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创中升级再升级
——记开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兴良

2010-02-15 14:49赵志强
中国发展观察 2010年12期
关键词:化纤升级企业

■ 赵志强

在开创中升级再升级
——记开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兴良

■ 赵志强

在世界经济企稳回暖,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背景下,位于浙江杭州的开氏集团有限公司更是一路高歌。最近4个月,全公司每月实现利润5000多万元,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预计11月将实现利税1亿多元。作为公司的掌门人,董事长项兴良面对日进万金的大好形势,依然保持着冷静、低调的一贯作风。眼下,他考虑最多的还是如何进一步把开氏做得更大、更精、更强。项兴良最信奉的一句名言是“天道酬勤”。这个“勤”就是勤奋、进取的意思。事实上,勤奋创业、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正是项兴良30多年来走过的一条人生轨迹。

23岁的乡企厂长

今年47岁的项兴良出生在杭州市萧山区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改革开放前的萧山农村,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低矮潮湿的土屋。尽管这里的农民普遍勤劳,但都只能艰难度日。

懂事的项兴良从上小学起,学习一直很刻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居于上游水平。1979年,项兴良参加高考,在当时录选率仅百分之几的严峻形势下,他仅以2分之差落选。本来按这样的成绩,他只要再复读一年,上个本科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考虑到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母要供养他们姐弟三人,负担沉重,他忍痛放弃了复读,进入了当地一家乡镇企业——衙前乡针织厂,当了一名机修学徒工。学徒工的三年时间里,项兴良凭着良好的素质,又加上虚心好学,很快成长为一名修理好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萧山的化纤纺织业如火如荼,发展迅速。1983年,项兴良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又被派到一家化纤纺织厂学习化纤机械维修技术。在这里,项兴良再次显示了虚心踏实,悟性超人的品性。这一年,他所在的企业改名为——萧山色织厂,要扩大生产规模,项兴良因出色的才干被厂领导抽调去担任了基建科长。基建科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责任大,任务重,困难多。项兴良一到岗,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是几天几夜不回家,困了就在办公室里闭眼休息一下,许多棘手的难题都被他一个个地克服。整个技改工程尽管困难重重,但进展顺利。项兴良一心扑在事业的作风和举重若轻的才干再一次得到了充分展示和广泛认同。两年后,即1985年,年仅23岁的项兴良被衙前乡党委任命为衙前丝绸化纤织布厂厂长。从一名学徒工到一厂之主,项兴良只走了短短的五年多时间。

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

1987年,对项兴良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衙前乡计划投资建设一个轧钢厂,乡里又把项兴良抽出来去筹建轧钢厂。在筹建过程中,由于受到了电力等能源因素的制约,项目最终被放弃了。其时,项兴良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回到乡镇企业里去当厂长;二是新起炉灶,自己创业。富有闯劲和挑战性的项兴良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这条不归路。

这一年,在衙前一个废弃的船厂,项兴良买来了4台K74丝织机开始了新的创业,企业取名为新星化纤布厂。尽管这家企业几乎完全是由项兴良筹资创办的,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企业还是名义上的乡镇企业,也就是所谓的“戴红帽子”企业。创办新星化纤布厂,是项兴良事业腾飞的开始。

项兴良在二十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开氏”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理念。所谓“但求最好”,就是追求在行业内产品质量最过硬,品位最高端,效益最优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项兴良以大气魄,大手笔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深为同行钦佩。1991年,项兴良借款450万元从日本引进了一套世界最先进的化纤设备(33H加捻机)。据说当时引进这种设备整个浙江省还不到10台。其时,一位上级主要领导来厂里调研,听了项兴良的介绍,认为企业如此大的贷款负担太重,一定要项兴良卖掉设备。在另一位领导的支持下,项兴良不仅没有卖掉设备,而且进一步扩充了加弹机的数量,从原先的1台在三年时间里猛增到32台。事实证明,项兴良的决策是极为正确的。由于经济效益良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项兴良就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1993年,项兴良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里程碑——新星化纤布厂经过转制,成为名符其实的民营企业,从而解脱了企业原有的种种束缚,迈上了超常规发展道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原先的化纤布厂已经成长为今天的开氏集团。“开氏”二字是先从英文,再到中文的。是由项兴良请在美国的朋友取的,即“KINGS GROUP”,音译过来就是“开氏”集团。英文里“KING”是“国王”的意思。朋友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希望项兴良的企业成为同行中的“王国”。

目前的开氏集团,正在稳步走向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产业“王国”。作为主业的化纤业,开氏拥有两条年产40万吨的熔体直纺线,一条年产4.5吨的特种纺丝线,同时引进德国、日本、意大利的加捻设备共120台(套),年产DTY20万吨、POY20万吨、FDY3万吨,无论是产量和产品档次,都居国内同行前列,其“天元牌”涤纶丝已经成为出口型纺织企业的首选原料。

转型升级好戏连台

20多年的创业拼搏,许许多多的商海见闻,项兴良深切地感受到,“开氏”要真正成为产业王国,在做真、做精、做强主业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经济实力雄厚,人才队伍庞大这一优势,积极拓展产业领域,实现多元经营,形成众人拾薪火焰高的发展态势。

作为多元经营的第一步,开氏集团的房地产开发可谓是大功告成。目前,开氏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已在杭州开发了天元西溪锋尚、天元2005、西港新界、一方大厦、阳光华庭、育秀园等房地产项目50多万平方米。这些房地产项目都因其档次高、品质优,为市场所追捧。房地产已成为开氏集团的一大支柱产业。

开氏多元经营的另一大亮点是化工业。几年来,由于世界聚酯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聚酯产能爆炸式的扩充,导致了国内PTA主原料PX(对二甲苯)的供应日趋紧张,PX国际价格曾一度比石油高出700-800美元/吨。在国内,已有的PX生产企业全是拥有石油资源的国有大型石化企业,一般的民营企业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

作为化纤行业的“资深”企业家,项兴良早就认识到,如果自己只满足于简单的加工制造,肯定难有大的作为。其实,他早就在苦苦思考,谋划开氏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他的思路很明确,要把“开氏”从一般化纤加工业向附加值更高、效益更好、前景更广阔的上游延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从本世纪以来,中海石油大力实施由海上向陆地上转移,由上游向下游延伸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其中投资200亿元的南海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是其标志性工程。具有敏锐嗅觉并一直在寻找合作伙伴的项兴良得知该信息后,主动出击,他亲自找到了中海油当时的主要负责人,希望双方真诚合作。项兴良凭借企业的强大实力,赢得了中海油的信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原本安排在二期的PX项目被纳入到了南海1200万吨炼油项目同步建设,同步投资。南海石化PX项目总投资25亿元,开氏占股40%。2009年,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从此,开氏集团如愿以偿,大步迈入了资源、技术、资本密集的石化领域,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打了一个漂亮仗。

与中海油合作的任务成功,更激发了项兴良大手笔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热情和信心。目前,项兴良正在全力推进由开氏独资建设的总投资高达30亿元的江东新城100吨免染差别化超细旦化纤项目,这是一项意义更为深远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改项目,该项目预计2014年完成,届时,企业将新增销售130亿元。

广获社会赞誉

而今的开氏集团,可谓是家大业大,开氏家族中已拥有“杭州天元涤纶有限公司、开氏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天元投资有限公司、天诚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杭州天诚化纤有限公司、浙江开氏实业有限公司”等数家子公司,总资产35亿元,员工2500余人。2009年,开氏集团销售收入48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杭州市“突出贡献企业”、“百强企业”、“AAA级”资信企业,“K牌”商标还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名单上,开氏集团也名列其中。

企业发展了,如何回报社会?开氏集团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先行者。从1989年起,集团连续十几年免费为萧山衙前敬老院提供水电,并年年组织敬老院老人参加各种活动;萧山衙前初中因整体规划需搬迁,开氏集团慷慨解囊50万用于新校舍建设;集团还先后向萧山慈善总会捐款30万元,向衙前镇项家村委会捐款30万元用于村级建设;在“千企结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中,向衙前镇项漾村捐赠资助建自来水改造及绿化配套工程100万元;向萧山区慈善总衙前分会出资留本冠名基金500万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项兴良的带领下,集团上下紧急行动起来,短短两天时间就募集到捐款4.2万元,公司通过捐款及参加拍卖义画等方式共拿出了330万元帮助灾区建设;目前正在发起捐款500万元成立萧山区青年文化发展基金会。此外,集团还专门购买一辆消防车,作为当地救灾共用车……

高超的经营管理才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企业经营业绩,使项兴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荣膺“萧山区‘十五’时期十大优秀工业企业家”、“杭州市十大突出贡献工业企业优秀经营者”、“浙江省杰出青年民营企业家”、第十三届“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供稿)

猜你喜欢
化纤升级企业
仪征化纤:做可降解新材料品牌开路先锋
企业
企业
企业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