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产融结合之动机

2010-02-15 22:17:03董月超
中国石油企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产融金融企业

□ 文/董月超

国内企业产融结合之动机

□ 文/董月超

产融结合,就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通过一定的经济途径和方式、以经济利益为轴心、实现有机结合的一种机制、制度安排。

产融结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目前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所谓产融结合,就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通过一定的经济途径和方式、以经济利益为轴心、实现有机结合的一种机制、制度安排,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安排不一定必须有产权关系。这种经济机制或制度安排,随着宏观经济制度、金融制度的变迁和社会法律体系的调整以及企业制度的完善,其内涵不断丰富、调整与发展。产融结合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普遍,并且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是现代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股权渗透来实现产融结合。在产融结合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均有,为什么国内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呢?本文对我国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分析如下:

政策松动

出于金融企业自身系统风险等原因考虑,我国官方无论是金融监管机构还是产业监管机构都对产融结合一直持谨慎态度,官方发布的《2006年金融稳定报告》中曾明确提出,不支持产业集团直接或间接控股金融企业。在国内有意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大部分是资本雄厚、资金流充裕、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高、经营规范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但是从全球领域看,产融结合是大势所趋。统计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融结合的战略行为。国内像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化、中国海油、中国移动等特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在实际行动中进行了产融结合。事实逼迫着各方监管者改变思路,重新审视产融结合。

根据对国内外现实形势的分析,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的国务院国资委的态度近期已有所改变,在充分肯定产融结合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审慎提出了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经营要围绕自身的发展规划,更好地为集团内企业服务,同时要培养一支懂金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要求。显然这对于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是一个利好消息,大大刺激了大型国企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神经。

趋利性

趋利性是我国产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最重要最直接原因。由于我国金融业长期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这些企业一直能够获得高于一般行业的丰厚收益。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原理,金融企业较高的利润率必然吸引产业资本,实现产融结合。在金融企业丰厚的利润对产业集团充满了诱惑力的同时,由于利润和资产规模作为国资委重点考核指标,而产业集团实现有产权关系的产融结合对这两项指标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因此我国的产业集团在实现产融结合时往往会利用产权关系而不是非产权关系的战略同盟关系。

从像中国海油、宝钢、中化等试水金融产业的国内其他企业集团来看,“趋利”也确实是其首选。以中国海油为例,2007年其金融产业利润近34亿元,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也从2006年的1%上升到了6%。

资本运营

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一般都具有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资产规模大且庞杂,成员企业地域跨度广,受多重多方甚至是不同法系同时监管,法人层级多等特点。该类企业内部进行产业布局、优化,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进行资产结构战略调整特别是存量资产结构调整,除了发挥行政职能外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必须利用和发挥资本的聚集和放大效应,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可以说,获得与自身规模相匹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建立自己的金融平台是产业集团发展的客观需要。

国际化经营

WTO 的加入以及国家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使得产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需要。

首先从产业集团的扩张史看,扩张背后都有金融机构的支持,没有金融支持的扩张是低效、缓慢、高成本的扩张,往往会栽跟头,会以失败而告终。在国际市场上,产业巨头和金融巨头的协作关系相对紧凑,由于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布局程度不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不足,产业巨头的需求往往难以满足。我国产业集团若要实现“走出去”战略,就必须获得能全力帮助自己扩张的金融支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对内产业重新布局和结构战略调整,对外获取新资源,以及抵御资源获得和重置时的产业风险。产业集团只有在资本市场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才能影响资源配置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在深层次上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并共同作用于公司价值,促使产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产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还有一点考虑,就是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衍生品,虽然起不到融资功能,但是它却提供了与融资功能密不可分的风险管理经验。产业集团若有自己的金融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熟悉这个领域风险管理经验的优势来进行融资管理,甚至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下属金融企业的金融衍生品。

协同效应

产业集团往往会利用自己控制的金融平台,将金融业当作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或“提款机”以实现“金融疏通血液,产业提供利润”的良性循环,发挥协同效应,提高资产回报率。

通过产融结合,第一,产业集团可以建立统一的金融平台,使各金融业务之间及金融业务和主营业务之间形成业务互补,实现业务扩展和内部资源的整合;第二,产业集团通过参与金融业,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同时通过金融机构可以很好的进行企业的并购、重组及风险的转移,迅速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产业集团拥有庞大资金需求及现金流,金融业可以成为连接其各大业务的重要环节,促进产销的顺利进行,并且获取金融行业的高额利润,提高企业的资产回报率。

提高管理水平

产融结合有利于推进产业集团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由于金融企业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与传统产业集团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因此产融结合对于产业集团的公司治理会提出新要求,能够促进产业集团在企业管理方面既重新审视已有管理模式,特别是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同时也会综合考虑产融结合特点,这将在客观上促进产业集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产融结合以后,产业企业和金融企业可以相互学习和监督,以便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昆仑银行

猜你喜欢
产融金融企业
财务公司: 推进产融协同 做实以融促产
经营者(2024年1期)2024-03-19 02:03:04
金融监管新形势下城投公司产融结合路径探讨
品牌研究(2022年12期)2022-11-24 00:46:13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产融结合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基于商业信用的证据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产融结合进程、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
财经论丛(2017年6期)2017-03-24 21: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