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构建

2010-02-16 18:55唐宇
职教通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制图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唐宇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000)

高职模具专业课程的构建

唐宇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641000)

为推动高职课程建设,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搭建课程构建平台,采用目标的多维描述形式,提出了两个构建表达式,明确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由此建立了一种个性化的、简捷高效的课程构建机制,并运用于课程构建实例。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构建

高职课改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课改成果,然而,课改成果的推广却遭遇“瓶颈”。虽然各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这边“风景独好”,那边“涛声依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惯性使然,固守三尺讲台,选一门教材,自始至终精耕细作,期望有足够多的课时来达到教学目的;二是换汤不换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究其原因在于课改实施的门槛高、投入大,尤其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本质上来说,课程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则必然存在多种多样的课程构建方法。对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就具体模具专业的课程而言,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注重课程建设的共性,更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的、简捷的课程构建机制,更具针对性地构建学习领域,使本专业课程构建简单、方便,运行高效、经济,以此推动具体专业的课程建设。

一、模具专业课程构建的要素

(一)基于多维培养目标,描述教学目标

培养目标包括维度及其尺度两方面,一维的培养目标可采用MBX(s)的形式来编码进行描述,以维MBX表示代表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目标项,以尺度s码衡量各目标项的高度。因此,多维培养目标及其尺度的组合的编码可用来表达宽窄不一(调整维度)和深浅不同(改变尺度)的各种培养目标。

将培养目标放在时间轴上,采用MBX(t,s)的编码形式,t码代表教学进程,就可以描述某一时间坐标上某个目标项及其尺度。如“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的能力可表示为:UMT(1,30)、UMT(2,45)、UMT(3,60)、UMT(4,80)、UMT(5,100),其中t码的1、2、…、5表示学期,s码的10、45、…、100可综合表示使用程度(如基本会使用、会熟练使用、会灵活使用等)和量具的种类(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s码也可采用类似形式如YB(60)进行镶嵌,形如UMT{1,YB(80),QF(15),…},复杂s码也可采用矩阵等形式。

培养目标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培养目标服务,通过教学目标来实现培养目标。因此,确定不同时间坐标相应的维度及其尺度的组合,就可以形成从新生的原生态到初始状态再到各中间状态直到最终目标状态的编码和各种教学目标群的编码,用来逆向表达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课程目标、操作技能、设计能力、识图能力等等培养目标。如数控铣削加工的教学目标群的编码可表示为NCMO{UMT(4,80),…,VMCO(4,60),…}等。

(二)基于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找准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确定本专业目标岗位群和岗位人才标准,明确各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相应要求,形成各岗位职业能力编码GW1(MBX1,…)、GW2(MBXi,…)……,求出它们的并集,对同一目标项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得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群)的终端编码:

MJZM(MBX1,…,MBXi,…,MBXn)=GW1(MBX1,…)UGW2(MBX1,…)U…

(三)基于模具专业能力的多重特性的载体

模具产品及其零部件、与模具配套使用的成型机械及其机构和零部件、制造模具所用的设备及其零部件、工量具、夹具、材料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构成专业岗位群工作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具有物质实体属性和制造工程技术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以其作为专业教学载体,可承载多维教学目标,并易于获得感性认知,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学。

(四)基于双师素质的注重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

高职教学需要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任职资格高,尤其是对专业教师要求高学历、双学位、一师多教甚至要有职业资格证书。德国的有关法律甚至规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不断进修、学习。因此,专业教学团队的静态的结构和能力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比例达到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90%以上,应有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其中教研室主任应有领军人物的能力和素质,主讲教师应取得较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教学团队的动态发展要求发挥团队能力、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获得有效的外部支持等。

二、模具专业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

课程构建就是将本专业目标终码中的元素按一定原则、方式等转换为相关联的可相对独立实施的教学目标群,即:

MJZM(MBX1,…,MBXi,…,MBXn)

=……

=MJZM{(MBX1n,…,MBXin),(MBX1n,…,MBXmn),…,(MBX10n,…,MBXnn)}

=MJZM(KC1,KC2,KC3,KC4,KC5,…)

其中,符号“……”表示不定的中间过程,MBXmn表示目标MBXm(t,s)集合中的元素,KC表示课程。课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如下:

1.不等原则。一个个岗位不等同一门门课程,一门门课程不等同一门门学科。

2.优化原则。依托专业课程构建平台,优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依托专业技术课程构建平台,构建课程的过程可简化为寻求课程始码和课程终码的全过程。课程始码是课程开始时学生的状态编码,是培养目标在“此时”的状态编码;课程终码是课程结束时学生的状态编码,即该课程教学目标群的编码,是培养目标在“彼时”的状态编码。

从优化设计的角度来讲,专业培养不仅要使各维的尺度达到目标状态的要求,而且还应提高优化过程的效率。既要找准目标状态,又要找到合适的初值以及经过最优方向和最优步长迭代后的中间状态。合适的初值表示专业培养的起点,即专业教学目标群的始端编码;中间状态代表不同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群的过程编码;目标状态表示专业培养的终点目标,即专业教学目标群的终端编码;通过专业教学目标的分散与集中等构建方式来寻找最优方向和最优步长,使每一课程教学满足各维尺度的增长幅度要求。

3.“大小”原则。遵循教学规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专业教学目标群的终端编码,模糊技术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的界线,以优选载体为着力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分散与集中,实现有机的纵向衔接和横向统合,重构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领域。

4.“新旧”原则。重视教学经验和现有课程,推陈出新,不断进步。教学经验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现有课程仍有巨大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利用教学经验易于解决如目标项尺度分解等难点;对现有课程进行编码,可提供课程改革的参照系和经验值,经验值也常用作寻找最优解的出发点。借鉴是前行的助力。

5.灵活性原则。运用多种多样的构建方式来组合目标项以及调整目标项的时间坐标和过程尺度,灵活组织课程内容。

三、模具专业课程构建的实施

(一)增设模具专业始端课程

始端课程的目的是改善新生的原生态,为后续课程服务。不同专业的后续课程不同,就要求有不同的始端编码。原生态是新生入学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状态,就专业教学的角度来说,可认为是基本相同的,因此不宜作为专业课程的“初值”。合适的初值(始端编码)应是新生能达到的、距本专业终端编码最近的教学目标群,即原生态经过始端课程后初始状态。

常见的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门技术课程是制图或有与之并行的工程材料。既然它们指向一类专业目标,自然不是具体针对模具专业目标,就有了改进的必要;再从科普的角度来看,实现新生与专业对接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可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认识”为本专业始端课程,采用专周的形式放在第一学期的开头,也就是在制图等课程的前面。

为得到预期的始端编码,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四结合”实施该课程教学。

1.校内校外相结合。校内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基地现场教学。课堂教学以三维动画演示模具结构和动作原理,以视频资料展示模具制造工艺及过程。校内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以了解模具拆装、典型加工工艺和典型设备为主,强化并扩充课堂教学内容。

校外教学包括企业生产现场参观和职业培训讲座。参观现场有注塑生产车间、锻冲生产车间和机械加工车间等。培训讲座是由企业组织实施的对冲床操作工和注塑操作工的入门教育。

2.专兼职教师相结合。专职教师以课内教学为主,主导并参与全程教学;现场教学以兼职教师为主,同时配备数名专职指导教师。

3.课内课外相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专业期刊,寻找、归纳与课内相联系的信息,开阔视野,形成对模具行业较为完整的初步认识,并利用课外时间完成认知报告。

4.知识与认知策略相结合。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对将来的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价值等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对学习观念、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也有了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全新认识。由此,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同学们由衷地感叹:“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从人才的内涵来说,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和方法比所学的知识更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标集中课程

以制图课程为例,目标集中是在课程构建原则的指导下,对载体进行挖掘,增宽目标项,排除教学中的资源浪费,提高课时效率。

传统制图课程主要是为掌握制图规则而作图,为此分段开设手工绘图、二维电脑绘图和三维电脑造型教学,所绘制的图样注重形式,缺少内涵,是没有生命的死图。

采用目标集中的方式,以具体的模具为载体,融合手工制图与电脑绘图、二维绘图与三维造型来构建制图课程,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助于理解制图的本质是基于一定原理和规则的、为表达人的意图的、多样化的工程语言;二是学以致用,学会用多种制图形式表达模具等物质实体,加深对模具的认识;三是利用三维造型的直观特性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缺陷,排除制图学习中的最大障碍。

(三)目标集成课程

以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为例,模具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常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如普通机械加工项目、模具数控加工项目和模具钳加工项目等。但制件的实际生产往往是各种工艺的组合,如型腔件的制造常用普通机械加工开粗、数控加工型腔以及用电加工窄槽等部位来综合完成。因此,不仅要达到项目教学目标,而且要求相关目标项之间的有机衔接,即目标集成,培养学生拟定复杂零件的工艺路线、工序间的交接和质量控制等职业能力。

高职模具专业课程构建机制具有简洁、灵活、开放、高效的特点,结合相应的特色教材建设,从市场需求定位专业培养目标,采用编码形式简单、清楚地描述教学目标(群),寻求达到目标的最佳路径,让深层的联系得到展现,不拘一格,形成课程。

G712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0)11-0072-03

2010-07-02

唐宇(1969-),女,四川内江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

[责任编辑 曹稳]

猜你喜欢
制图培养目标专业课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