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地方化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坚持

2010-02-16 11:21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闽西游击队

王 盛 泽

干部地方化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坚持

王 盛 泽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能够得到胜利坚持并发展,干部地方化起了很大作用。推行干部地方化,是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有多种实现途径,从而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战略转变,以群众利益为重,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增进干部团结,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军民鱼水关系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三年游击战争胜利坚持的坚强保证。

干部地方化;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坚持

Abstract:The localization of cadres played a great role in the successful persistence 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year guerrilla warfare in the south.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evolution demanded the localization of its cadres in variousways.The promotion of this policy greatly helped proceed from practical conditions in every aspect of the work,realize the strategic change,take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above everything else,formulate correct principles and policies,forge close linkswith the masses and ge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as close as fish and water,thus providing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successfully holding on the guerrilla warfare for three years.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中央苏区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北上长征,而留在南方各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则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得以胜利坚持和发展,与干部地方化政策的推行和做法有很大关系。本文试图对此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特点和实践证明:干部地方化是革命斗争的需要

中国革命的特点,是与中国的国情分不开的。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宽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根据中国国情的这一最大特点,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民问题,提出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要解决好中国的农村和农民这一根本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革命必须以农村为中心,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从地域上讲,中国幅员辽阔,特别是广大农村,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呈现出较强的落后性和封闭性,地域性特征极为明显,各个地方不仅语言不通,而且风俗习惯等都不同,更不用说思维特征和行为风格了。从农村和农民自身来看,因为长期的封建统治,加上地域的封闭,农村组织表现出强烈的家族式血缘纽带关系,农民比较注重族群和亲缘关系,并以此建立环环相扣的联系,所以在当地自然产生和形成一些有声望的社会名流,来主持大计。毛泽东对此曾明确指出:湘赣边界的社会组织是普遍地以一姓为单位的家族组织。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族会议……各县之间地方主义很重,一县内的各区乃至各乡之间也有很深的地方主义。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页。

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在革命初期,如何将松散的广大农民发动和组织起来,实现对于农民群众的领导,这需要一个中间环节。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封闭的农民需要在当地有一定威信、得到他们信任的地方干部来领导,带头进行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当然这些人是站在乡村封建势力(如族长、恶霸等)的对立面的。实际上最初的革命行动,大多是在当地干部的领导下,亲与亲、邻与邻相互串连发动起来的,这些领头人后来基本上都成为当地的群众领袖。由此可以说明实现干部地方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实践来看,也说明实行干部地方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在领导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过程中,地方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党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始,到中央苏区及其他各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毛泽东、朱德率领起义军上井冈山,得到当地群众武装领导人袁文才、王佐等的支持,才得以站稳脚跟,同时还学习其善于“打圈子”的战术,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坚持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地方领导人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也凝聚着各地方群众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之所以能在赣南、闽西站住脚,并开创中央苏区的大好局面,这与两地的原有基础是分不开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快速传播,并成立了青年团和中共组织,领导开展了工农革命运动,加上北伐战争等的洗礼,使这一地区成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根基。1928年,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赣西、赣南、闽西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暴动,如赣西的万安、东固、吉安延福暴动;赣南的南康潭口,赣县大埠、信丰、于都、寻乌、兴国崇贤暴动;闽西的龙岩后田、平和、上杭蛟洋、永定暴动等。这些暴动虽然后来都遭受挫折,但培养了革命人才,锻炼了队伍,有的还开展了土地革命,建立了红军,转入乡村坚持斗争。这些都为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暴动,都是由当地的群众领袖领导的,如赣西南的李文林、刘士奇、曾山、陈正人、肖韶;闽西的邓子恢、张鼎丞、郭滴人、朱积垒、傅柏翠、阮山等,他们在当地都享有威望。暴动后形成小块红色割据区域,如“永丰、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处已形成割据”②《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目前政治形势与朱毛红军发展情况》(1928年4月25日)。。还有于都桥头割据区域、永定溪南里割据区域等。“从桥头到东固约200里左右尽系赤色区域”③陈毅:《关于赣南、闽西、粤东江情况的报告》(1929年9月1日)。。转战赣南的红4军,在东固得到休整补充,安置了伤病员。毛泽东将东固红色割据区域的斗争模式称之为“李文林式”,并将其与“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根据地模式相提并论。所以当时除朱毛开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外,还有“李文林式”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方志敏式”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等。正是根据此种状况,1929年3月在汀州召开的红4军前委扩大会议,作出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建立新的割据区域的决定,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促使毛泽东等人作出如此决策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赣南闽西具备了建立红色割据区域的山势、地域、物产、民情、党政基础等方面的条件。特别应提出的是,当时坚强的党政领导班子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广大地方干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

在领导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和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特别注意发挥地方干部的作用。一是紧紧依靠地方干部,发挥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做好工作。如刘士奇曾任赣西南特委书记、红20军军委书记;曾山曾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内务部长等;闽西的邓子恢先后担任了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财政部长;张鼎丞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土地部长、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等重要职务。在对于创建和发展闽西甚至中央苏区及多次重大行动中,毛泽东都极为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强调党和红军的干部(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当地的),要了解当地情况,学会做群众工作,注意工作方法等。这也是干部地方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节节胜利,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随着“左”倾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左”的一套不断膨胀,对于干部地方化方面出现严重错误,对地方干部不信任,随便斗争打击,挫伤了地方干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群众的斗争情绪,使反“围剿”斗争遭受挫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央苏区的丧失,对于当地干部不信任是重要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内战时期苏区为什么垮台,路线问题当然是一个原因,但与这个问题有关系的,就是对于当地人民总是不信任,外来人非常相信自己,因此使苏区垮台了。”①《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年,第208页。毛泽东把信任本地干部的重要性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当时就是因为不信任本地干部,导致对本地干部错误地进行了批判斗争,残酷打击,中央苏区开展的肃“AB团”、“社会民主党”,反“罗明路线”等,都有这种影响。大批干部受到无辜打击,有的被撤职,有的被降职,这样,不仅使许多工作无法开展,而且影响了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关系;更为严重的是,也影响了党和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可见,如果没有广大地方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要想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当年许多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领导人回忆到,三年游击战争之所以得以胜利坚持,除了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等外,不少人提到了干部地方化这一原因。如方方就提出:“三年游击战争能胜利坚持的另一特点是干部地方化。”②方方:《三年游击战争》(1948年8月1日),《红旗飘飘》第18期,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这也是由革命战争的特点决定的。当时条件极为艰苦恶劣,国民党军队在进行疯狂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搞移民并村,株连九族,企图隔绝红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以困死、饿死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游击队只得困守于小块的游击根据地。加上国民党军队还经常假冒游击队员,骗取群众信任并大肆抓捕杀害群众,所以干部地方化显得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南方15块游击根据地得以坚持,干部地方化政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证明实现干部地方化的重要性。红军长征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等人,他们都是外地人,而且到两地任职的时间都很短,因干部调动频繁,未来得及实现干部地方化,因而面临重大转折关头,对形势变化不敏感,依靠地方干部不够,无法顺利进行战略转变,遭致挫败。特别是闽赣省地方红军竟然远离苏区,转入完全没有群众基础,情况完全不了解的闽中德化等地,最终遭受全军覆没的厄运。多年后,曾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杨道明回忆道:闽赣苏区的干部大都是年轻人,只有20多岁,有勇气有决心,却缺乏经验,其领导成员中,在干部队伍的成分和素质上有很大问题。当时闽赣省范围内的地理形势是适合搞游击战的,而且群众基础也不错,如果不是王明路线的影响,在内部大搞肃反等“左”的一套,那么,几百名干部和部队则完全可以保留下来。③杨道明:《忆闽赣省苏区的后期斗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综合篇》,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676页。闽东在游击战争时期的肃反工作也过“左”,地方干部被冤杀者达30人,有2个县被弄得垮台④《中共中央组织部陈云同志与福建范式人同志谈话记录》(1941年8月20日于延安)。。这也从反面证明,实现干部地方化的重要性。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干部地方化的实现与否,对于革命的胜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干部地方化的主要实现途径和做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对于干部地方化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干部地方化能不能实现,如何才能实现呢?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的紧要问题。

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坚持过程来看,干部地方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大力提拔和使用本地干部

早在1934年10月8日,为了准备红军长征后游击战争的坚持,中共中央在给中央分局的训令中就提出要“派遣政治上坚定的当地干部,有些游击战争经验的干部去担负领导。”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中央分局的训令》(1934 年10月8日)。在长征前夕,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刘少奇就曾提出干部地方化的问题,可见他也认识到干部地方化对于游击战争坚持的重要性。

在红军长征后,为了坚持苏区的游击战争,实现战略转变,中央分局派出一批得力干部到各地去加强领导和开辟新区。赣粤边成立中共信(丰)(南)康赣(县)(南)雄特委(后改为赣粤边特委)和军分区,由曾长期在这个地区坚持斗争的李乐天任特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李尚奎为特委副书记;派原任过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张鼎丞回闽西领导游击战争。湘鄂赣省委在麦市河突围以后,总结经验教训,在精简机关,实现党政军一体化的同时,还要求哪个地方的干部回到哪个地方去。省委先后派出一批干部到万载、宜丰和宜春、萍乡边、修铜宜奉边、湘鄂边以及鄂东南的九宫山地区,建立外围支撑点。②谭启龙:《三落三起忆当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综合篇》,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866页。

这些领导干部回到自己家乡开展革命斗争,人地熟悉,有群众基础,能够稳定人心,鼓舞斗志,易于适应恶劣的斗争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争。如闽西干部群众听到张鼎丞回到闽西,纷纷奔走相告:“张主席回来了!”后来邓子恢、谭震林也回到闽西。广大干部有了主心骨,群众信心倍增,失去联系的都来找,这样把坚持游击战争的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都聚拢起来,实现了统一领导,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张鼎丞任主席,邓子恢任财政部长,谭震林任军事部长,领导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直至胜利。

同时强调使用本地干部。方方就明确讲到,所谓干部地方化是强调要使用本地干部,及改造外来干部使之地方化③方方:《三年游击战争》(1948年8月1日),《红旗飘飘》第18期。。闽西、浙南、赣粤边等游击区都十分注意这个问题,积极培养和重用当地干部领导群众斗争。闽西在干部路线方面,非常注意从工作中、斗争中培养大批新的干部,大胆地将忠实于党的路线而能冲破困难的新干部提拔起来。而且提出“要创造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干部”④《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闽西南目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决议》(1937年2月28日)。。

在浙闽边区,刘英提出要大胆与适时地创造大批当地干部,特别是有威望的干部,另方面要大胆信任这些干部去干⑤刘英:《坚持浙闽边三年斗争的回忆》(1940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浙南游击区》,解放军出版社, 1993年,第135页。。正因为如此,在坚持游击战过程中,一批地方干部在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如郑丹甫、周钦民、林辉山等,后来各自担负起了一个县的领导职务,郑丹甫被刘英称为“群众领袖”。省委还亲自培养了一批当地工农干部。培养了干部,使党的领导机关与党内外群众的关系就密切了。

闽东方面,霞鼎有许旺、周墩,宁德有阮英平,福寿有范式人,鼎平有郑宗毓等。而各地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中本地的干部就更多。

坚持湘鄂赣游击战争的傅秋涛是湖南平江人,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之一。坚持湘南游击战的不少指战员是酃县人,熟悉人情地理环境。鄂豫皖边区大力发展便衣队的形式,一般10人左右,由党和苏维埃的基层干部任队长和指导员,成为一支掌握武装的游击小分队,隐蔽在群众中开展工作。3年中,便衣队发展到大小100多个,遍布鄂豫皖边区20余县,对于发动群众,建立小块游击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干部不仅在感情上、语言上、生活习惯上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在当地武装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便于领导群众开展斗争。

(二)外来干部地方化

本地干部毕竟有限,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自身也存在局限,所以,为了做好革命工作还需要大量的外来干部,而且必须使外来干部地方化。地方化需要一个过程,要加强主观因素方面的努力,做到“外地干部要虚心向本地干部学习,热爱工作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他们打成一片,决心把工作地看成自己的家乡。”①方方:《三年游击战争》(1948年8月1日),《红旗飘飘》第18期。

当时在复杂而艰苦的环境下,特别注重干部的地方化,强调外来干部每到一个地方,都应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学习当地的语言,热爱当地的人民群众,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尊重地方的同志,提高自己的觉悟,以大局为重,搞好干部之间的团结,共同领导革命斗争。

有许多领导人不是当地人,但对于地方化方面做得很好。陈毅是四川人,但他作为红4军政治部主任,与毛泽东、朱德率红军从井冈山下来,转战赣南闽西开始,就一直在中央苏区的红色土地上领导武装斗争,后来还担任了江西军区司令员等职务,与苏区人民休戚与共,在干部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和号召力,他是外来干部地方化的典型代表。

叶飞是闽南人,而且出生在国外,但他到闽东后,努力使自己溶入当地人中,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来干部,对他都很信任。群众也是“没有一丝隔膜,把我们当自己人,成了我们的依靠”。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叶”,多年以后他回到闽东老区,老百姓还这样称呼他,显得极为亲密。特别是他能够依靠本地干部,依靠本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开展英勇斗争。大家都认为闽东革命是“土生土长的”。各小块根据地的领导人,都是本地的,如范式人、马立峰、詹如柏、许旺等。特别是闽东独立师,不少指战员都是闽东人,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

闽西的谭震林,虽然是湖南人,但他于1929年随毛泽东和红4军入闽,在闽西土地上奋战了多年,曾担任过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对闽西情况非常了解,对闽西群众领袖张鼎丞、邓子恢等人都很尊重,得到了群众的公认。正如张鼎丞所说:谭震林等同志,也是地方化了,所以完全得到了群众的信任。②张鼎丞:《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0页。

闽北的黄道、黄立贵,虽然不是当地人,但也是邻近闽北的赣东北人,而且他们很早就到了闽北领导革命斗争,黄道曾任闽北分区委书记、闽北军分区政治委员;黄立贵曾任闽北独立团团长、闽北独立师师长。他们长期率部转战在闽北的崇山峻岭间,情况非常熟悉,特别是对于群众关系特别好。

领导闽粤边游击战争的黄会聪、何鸣、何浚等人都是海南人,但长期坚持闽粤边的革命斗争,黄会聪因积劳成疾牺牲在这块土地上,后来何鸣任红3团政治委员、中共闽粤边特委代理书记,能联系群众,团结当地干部,所以当时在干部群众中“他的威信很高”③何浚等:《红军退漳后闽南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料汇编》(二)。。

还有陈丕显、粟裕、方方、高敬亭等,虽然不是当地人,但都较好地实现了地方化。

毛泽东曾经说过: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一个同农民的关系问题,是带历史性质、普遍性质的问题。④《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第207~208页。这很有见地,能不能实现干部地方化,归根结底是干部立场问题,能不能与农民站在同一个立场,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谋取利益,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本地干部虽然有联系群众的优势,但按照干部地方化的要求,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外来干部实现地方化则要做得更多。干部是否地方化,一个简单的检验办法,就是看他是不是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感情,是不是与干部群众打成了一片,能不能得到群众的公认和信任。一般来说,地方化干部要在当地工作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有群众观念,能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并且能领导群众进行坚决的革命斗争,深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三、干部地方化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得以胜利坚持的重要保证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因为实现了干部地方化,从而为游击战争的胜利坚持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是有利于以群众利益为重,实现战略转变,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正确的方针政策,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而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就必须认真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而实现干部地方化后,可以更真切地了解群众内心所思所想,得知他们最为迫切的要求,从而做到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实现战略转变,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及主力红军长征后,客观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要求及早实行战略转变,以利于游击战争的坚持。但有些领导人,没有顺应形势的变化和群众的要求,仍然不顾客观环境的变化,仍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苏区”,最后使革命和群众遭受重大的损失,这就是不顾群众利益而冲动蛮干的结果。而有些根据地的领导人,则能够听取群众的意见,从群众利益出发,较早提出转变斗争策略,从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放弃与敌人硬拼的做法,转入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从而既保存了自己,又坚持了革命斗争。转变方针政策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整个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开始红军游击队对于群众在敌人的淫威下应付的做法不理解,认为是“反水”,有的还予以打击。后来尊重群众的利益,实行了政策转变,允许群众应付敌人,可以做“白皮红心”,这样解除了群众的困扰,争取了群众,使红军游击队更加活动自如,受到拥护。

二是有利于紧密地联系群众。张鼎丞曾经讲过:干部地方化是保持党与群众联系的重要经验。①张鼎丞:《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第80页。这是他在革命时期特别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切身体验。地方干部与当地人民群众有天然的联系,在当地比较有威信和号召力,他们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很了解,对群众的心理想法感同身受,与群众接触多,谈得来,群众信任他们,能够把真实的情况向他们反映。只有做到干部地方化,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取得群众的真心支持。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得以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红军游击队取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从而赢得了民心,使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与当地群众建立了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红军游击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和舍身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千方百计解决红军游击队的生活困难。为了对付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采取串担装盐、青毛竹打通竹节内藏大米等多种办法,越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把粮食送到游击队手中。二是为红军游击队放哨和通风报信。红军游击队进村时,群众主动在村头村尾站岗放哨,一发现敌人来袭击,便发出“牛吃麦子啦”、“老鹰来啦”之类的警示暗号。畲族群众还把山歌编成暗语对唱给红军游击队递送情报;有的用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石头作暗号,使游击队“对敌人出发的时间、人数、路线都弄得一清二楚”,在最快的时间内捕捉战机。三是舍身保护红军游击队员。闽东游击区涌现出不少倾家荡产甚至流血牺牲支持和保护红军游击队的感人事迹。闽东大山无数的“红军洞”和“秘密寮”成为红军游击队的避难所和临时医院,掩护了众多的革命战士。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东被敌人杀害的畲族党员、干部、战士和群众5600多人,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

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红军游击队就连生存都有困难,更不要说坚持游击战争和取得巩固与发展。坚持闽赣边游击战争的钟民回忆道:开始时将地方干部和地方军事干部都集中在作为主要根据地的铜钵山,而未分散到各地去生根坚持,后来这些干部都牺牲了。于是游击队到达各地总找不到地方干部,很难与群众取得联系,吃饭都感到困难……没有群众,就没有饭吃,没有立足之地,就无法坚持革命的行动。后来是从群众中找到过去的地方干部,重新建立了地方组织,逐渐与群众增加和扩大联系的范围,这样给养才逐渐有办法了。②《钟民关于闽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总结》(1945年8 月9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赣边游击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第75~78页。

在初期,浙南由粟裕带领挺进师到顺、遂、龙地区游击,因为缺乏本地干部,群众不敢接触他们,部队常常几天吃不上一餐饱饭,睡不到一个安稳觉,就那样转战一个多月,没能在那块地区落脚打游击,部队非常疲劳,人员也损失了1/3①陈挺:《闽东三年游击战争亲历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东游击区》,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第138页。。有时连一个向导也不容易找到,筹措粮食给养更是困难。所以在游击战争中,注意做群众工作,了解群众的疾苦,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学习一些浙南方言,积累了一些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经验,这些对于开辟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很有作用。②粟裕:《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综合篇》,第787页。

三是有利于增进干部之间的团结,消除矛盾和分歧,统一思想,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

干部之间能不能团结,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这是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干部地方化,有利于消除彼此的隔阂和矛盾,形成外来干部尊重和团结本地干部,本地干部也尊重外来干部,使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能够彼此互为补充,发挥各自的长处,同心协力地干好革命工作的氛围。也有利于干部之间的团结,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更好地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皖浙赣边游击根据地,李步新等在泾县活动时,一度内忧外患,情况很不好。于是从团结出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部队教育,主动团结地方干部,同时加强地方干部思想教育,关心爱护部队。加强地方干部和部队的团结一致,才能打击敌人,坚持斗争的教育。经过处理和教育,关系得到改善。③《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综合篇》,第770页。闽赣边游击区就存在着本地与外来干部之间闹宗派的情况,不但不团结,甚至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四是有利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开辟新区,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游击战术。

当时闽赣边原系中央苏区的中心区,所以遭受国民党军“围剿”特别厉害,红军游击队受到极大伤亡,坚持非常困难。后来从地方干部那里学到了在山上搭棚子的办法,终于解决了住宿的问题。在工作上采取逐步发展的方式,首先找到准备发展地区的地方干部,其次就是选择部队中与那个地区的群众或地方干部相识者,派到那个地区去工作,在群众掩护之下,逐渐开始工作。最后再继续派人去之外,再派较多部队去活动。④《钟民关于闽赣边三年游击战争的总结》(1945年8 月9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赣边游击区》,第79页。于是新区就开辟起来的。

闽东游击区在开辟新区时也是部队行动与地方工作相配合,地方干部随军队到一个新村子,在那里住上一二夜,首先找贫雇农,培养一批贫雇农骨干,交待他们任务后就走了。第二次到达时,进行检查工作,发展党员,成立支部,建立区委,给一些枪成立游击队,再由他们波浪式地向外发展,建立小块根据地。⑤范式人:《回忆闽东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闽东游击区》,第109页。

浙南游击战争初期,由于部队缺乏游击战争经验,又不熟悉当地方言与民俗,困难重重。后来总结经验,改变斗争方式,特别是大力加强地方工作,赢得当地群众广泛支持,才打开了局面。粟裕率部队进入浙西南时,利用当地青帮首领,如陈凤山、卢子敬等,起了依托作用。后来这些人大部分参加了革命,有的还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地区后的第一批地方党员和干部。⑥粟裕:《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综合篇》,第786页。从而对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和坚持起了很大作用。

三年游击战时期,红军游击队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摸索出适应本地游击区特点的游击战术,如闽西创造的“散兵群”战术;闽北的整套“走、藏、打”战术、闽东的“狡兔三窟”战术、鄂豫皖边的“四打四不打”战术以及各地的“大游小击”、“围城打援”、“化装袭击”、“反其道而行之”、“竹子战”、“石头战”等等,都是取得游击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干部地方化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革命是在农村广阔、农民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进行的革命,所以必须处理好干部问题,实现干部地方化,才能充分发挥外地干部和地方干部的作用,使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更大的胜利。

(本文作者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福州 350003)

(责任编辑 刘学礼)

Localization of Cadres and the Successful Persistence in the Three-Year Guerrilla Warfare in the South

Wang Shengze

D231;D262.3

A

1003-3815(2010)-03-117-07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闽西游击队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
鄂豫陕边的游击战争
高敬亭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