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教育》编委会二届三次会议暨轻工类院校教学工作交流会纪要

2010-02-16 15:03
中国轻工教育 2010年6期
关键词:轻工编委刊物

由《中国轻工教育》编辑部主办,《中国轻工教育》编委会第二届三次会议暨轻工类院校教学工作交流会于10月21–23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北京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等院校的编委及部分教务处(科技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轻工教育》编委会主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原中国轻工总会人教司司长王锦燧同志和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编辑部主编张建国同志分别主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结合《中国轻工教育》创刊12年来,特别是第二届编委会成立4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进行研讨;二是以《中国轻工教育》为平台,在轻工院校间开展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交流与研讨。

在编委会工作会议上,天津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中国轻工教育》常务副主编范丽娟同志代表编辑部总结汇报了《中国轻工教育》办刊12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她在汇报中首先回顾了办刊12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第一,以编委会工作会议为平台,充分发挥编委会对刊物发展的领导作用。12年间,编委会先后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特别是2006年由福建省侨兴轻工业学校协办的《中国轻工教育》编委会第二届一次会议,是《中国轻工教育》编委会和编辑部成立以来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一致通过了新修订的工作条例和编辑部章程;确定了第二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人选。

第二,以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中国轻工教育》的风格和影响力,促进刊物的进步和成长。12年来,编辑部一直不断地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目前,编辑部6人中,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并获得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或注册责任编辑证书,经过几次改版和提升,刊物业已形成了页码96页、大16开本、套色印刷4面彩封、强化内文和栏目设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在轻工院校乃至全国均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期刊已被收入《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权威期刊数据库。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严格稿件处理流程监督制度,使 “责任编辑制度”、“三审制”、“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等制度落到实处。多年来,期刊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了轻工院校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积极推广和交流教学改革的经验,加强轻工院校间的思想沟通和学术交流。完善和拓宽了《中国轻工教育》网络板块的内容,实现了期刊全文上网和收稿、审稿、编读的网络化。

与会编委充分肯定了编辑部的工作,对刊物12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级各类轻工院校间的交流相对有所减少,而《中国轻工教育》期刊则为轻工院校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联系与交流的平台。大家希望刊物进一步强化自身特色,适当拓展一些动态性、交流性栏目,以增强院校之间的学习、借鉴与交流。

在轻工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与会各校领导和教务处长、科技处长、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的负责同志就各自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作了介绍与交流;围绕如何更好地提高轻工各级各类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建国主编在会上作了总结讲话,对各位编委多年来给予刊物的帮助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对期刊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

会议最后,王锦燧主任作了总结发言和重要讲话。他简要回顾了《中国轻工教育》的创刊历程,要求期刊在新的形势下,严格遵守办刊规定,力求在期刊的学术性、规范化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增强刊物的影响力,使期刊成为加强轻工院校间联系与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此次会议对部分编委进行了调整,会议一致通过轻工业人才交流培训中心孟琪同志、景德镇陶瓷学院黄弘同志、北京工贸技师学院轻工分院张连成同志担任《中国轻工教育》编委,孙瑞勇、胡林荣、孙达夫3位同志由于工作变动,不再担任《中国轻工教育》编委。

会议对编委院校和编委一直以来对期刊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对编辑部会务组在会议期间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猜你喜欢
轻工编委刊物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编委简介
刊物贺词
本刊编委简介
系列刊物介绍
轻工指数
轻工会议
轻工会议
轻工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