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风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外语教学部,北京 100048)
关于反思性外语教学运作的探讨*
周风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外语教学部,北京 100048)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的思考、分析和评价,它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超越自我,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自我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它带给教师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和教育理念,突出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情景性、反馈性及时效性。
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也在于教师。因此,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改革和教师教育的改革。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与旧的相比在教学管理部分特别细化了教师管理和教师培训的内容:“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1]
近年来,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反思性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注重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最终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将反思性教学引入我国外语课堂是提高外语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自我发展的一种新途径,符合我国国情。
反思是美国教育学家 Dewey于 1933年在How We Think一书中提出的反思性思维概念,后经另一位美国思想家 Schon的发展,在其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中正式提出。Schon对传统技术理性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能够促使从业者 (包括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动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完善。[2]自此传统技术理性的教师培训模式逐渐被以“反思性实践”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所取代,赋予教师自我教育、自主决策的责任与权利,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基于岗位、基于学校、基于具体情境,与解决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受到重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在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中受到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 Posner)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 =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3]这表明反思批判对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熊川武提出反思性教学指的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4]其特征是突出教学的主动性、情景性、反馈性及实效性。
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反思模式是发挥教师主体地位的模式,其核心是教师的自我发展。“反思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师模式的一种挑战。它倡导的是一种开放的心志,一种健康的自我怀疑、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精神;反对盲从和僵化。它带给教师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教师成长的主要标志是教师自我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形成,即教师具有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作为观察和思考对象,并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能力。反思性教学使教师成为反思者,注重教师的终身教育,因此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加者是反思性教学首先要考虑的要素,它包括 3个方面。
要根据教师的特点考虑这样一些变量:从认知角度看,有反思者的知识基础、元认知水平、探究能力等;从非认知角度看,有反思者的责任心、进取心、开放态度等。考虑上述因素,有助于对我们确定适当的反思性教学目标、任务难度和合理评价反思的效果。超越教师发展水平、忽视教师个人需要和专业基础的反思性教学不可能成功。
“反思”若只在教学主体——教师中得到应用,虽然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但如果教学客体仍停留在机械、被动的接受教育的话,其作用必然要打大折扣,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育的功能。只有当“反思”在教学客体上也得到应用时,即学生既具有开放性思维又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主动对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反思,两者相辅相成,互动互补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反思不仅是教师的自我审视和自省,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型的,是同事、管理者,或是来自校外的教师培训者或专业研究者等间的相互切磋。它是个人实践的升华,更是集体合作智慧的凝聚 .没有合作与指导的反思犹如黑暗中的独行,偏离方向却浑然不知 .
外语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涉及面较多、较广的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在客观上与多种职责的履行和多种任务的完成紧密相关;在主观上与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依赖的自身的知识、能力、态度和具体采取的行为、策略、方式方法紧密相连,因此,外语教师反思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而且,主客观两方面的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交错和影响,又决定了反思内容具有关联性的特点。
一般主要从以下 4个方面进行反思。
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认知的方法,语言学习/习得的心理过程,习得的顺序等都值得外语教师反思和研究。做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学习环境、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广泛的反思,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教师的教学信念是通过一定时期后渐渐建立起来的。不同的人由于其不同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的经历,其教学信念的基础也不同,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反思教学信念并不是要教师轻易地改变原有的教学信念,而是要反思从主、客观两个维度对自己的实际教学的影响,认清哪些是积极的,哪些又是消极的,只有明白了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才能为反思后的自我发展找到支点。
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往往是最具体的。反思自身行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外语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使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位置成为过去,另一方面又使教师的角色更富挑战性,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是学生需求的分析者、学习行为的研究者、学习的督导者、学生的顾问/指导者、课堂的管理者、课堂活动的组织及参与者。这一切都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客观上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教学的决策是教学行为的前奏,也是教师要反思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常教师的教学决策分为三个过程/阶段,即:策划性阶段 (planning decision)、互动性阶段 (interactive decision)和评估性阶段 (Evaluating decision),它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好的教学决策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反思能尽一步完善这一过程。
对教学的反思主要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验证新方法的过程。
反省思维过程始于问题觉察和困惑的出现。外语教师要进行反思性教学首先要分析教学现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和明确问题情境。在此阶段,教师主要是接收新信息,如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教学经验、各种教学理论的学习等。教师一旦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反思就开始了。
问题明确以后,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总体特征,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该问题的一般框架,同时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之有关的信息。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反思自身,其中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后,教师要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思考驱动自己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特别是与自己在教学中采用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问题,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旦对问题情景形成明确的框架,教师便可以建立各种假设,以解释情景和指导行动,并制定新的实施方案,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在深思行动的各种效果后,教师便可以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并观察其过程和效果,同时予以调整,使行动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
在此阶段,外语教师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比较,考虑其可能的后果,从中择优实施,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以上阶段中形成的概括、行动和假设,以及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内容,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因而教学反思过程也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
反思性外语教学离不开对课堂教学事件的关注与探究,而探究的内容与方式则是反思性教学的基础。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课堂上的感觉和经验是不能获得对自己教学行动的准确反思的。教师需要从自己的行动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实际证据,所取得的证据就是反思的对象,取得证据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那么,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取证呢?
教学日志是教师对当堂或当天语言教学所作的对具体的教学问题的亲身感受和体会的书面记录。它能提醒教师注意教学失败之处,发扬教学成功之处,从而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效果、动机等产生新的见解。学习日记可以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记录,也可以是学生对某一堂课、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单元的学习心得。教学日志和学习日记贵在坚持,它能为师生反思性教学提供最直接的、第一手的材料。
这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或同头课教师为单位,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不同,不是教学的检查、评价,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进行集体反思,单个的主体内省反思,难免模糊、狭隘和不够深入,而在团体内与他人进行集体反思时,则可以启发个人的思维,激起多维而又深层的思考。反思性教学注重开放、合作的环境创设,达到个体互相促进、团体共同发展的理想效果。
在教师所面临的所有教育任务中,了解学生们头脑中的想法是最为棘手的。学生常常出于种种考虑不愿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使教师难以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教师须选择有效的方式争取获得学生反馈。可以采用批判事件调查表、学习日志、访谈、自我评价表等形式,帮助教师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感受的有关信息,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
观看和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教师培养自我意识能力的手段之一。因为,教学是教师独立地、自觉地从事教学和管理自己的实践活动。观看课堂教学录像,能详尽反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触发教师反思性思考,总结教学行为的成功与不足,也可以从同行的教学录像中得到一些启示和灵感,反思自己的弱点,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日记形式相比,录像扩大了教师反思的空间。观看录像,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更直观地了解,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或围绕某一方面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可请专家学者或教研人员介入,采用教学研讨会、案例研究、教学录相讨论、微观教学等方式。但要注意,专业人员与教师们的合作,不是“接管”教师的具体问题,为其提出解决的策略,而是借助于教师在具体教学研讨活动中的“表现”及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教学研讨活动中的“表达”,来判断教师原有的经验和水平,梳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在此基础上,专业人员可提出针对性、促进性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反思性教学需要良好的环境,它不是仅仅靠教师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望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所在学校或专业组织的支持。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虽然是由每个个体来完成的,但如果不被广泛的认同,呈现的只是极个别的“另类”,那么不仅势单力薄,难成气候,甚至这些先行者可能因缺乏响应者和支持者而丧失信心。只有实现群体效应,才能有效地推动其发展。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反思性教学”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还需要有更多的理论、方法作支撑,虽然每个实践个体也需自我摸索、自我总结,但专业的研究会启迪实践个体进行有效的探索,相当程度地减少无效的劳动,缩短试验过程,专业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有利于“反思性教学”的推广。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终身教育的社会,教师的作用和角色必然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启迪者和鼓励者,更重要的还应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外语教师职后培训不是一种简单的外语进修,也不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的灌输,应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为中的科研,把反思主动地内化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实践能力。
教学管理组织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鼓励“百家争鸣”,激发教师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惟有如此,“反思性教学”才会有适宜的生存土壤。此外,教学组织管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决定了对“反思性教学”是鼓励还是抑制。如果仅是将学生的应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教师为了顺应评价标准,必然不敢冒险进行新的尝试,墨守成规大行其道“,反思性教学”则如同无源之水,只会停留在理论上。
是否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便捷的信息渠道、必要的设施和工具,乃至活动场所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反思活动的成效。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外语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的可行途径,在教育领域越来越被重视,并得到一定的认同。但由于“反思性教学”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不久,其实践活动多是单个教学个体自发性的探索,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针对性的理论研究亦不够成熟,仍有待进一步的开拓。
[1]http://www.edu.cn/20040120/3097997.shtml.
[2]Schon,D.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New York:Basic Books Inc.1983.
[3]张立昌 .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 [J].教育研究,2001,(12):17—21.
[4]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 [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张乐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教育探索 [J].教育探索,2006,(5).
[6]刘加霞,申继亮 .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 [J].比较教育研究,2005,(11).
[7]刘银花 .对教育教学行为的理性反思 [J].上海教育科研,2006,(8).
[8]何善亮 .美国科学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及启示 [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9]吴全华 .教师反思时认知冲突的生成途径 [J].教师教育研究,2006,(7).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flectiv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ZHOU Fengyan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100048,China)
The reflective teachingmeans teachers conduct ponder,analyze and evaluat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It can enhance teachers to promote their quality and upgrade themselves constantly to beyond-self.It is a new way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lfdevelopment of teachers.The theory research of reflectiv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not yet been systematic in China.This prel iminary studywill explore the specific mode of operation of reflectiv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lective teaching;teacher of foreign language;vocational development
G434
A
1673-2375(2010)01-0111-05
2009-09-12
周风燕 (1971—)女,山东莘县人,硕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外语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责任编辑:文 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