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逻辑及其路径选择*

2010-02-15 15:22张秀芹黄明理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

张秀芹 黄明理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8)

自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来,如今,国内学界掀起了研究热潮,有了广泛的参与度,这无疑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问题上,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在逻辑关系认识不足,这必然影响到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解度和认同度,削弱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逻辑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前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不简单地就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性或操作性方面的问题,还必须从“学习型组织”、马克思主义魅力和生命力、执政党的使命性目标和素质性目标等角度挖掘并展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逻辑,探索其实现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逻辑延伸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概念是由“学习型政党”发展而来,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而对学习型政党在性质、方向和目标等方面进行明确界定的结果。而学习型政党又是将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组织建设的结果。所谓学习型组织,一般指通过营造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其突出特色在于组织具有明确的共同愿景,实现学习与管理科学化。实践表明,学习型组织顺应了以知识经济为时代特征的现代管理理论,融合了东西方管理思想,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组织和个人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组织和个人的柔性竞争能力。它一问世,尤其在企业管理领域,立刻得到人们青睐和追捧。

学习型社会,即形成学习全民化、终身化的社会,目的在于促进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上针对我国进入21世纪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号召。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又再次提出,学习型社会既是一个战略观念,也是一个建设目标。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组织逻辑扩展,是“学习型”理念的社会化和普遍化,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形态。所谓“学习型”,关键在“型”上,它不是为一时的兴致或一时的实用而形成的临时性学习,而是一种常态学习,是一种制度、组织、团体意义上的互动学习系统,是一种以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组织是个人学习提升的一种平台,也是一种组织保障。个人通过学习而不断成长,组织通过学习而不断壮大,社会借助个人的成长和组织的壮大而保持活力,因此,学习型社会实现了个人、组织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

如果说学习型组织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的需要,那么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更是适应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此背景之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是题中切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政党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逻辑延伸。它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以什么样形式学习效果最佳的问题。相对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而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规定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执政党是学习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既是学习的主要对象,又是执政党性质的体现。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原因在于执政党除了要回应时代共同的问题之外,还潜存着执政危机意识。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处于话语霸权地位的时代,西方以“唯我正统,他人皆是异教”的思维模式,屡屡向我国提出执政合法性问题,推广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三权分立、新自由主义等。国内少数人受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甘愿充当其“传教士”,跟着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图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党自然存在自己的问题,但问题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可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加强执政党队伍建设一项强有力的措施。

无论是学习型组织还是学习型社会,其基本精神是学习,但不同于一般学习,前者更强调学习终身化,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的互动关系。从应然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应秉承这种精神,并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的理念设计成一种制度。中国共产党是先进阶级的代表,它的“学习”,更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超越和提升,以组织形式强化学习、督促学习,使党组织在思想、作风、队伍和活动机制建设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

二、马克思主义魅力和生命力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治的内在根据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魅力和生命力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治的内在根据和前提,它解决了学习什么问题。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生命力在理论上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结合,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展现了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观的魅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其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中国经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发展,形成了“中国模式”;其二,“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何时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何时就能取得成功,相反,必导致其失败”;[1]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海啸”从反面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代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既保持了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又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在坚持中运用,在运用中发展,确保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2]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本质特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科学理论武装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共同的理想目标、共同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

当下,马克思主义被“冷漠化”、“悬空化”,甚至被“污名化”。在政界,有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或纯粹把信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仕途升迁的奠基石。从最近多发的社会冲突事件(如“躲猫猫”事件)中不难看出,一些党员干部表率作用的负面性和证伪性,使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未能由理论和理想层面转化到现实和实践层面。在以物质依赖关系和价值多元为特征的时代,贬抑崇高不可避免。甚至一些人在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就张口贬低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应这种简单否定的态度和论调,而回应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魅力的深度挖掘、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和灵活运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务,也是维护巩固其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的要务。

三、执政党的使命性目标和素质性目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直接依据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重点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党员,不断提高7000多万党员特别是几十万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综合素质,使之努力成为工人阶级先进战士,这是党的建设的“使命性目标”和“素质性目标”的必然要求。

执政党的使命性目标。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选择。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之后,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由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转变到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今天认识和思考党的建设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如何把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愿望落实到实处,这些都党的历史使命。

执政党的素质性目标。邓小平曾强调:“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3]P190以执党政干部的素质提高为创建的根本宗旨,提高眼界和境界、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而言,要做到“四真”,即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就党员干部而言,其所要达到的素质性目标是要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党员干部必须有共产主义信仰,有了这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理论上才能坚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实践上才能增强防腐抗变能力,在复杂的景观世界中不会迷失方向,在困难面前不会退缩。

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接受、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外化为实践(即信仰实践)后,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学习中信仰,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4]其二,要与反马克思主义者作思想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宣传中,特别是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立场要坚定,观点要鲜明,要真正起到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现在有些错误观点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有的则公然向马克思主义挑战。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出来讲话。思想战线的共产党员,特别是这方面担负领导责任的和有影响的共产党员,必须站在斗争的前列。如自己有错误,就要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并且切实改正。谁要是坚持错误不肯改正,就不能担负思想工作的领导责任……只要我们党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坚决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和自由主义态度,认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思想战线的上述种种问题都可以解决,也不难解决。”[5]P46其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解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能力。“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6]P147最后,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7]P291

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路径选择

“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准确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标准和内涵,为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如同理论只有借助物质力量才能实现其价值一样,指导方向只有转化成具体措施,成为可操作的技术性手段,才能外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物质力量,而不是抽象地推进。

第一,在话语权建构中,通过彰显马克思主义魅力增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吸引力,这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客体路径选择

当今世界运行规则是结构性的,国家在这种结构中有“中心”和“边缘”之分的。在很多情况下,国际交往并不是按照“平等”原则来运作,而是“边缘”服从于“中心”。从政治文化角度讲,“中心”与“边缘”的差别根源于一个国家话语权的强弱,而一国话语权的强弱在根本上依赖于该国有没有对其本身以及世界未来的有生命力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有这种指导思想的国家其发展道路、模式相对独立,具有很强的抗变性,能够抵御来自国内外反对势力的干扰,反之亦然。实践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性与价值性、批判性和自我批判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魅力的彰显的必然要求,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地位维护也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虽然是俗语,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话语对真理的塑型或消解的功能。话语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并不是仅仅因为它自身在言说事物或现象时是否如实地反映了真相,在言说对象时还承载了某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使真理的传播度、接受度、领会度、运用度得到不同的增值或减值。应当承认,在当代中国多元话语境之下,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真理性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与遮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全球化时代世界多种文明或思潮的碰撞与融合,尤其是西方强势语权霸权的垄断,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从西方思想的支配下解放出来,主动介入全球化时代话语权的争夺。而要参与话语权的争夺,我们必须推动以中国为根据的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的理论建构走向世界,就意识形态而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向世界。当前,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从内因与外因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对策,通过对其话语权的建构来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增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感召力的应有状态。就外因而言,树立有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妥善解决国内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科学整合与引导诸种思想观念,成为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的主要措施。就内因而言,在马克思主义自我完善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避免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的价值理想而忽视其理论的魅力,不注重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同样要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纯粹理论化而弱化其价值合理性的魅力。

第二,建立同级培训、跨级直训、交叉互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健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运行机制和完善保障制度。

建立同级培训、跨级直训、交叉互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健全符合实际、长效的学习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学习长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至关重要。除了经费与配备保障外,完善制度上的制衡关系,完善党内的各种投票测评制度,保障学员直言不讳,杜绝“说了又得罪人”现象。具体到学习方法、方式上,注重综合性、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挥组织内互动式讨论,学会挑战、应战等辩论技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诸如“躲猫猫”之类社会事件,使党政干部具备现代性的领导才能。“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8]P382更要从整体上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言行的指导原则和建立意义世界的终极根据。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基层级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落到实处。目前,党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气氛不浓,有些干部认为马克思主义学不学无关紧要,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虽然这种现象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在群众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且动摇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建设基层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要切实维护党内民主,使中央的决策建立在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上,并保持相应的稳定性。”[9]通过党内民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长效性。

第三,通过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知彼知己”中培养世界眼光

俗话说,知彼知己,“己”与“彼”对应而生。作为执政地位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到知彼知己,培养世界眼光。所谓世界眼光,就是指主体的眼界和境界。这个世界性意义不在于你怎么样从中国现实脱离开来去寻找一种普遍规范,而在于你怎样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建设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上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怎样在现在非常强势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思考中国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的问题;怎样认同我们的存在的合目的性,肯定和捍卫我们的价值合理性;怎样把中国问题中的特殊因素上升为普遍因素,并在文化和政治上发挥出来。如果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和精神生产只在“本土”的范围里做窝,就连本土文化也会最终丧失优势。实际上中国没有选择做“小国寡民”的可能性,我们也不可能摆脱掉中国的现实问题,去追求所谓幸福。纯粹的个体性、纯粹的集体性、纯粹的国家至上主义可能会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现实存在面前丧失意义或实质性。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现实、自己的存在抱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不是虚无主义的态度,我们就必须把它的历史实质的使命和个体意义发挥出来。要做到知彼知已,首先要广读书,读广书,除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外,还应该读点有关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书和其它西方人文科学的书,了解西方传统社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通过这个西方传统社会之镜映照我们社会理想信念的模样,为我们今后怎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前车之鉴。不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就不可能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不能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就不可能认清当今世情、国情和党情。

此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还需要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改善知识传播的技术条件,创造鼓励学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念和机制等。

[1]黄明理等.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09-09/27/content-1428158.htm.

[5][6][7][8]邓小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周宏,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索[J].高等教育战线,2002,(11).

[9]周震.1956—1966年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及其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猜你喜欢
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