主义严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大学生表现出了严重的享乐意识。他们目光短浅、玩世不恭、贪图享受,把学校当作挥霍青春和生命的乐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性确实与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更与传统文化推崇的勤俭自强等美德相去甚远。
3.浮躁心态盛行。做学问是大学生的天职,只有弘扬传统文化中淡泊名利、崇德进取的精神,踏踏实实地钻研于真理的圣殿才会在学术领域有所造诣。而现代社会的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纯洁的心灵,有些大学生抵抗不了金钱和物欲的诱惑,凡事必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更有些人为了利益出卖道德良心,背叛学术尊严,降低了他们在大家心目中的高贵形象。
4.责任意识缺乏。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社会进步的希望。他们应该有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但现在的大学生有几个是为国家为民族的进步发展而读书?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摆出一副“家事国事关我何事”的社会看客的姿态着实让人心寒。[2]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偏差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失范的影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明显。
1.理想化的理想教育和功利主义的冲突,使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追求理想的社会和培养理想的人,既是儒家的基本主张,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传统。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蔑视物质享受、轻视个人利益依然是对一个“有理想”的人的根本要求。这在相当程度上仍是儒家重理想轻现实、重精神(道德)轻物质传统的继续。虽然它在内容上与传统儒家已经有了根本的区别,但都把理想教育理想化了。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理想化的教育方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实用主义”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已基本上取代了理想主义,这既是市场经济折射的结果,也是理想教育理想化的使然。
2.“虚幻集体主义”教育与个人奋斗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集体观念的淡漠和个人主义的抬头。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强调个人对家庭、家庭对国家的绝对服从的价值导向,因此在传统文化中,绝大多数思想家都把个人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看作道德之根本。在整体利益的名义下,个人失去了人格独立、自由和尊严。建国后,我们在思想教中强调的仍是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忽视了个人正当的权益。然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奋斗与发展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单纯强调集体利益不可能得到公众的普遍尊重和认同。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否定集体利益的合理性,但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冷落,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正逐渐被淡化。
3.忧国忧民意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碰撞,导致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通病。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入世”文化,儒家文化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如孔子倡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范仲淹提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但同时,忧患意识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和自主人格受压抑和扭曲的表现。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只一味讴歌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其背后的失衡心理,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在灵魂的关注,导致了大学生“双重人格”的产生。作为知识分子的当代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在各种社会丑恶现象面前,他们已经熟练了所谓的“社会潜规则”,他们不再一味执着地忧国忧民了,而更多更经常的是“忧己”。面对社会的不公又无力改变,眼看道德水平的滑又无可奈何,最终只好 “同流合污”或漠视失落,冠冕堂皇地消解着自身的社会责任。[3]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时代,在东西方思想会集、碰撞、激荡的浪潮里,在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的覆盖中,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的作用受到强烈的冲击。
1.外来文化的强烈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越来越浮躁的大学校园里,面对潮水般来袭的外来文化,很多大学生追求西方的哲学、西方的审美意识和西方的生活习惯,全然把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优良传统撇到一边,乐此不疲的扮演着“香蕉人”的角色。事实上,缺少了理智分析与冷静思考的年轻大学生们,并没有几人真正了解西方文化,他们只喜欢“个性、自由、享受”,却闭口不谈“民主、法治、公正”,他们只是捡到了西方文化中的“激进主义“的糟粕,便以此作为武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大学生这种盲目追随外来文化的背后,更多的反映出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和民族信仰的缺失。
2.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网络文化正以神奇的力量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网络文化虽也有其积极意义,但由于其虚拟性、网络监管困难等特点,网络伦理失范是当前网络文化的最大缺陷。人机交往取代人际交往,造成人际情感淡漠;黑客、病毒攻击,虚假信息、黄色信息随意发布,这些都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同时,网络文化在带来了多元知识和全球视野的同时,也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全世界兜售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场所,成为“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的根据地,这就不同程度地消解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民族精神的凝练。[4]
3.娱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今天,各种娱乐性的节目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尤其以年轻的大学生为主要群体。搞怪的“无厘头”、“麻雀变凤凰”的各种选秀、近乎疯狂的网络“恶搞”等等,这些娱乐文化以夸张的表现形式、快餐似的传播手段震撼着大学生敏感的心灵。尽管这些文化形式不可否认的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轻松和喜悦,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但这种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不高,不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与反思,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往往深陷其中,这就与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视培养理想人格、追求高雅的审美意境相抵触。
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就是利用人文科学的优秀成果,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民族精神、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气质、健康的审美情怀,并在这种自觉人文精神的影响下,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浩瀚而深远,其中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对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提供着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1.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大学生是祖国栋梁,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使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民族精神令人鼓舞和振奋这些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及名言警句无疑是培育民族精神最好的素材,对大学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和认同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2.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中国自古以来有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而发展至今,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财富。传统文化中反映仁爱、重义、尚礼、诚信、勤俭、自强、自省、慎独以及进取精神等传统美德的故事、箴言、文学作品俯拾皆是。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至今还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和积极作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所应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
3.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公民。中国大学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大学教育培养得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只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也不符合教育目的。健全的人格体现在智识、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从而无所偏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关注个体的修养、追求理想人格,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不无现实意义。[5]
4.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怀的凝练。现代公民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优雅的言谈举止、高雅的文化品味以及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传统的古典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体裁各异、品种繁多。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研讨,不仅可以开拓视野、了解历史,还可以提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文学鉴赏能力。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悠远脱俗的哲思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能潜移默化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对于提高大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着的极为重要的价值。
人文素质养成的目的在行为层面上,就是要培养人们正确处理个人自我内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既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合和”的核心思想在这些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对促进大学生和谐人生环境的营造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吸收“身心合一”的思想,处理好个人自我内心的关系。传统文化在处理心理冲突和困扰时,提供了一整套有效的平衡思路与机制,它通过反思、内省、自我抑制、升华等认知方式的形成,帮助人们进行主观努力,以到达内心体验与外部冲突之间的平衡,使情绪体验的强度、深度等都处于较为适度的范围内,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例如儒家的“积极入世”、“放弃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道家的“福祸转换”、“乘物以游心”的自我解脱思想,禅家的“平常心是道”、重视“当下”、自我“放下”的思想等,在帮助大学生对待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时,进行个体的自我完善,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自我身心和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吸收 “贵和”的思想,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学生常常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以及自身应采取的方式,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和周围的同学、老师甚至亲人发生冲突,缺乏责任感,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做出扰乱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大学生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如儒家 “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道,道家 “上德若谷”、“为而弗争”的宽容精神,墨家“兼爱”的博爱情怀和“博施”的助人为乐主张,法家的依法共存、合法共荣的思想等,将其精华有选择、有目的地改造、整合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当中,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吸收“和而不同”思想,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群体意识和整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调节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绝对“尚公”的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承认人的个体价值出现了冲突。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单纯用“尚公”的思想来指导重视个人价值实现的当今大学生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已显得力不从心,而传统文化中 “和而不同”的理念恰恰弥补了这个不足:首先,必须把集体还原为个人利益的共同体,使个人产生对集体的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自觉为集体利益而奋斗,即“和”。其次,必须承认个体利益的差异性和现实性,重视个人的正当权益和尊严,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为“不同”。而其实承认“不同”最终也是要达到“和”的境界,也就是说只有统筹兼顾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才能真正调动大学生们的建设社会的热情,最终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吸收“天人合一”的思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生态伦理学拓展了伦理道德关系的领域,由于人类以往无节制地利用和破坏自然,人类社会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一直重视“天道”与“人道”、“自然”和“人为”的探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宋儒张载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保持自然和人类的和谐。[6]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启发大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日常行为中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1]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10) :29.
[2]赵枫.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大学精神建设[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4-75.
[3]黄可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0(4):5-36.
[4]周志明.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及价值实现[D].吉林大学,2008:33-34.
[5]周志明.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及价值实现》[D].吉林大学,2008:24-28.
[6]吴寿松.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高教论坛,2005 (3):54.
Modern Inheritance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Humanities Quality Foster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XU Xu-sha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e humanities quality fost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mb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to analyze the dilemma of the modern inheritance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humanities quality foster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reover, excavate the essence of the modern inheritance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spiritual level and behavioral level.,thus research the humanities quality foster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Modern Inheritance College Students the Humanities Quality
2009-09-12
徐旭珊(1980-),女,福建漳州人,浙江教育学院思政系07级“两课”高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
G711
A
1673-1417(2010)01-0130-04
(责任编辑:黄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