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胜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胡国胜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纪念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借助纪念对象保存历史记忆、借助纪念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助纪念契机进行政治动员,发挥出了纪念活动的独特功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果。为以后中共领导开展纪念活动提供参照和借鉴。
中共;纪念活动;基本功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寄予很高的期望,然而很多群众对中共及其路线方针政策还不怎么熟悉。为了让广大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中共通过了一系列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其中,开展纪念活动是一种十分有效且隆重热烈的宣传方式。建国初期的几年里,中共借助纪念契机通过媒体宣传和组织动员等形式,在保存历史记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进行社会动员等方面发挥出了纪念活动的独特功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所有开头都包含回忆因素。当一个社会群体齐心协力地开始另起炉灶时,尤其如此。”[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很多就是为了缅怀革命先辈,回顾革命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从而保存历史记忆。建国之初,中共刚刚取得国家政权,那些在革命过程牺牲并作出重大历史贡献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是人们首先想到并缅怀的人,是历史必须要记住的人,也是激励后辈努力奋斗建设国家的宝贵精神资源。1949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纪念白求恩大夫逝世十周年活动。过去与白求恩共同战斗过的单位和人以及全国医药界等都通过不同途径表达对白求恩及其英雄事迹的回忆和怀念。鲁迅、孙中山、冼星海、瞿秋白、左权等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革命烈士的纪念主要的就是让后人不要忘记前人为革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学习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建国后,对于在革命中牺牲的党的卓越领导人,一般都会进行一系列纪念活动,突出体现在对其悼念与回忆上。如1950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杨之华《瞿秋白和农民——纪念秋白殉难十五周年》、李伯钊《回忆瞿秋白同志》、王惠之《悼瞿秋白同志》等一些关于瞿秋白逝世十五周年的纪念文章,同时也刊登了瞿秋白同志的遗像以及他的墨宝。拉近了广大人民群众与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之间的距离。195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纪念左权将军,如朱德撰写的左权同志及晋冀鲁豫革命烈士挽词,刘伯承的《纪念左权同志》,谢觉哉的《左权同志精神不死》,罗瑞卿的《怀念左权同志》等。从不同侧面来记述左权的丰功伟绩,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真实的少为人知的革命先烈。对于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本质上就是利用特定的时空条件,营造特殊的庄严神圣氛围,并借助这种规定的纪念安排,在完成对先烈生平追忆与精神提炼的同时,通过对其的纪念实现对全体国民的心理暗示与精神引导,铸就和塑造一种足以感化现实和馈赠后世的具有范式价值和普世意义的榜样。
同时,对于革命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七七”、“一二·九”、“一二·一”、“二七”、“五四”等的纪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向人们展现当时历史场景,回归历史现场,辨别历史真伪,加强历史教育,从而保存历史记忆。重要历史事件就是指过去发生的,对当时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且对现世具有引导、教育或警示作用,因而对其进行纪念本身就具有教育、引导或警示意义。“七七”这一符号,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既是苦难,也是奋起的象征。对于它的纪念,就是让民众不要忘记历史,时刻谨记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亡时的情景。建国以后,虽然“七七”不再具有抗日战争时期那种的政治动员力量,但在教育民众、谨记历史、以史为鉴方面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950年7月,首都人民隆重集会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十三周年,同时,全国各地集会纪念“七七”,齐心拥护和平,反对侵略。“一二·一”、“一二·九”、“九·一八”尽管只是过去历史事件爆发的时间,但由于事件爆发的历史意义远胜过事件本身,因而对其时间的纪念则成为一种号召、一种警世、一种政治象征符号。此外,建国后,中共在重要历史人物所在地或牺牲地以及事件发生地等筹建许多纪念设施,如纪念故居、纪念馆、纪念碑等,通过纪念设施使得一些历史记忆得到永久保存。因而,一个个纪念对象,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
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通过(或多或少是仪式性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2]不断的纪念使过去的历史得以保存,同时也是不断储存文化的一种途径,是刺激重新构筑认同的工具。“纪念仪式由于这样一个事实而不同于其他所有仪式:它们明确涉指原型人物和事件,无论人们把这些理解为历史存在还是神话存在;由于这个事实,这类仪式另一个特征,而且是它们独具的特色。我们可以把这个特征描述为仪式重演特征,它对于塑造社群记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质”[3]。记忆需要重复,重复强化记忆。然而,要想让纪念活动对参加者起作用,要想通过不断重复性的纪念活动来说服他们,就不能仅仅把他们带入某一历史场景,而是要他们在这样的历史场景中掌握其精神要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通过对革命过程中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赋予它们国家政治符号的价值,进而重构着民间社会关于国家形象的想象,而这种被重构了的想象又在影响着他们对于“国家历史”的记忆,进而重建着对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合法性认同。
建国之初,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首先必须让民众知晓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因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十月革命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纪念,凭借纪念内容,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从而为民众提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素材以及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
对于马克思的纪念,主要是其诞辰和忌辰的纪念。195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七十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纪念马克思逝世七十周年》,同时也发表了苏联的阿·李赫拉特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生命活力》、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格拉塞尔的文章《马克思的工作方法》以及王南的《〈马克思学说地历史命运〉读后》等纪念文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了马克思忌辰纪念的主要内容。1953年4月22日,中央在《关于马克思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纪念及宣传办法的通知》中指出:“我国党内外对马克思生平事业了解者不多,应在这一天作适当的宣传。”[4]纪念内容主要是在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举行纪念的讲演会,“讲演内容可简要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及马恩的学说,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学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及胜利,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我们应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5]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举办“以马克思著作、图片及关于马克思的艺术品为内容”的展览会。通过场景布置和现场营造,以及全国媒体渲染,使得马克思诞辰纪念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载体。
建国后中共对于列宁的诞辰和忌辰纪念规模宏大、隆重热烈,几乎每年都举行规模不等的纪念活动。1950年1月21日是列宁逝世二十六周年的日子,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对列宁的纪念活动。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1月21至22日,版面全是对列宁的纪念文章、图片、新闻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列宁纪念活动的报道。《人民日报》当天发表了斯大林的文章《学习列宁——在纪念列宁逝世一周年给苏联〈工人报〉的信》,同时也发表了郭沫若的《光荣属于列宁》,吴玉章的《纪念列宁》,钱俊瑞的《列宁——不朽的领袖、导师和朋友——为纪念列宁逝世二十六周年而作》等一系列的纪念文章。在忌辰纪念上规模宏大的一次是1954年1月20日,中共中央举行了纪念列宁逝世三十周年大会。刘少奇在会上指出:“在中国目前过渡时期中,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对于我们是完全适用的。毛泽东同志最近所规定的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按照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运用列宁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而提出的。”[6]《人民日报》当天发表社论《纪念列宁,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社论指出:“我们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及全世界进步人类一起,都纪念他的永垂不朽的革命事业及其对人类无可估量的伟大贡献。列宁的名字已成为新世界的象征,已成为全世界进步人类在争取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斗争中最辉煌的旗帜。”[7]《人民日报》发表朱德的纪念文章《列宁主义是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旗帜——纪念列宁逝世三十周年(为〈真理报〉而作)》。此外,中共中央各中央局、分局隆重集会纪念列宁逝世三十周年,各地纪念会都由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主持,参加纪念会的有:当地中共党委、人民政府、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和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各界群众代表,在有些城市邀请了当地苏联领事及帮助我国建设的苏联专家。通过一系列对列宁的纪念活动,树立起列宁的象征符号,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在列宁诞辰纪念上,同样突出对列宁主义的学习宣传上。1950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八十周年的日子。《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纪念列宁,学习国际主义》,同时刊登了列宁在不同时期的照片。此时,在整个全国学苏留苏运动的大背景下,对于列宁诞辰忌辰纪念活动显得尤为热烈和隆重。纪念列宁就是学习列宁主义思想和其英雄事迹。每年纪念列宁,各出版社、书店等文化单位都会推出各种列宁的翻译作品、电影、论述、传记、文集选集等文献资料,是普及推广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最佳时机。1955年3月10日,中央在《关于列宁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办法的通知》中指出:“北京和各地报刊应刊载论述列宁关于中国革命、关于党的建设、关于过渡时期党的领导、关于国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联盟、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论文,并应根据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着重刊载联系实际的阐述列宁思想的通俗论文。”[8]因而,中共借助列宁的诞辰忌辰纪念,学习宣传列宁主义的思想,广泛进行马列主义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此外,对于斯大林的纪念活动也存在着同样的功能。1955年2月25日,中央在《关于纪念斯大林逝世二周年的通知》中指出:“各地报刊可于三月五日刊登纪念斯大林同志的文章,着重说明学习和宣传马、恩、列、斯学说的伟大意义,并同目前各地正准备开始在广大人民和党员中、在知识分子中和干部中、在学术和文化各个领域中进行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为实现党的总路线而斗争的任务联系起来。”[9]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初的几年里,每年都会举行大规模十月革命节的纪念活动。对于十月革命的纪念固然与中苏两党的“亲缘”关系有着直接联系,主要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想通过对十月革命纪念这一途径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法化认同。因而,建国初期,对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尤其频繁,且规模较大。如1949年11月7日,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局势尚未完全稳定,中共中央就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三十二周年的大会,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其纪念的重视。刘少奇在大会指出:“中国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也和苏联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一样,它是极大地加强和扩大了‘世界革命继续发展过程的强大基础’。”[10]赋予了中国革命以很高的地位,提高了中国革命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对于十月革命节的纪念主要目的还是借助十月革命纪念,总结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1953年10月17日,中央在《关于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三十六周年的通知》中指出:“宣传内容着重阐明苏联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所作伟大的全面的长期的无私的援助,号召人民群众认真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苏联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表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11]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此外,中共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纪念为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52年4月16日,中央宣传部在《关于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的通知》中就提出要借助纪念,“借以宣传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并批评文艺界中存在着的许多错误思想”,“各地报纸和文艺刊物亦应组织纪念文章,宣传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12]等。这样的纪念目标主要就是为了宣传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七一”纪念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次重要的表达渠道。如1951年7月1日,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发出通知:我们决定在《毛泽东选集》出版之前,先选择毛泽东同志从1926年以来所写的几十篇最重要著作,除篇幅很长的须出单行本外,从今天起在《人民日报》陆续发表。[13]当天,发表了毛泽东1926年3月所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因此,通过学习宣传的扩展,引起了党内外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广泛热情,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在今后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的觉悟和信心。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在政治秩序的生成、再造、反复确认、强化,特别是在政治认同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十月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纪念日的纪念,借助纪念内容,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广大民众的思想认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苏区宣传鼓动工作决议》中指出:“一切纪念节在苏区都应该是广大的宣传鼓动的日子。”[14]因此,借助纪念进行政治动员成了中共开展纪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目的。列宁曾经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15]。民主革命时期“七一”纪念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革命之需,借助纪念活动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动员。新中国建立后,革命让位于建设,最需的就是要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家建设。因而,中共借助纪念活动契机,结合现实发展,进行学习和建设动员活动。每当纪念时,中央都会发出纪念口号、纪念宣传办法、纪念指示等,通过发动群众进行各种政治动员。
“五一”纪念突出的是动员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954年4月10日,中央在《关于“五一”节宣传要点和纪念办法的通知》中就提出:“为着进一步地教育全国人民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的局势,进一步地动员全国人民发扬团结一致、英勇劳动、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争取胜利完成国家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各地党委应在‘五一’节前后组织报告员、宣传员和一切宣传力量向全体干部和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一次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宣传。”[16]建国后,借助“五一”纪念契机,动员工人群众,发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精神,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
“七一”纪念是动员全党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全国经济建设。1952年6月6日,中央在《关于纪念党的三十一周年办法的通知》中指出纪念内容主要有:“动员全党注意和学习经济工作,号召党员带头搞好工业农业及其他方面的增产节约运动,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好准备工作。”“动员全体党员加强理论学习,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并有步骤地建立起正规的学习制度。”[17]除了在全党进行学习和经济建设的政治动员外,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在‘七一’前后,可组织党的报告员、宣传员到群众中去,结合纪念‘七一’,进行巩固‘三反’‘五反’运动成果,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宣传。”[18]建国以后,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七一”纪念开始为经济建设服务,反映在纪念活动上就是进行动员全党及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
“八一”纪念则是动员全军进行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运动以及加强国防建设、做好经济工作等。195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关于庆祝八一的口号》中就指出要“制定庆祝八一建军节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大会标语口号”的指示,如“全国军民为准备解放台湾、西藏而奋斗”、“反对美国侵略台湾”、“反对美国进攻朝鲜”、“亚洲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亚洲事务”™[19]等战斗性的标语口号,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动员力。1952年7月5日,中央在《关于纪念“八一”二十五周年的通知》中指出:“应根据当前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任务对全军进行教育”,“动员加紧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学习军事技术,以加速现代化国防军的建设”,“同时动员做好经济建设工作”[20]等。因此,“八一”纪念也成了动员全军进行革命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契机。
“十一”国庆纪念就是为了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国家建设。建国初的头几年里,每年都会举行大规模国庆游行示威,汇报一年来国家建设成就,通过声势浩大的国庆游行示威,展现国家力量,增强全国人民建设祖国的信心。此外,由于现实发展之需,还为了完成当前任务进行各种政治动员。如1950年9月 8日,中央在《关于国庆纪念办法的规定》中就指出“北京及各大行政区中心城市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示威。各省会及其他重要城市举行群众游行示威”的规定,并规定了基本口号,如“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解放台湾!解放西藏”、“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等战斗性口号。同时,要求“在纪念论文中应着重指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力量的强大,号召声援朝鲜人民,并警告美帝国主义战争挑拨者”[21]等。
此外,中共还借助一些与现实发展紧密相关的事件的纪念契机,进行政治动员,为完成当前任务服务。如1952年10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在《关于纪念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的宣传指示》中指出:“际此伟大的战斗节日,总政治部决定在我全军普遍进行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政治动员,务使全体同志深刻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继续加强这一斗争的严重意义。”[22]
总之,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各种纪念,结合现实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出纪念活动的特有功能,为以后中共领导开展纪念活动提供了借鉴。
[1][2][3][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0,70.
[4][5][8][9][11][12][16][17][18][19][20][21][22]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第3卷)[G].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549,549,930,916,587,348,752,371,372,100-101,382,116-117,450.
[6]刘少奇年谱(一八九八—一九六九)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19.
[7]纪念列宁,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N].人民日报,1954-01-22(1).
[10]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37.
[13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通知 [N].人民日报,1951-07-01(5).
[14]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第1卷)[G].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996.
[15]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44.
(责任编辑 杨黎源)
D61
A
1008-4479(2010)02-0015-05
2009-12-04
胡国胜,男,(1978年-),安徽肥西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