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建三江交通局 156300
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系统提高“三农”服务水平
李鹏 建三江交通局 156300
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这对农村交通运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从根本上阐述了农村发展与交通运输的联系。加快农村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既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也是让农民直接受益、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党中央关心“三农”问题的今天,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事业体系,正确解决农村交通运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成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密切相关的运输辅助业、搬运装卸业、车辆维修、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满足运输市场的需求,农村交通运输业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不断增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一是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运输企业,使老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二是通过引导个体加入公司,走公司化运作的路子。三是加大发展个体运输户、公交公司的规模。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的出行需要,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加快农村客运站的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方便山区人民群众出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切实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一些线路进行了延伸、调整,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使农村客运站场的总体分布更加合理。同时对农村客运线路,适当放宽准入条件,方便农民群众的出行。
我国农村交通运输现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经调查发现,目前农村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公路、站点、车辆和运输组织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农村交通运输系统。其共同的属性就是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服务,满足农村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农产品运输需求,这四者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为农民便捷出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就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当今农村公路、客货运输站点总量不足、公路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很突出使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的同时,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升,油路、水泥路里程不断增加。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隐患:一是公路没有结合新农村规划,是在原有的通村路基上修建的,道路蜿蜒曲折,既不美观又浪费成本,通常道路进村只能方便少数自然村群众,道路建设不能发挥最佳效能。二是交通安全隐患多,道路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急弯、陡坡、窄桥、交叉路口等路段,缺少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对驾驶人员的提示不到位,容易造成交通被动局面。三是否道路缺乏监管和养护主体。少数工程建设偷工减料。有些施工单位未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特别是混凝土配合比未控制到位,造成混凝土路面强度降低。有的在路面打孔验收后,验收钻孔没有及时添堵,造成部分路段损毁,相继出现大大小小的坑状,而且验收合格之后,再也找不到监管和养护单位,没有一家对其负责。
近年来,各级政府深入开展对超限运输车辆的治理,全面提高驾驶员素质和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针对危险路段实施安保工程,强制运输车辆投保第三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加强了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农村路况差、车况差、驾驶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导致农用车辆违章多、无牌照车辆多、无证驾驶多、车辆技术状况差,所以安全生产基础仍很薄弱,形势依然严峻。
依照“破解三农难题,交通运输先行”的工作思路,在全面履行运输行业管理职责的同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把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远近结合的农村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十分必要。政府要自下而上地做好农村交通发展规划,并提出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客运线路规划和运力投放规划。要切实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当前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做到路、站、运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路通车通。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属于非营利性设施,有极强的公益性,基建设养护就由政府主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建设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的乏力导致投入严重不足,无法可持续发展。应在加大政府投入基础之上,重点倾斜,加快建设。采取国家投资、社会集资、市场融资等多渠道筹资的办法,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同时,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交通规划得到实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见成效,年年有改善。
国家的油补、汽车下乡、村村通工程等都是建设新农村的举措,体现了政策的惠民思想。为保证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在执行过程中不应搞平均主义。在客运上要认真调查了解当地农村客运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和收入情况,有针对性的研究扶持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降低经营者负担,同时应按人口这密集度、出行次数、路网完善性,区分为扶持、鼓励、竞争三种类别,灵活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开得通、留得住。在货运上,应按人口密度、货物集散性建立物流集散中心,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同时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节点(如银行、邮政所等)和农村班线,发展小件快运和信息化服务。
统筹规划和调整城乡运输网络,引导公交客车向农村延伸线路、增加停靠站点,加快对农村客运线路的公交化改造,促进城乡客运统一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客运网络和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最大限度减少旅客中转次数,方便旅客出行,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农村交通运输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压力。交通工具的混合,车辆及从业人员的增加,车辆陈旧老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凸显,这就说明农村运输安全是道路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对经营者,特别是驾驶人员的管理。加强车辆管理,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防止报废车辆、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要严厉打击超载行为,坚决制止农村运输车辆严重超载现象;加强对赶集、庙会和其它大型集会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教育,使他们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超载车、客货混装车及其它非载客车辆。
由于农村运输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鲜活农产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运输,导致每年仅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等就数量惊人,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供需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同时,对从事农村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运输的违章车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先放行、后处理。为农村农副产品的运输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