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于晶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2,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0030
关于农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几点思考
张林1于晶2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2,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0030
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是农科类院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的剖析了目前农学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能更好的提高实习效果,提高农学专业学生业务素质。
农学;实习;教学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是农科类本科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1],是将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素质、适应就业环境、培养21世纪高级农业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的生产实习已经由以前的强调专业认识和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延伸为专业实践与就业密切结合的原则,它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一次难得的接触现实生产工作的环节,不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学生通过生产实习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用人的要求,感受市场竞争,锻炼意志品质,把成才目标由理想向现实转变,把自我成才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多数农学专业生产实习主要采取直接参加科研生产的方式进行,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加之长期以来,教学单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教学中,专业生产实习只是辅助教学,未能将其提升到重要的教学计划中去,结果导致学生对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对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多的实习是以劳动为主,多数学生认为实习就是义务劳动,他们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把自己视为“民工、廉价劳动力”等,因此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这种实习形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不断创新,才能不断的进步。由于实习形式的单一,学生不能真正的发挥其巨大的创新潜能,未能主动地去考虑在实习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为什么株距不一样?为什么施肥量不一样等等,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考虑的不是要学什么知识,而是怎么能够把当天的任务完成,纯粹是为了劳动而劳动,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参加生产实践。
近年由于高校的大范围扩招,使在校学生人数增加,学校经费紧张,很多学校现有的科研用地不足,结果使学生能够进行生产实习的地方变得更少。目前很多学校指定一些专业或非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地方市、县、乡或农场,直接把学生派到基层参加生产实践,这一思路较好,但存在着对学生管理疏松,指导教师很少甚至没时间深入基层对学生进行管理,导致教学大纲的内容不能够很好完成,学生只能在基层做些与本专业有关或无关的简单工作,而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的初衷未能实现,不利于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严重的丧失了农学专业生产实习的意义。
建立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认识到实习重要性的具体体现。稳定、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关键。理论、实践知识丰富的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生产实习的兴趣。在安排参加实习的指导教师时,应选用专业性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实习带队教师,同时为了培养实习教师队伍,每次都要安排一位“新手”协助带队教师的工作,而且又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将完成全部实习环节即是完成实习工作,提升到没有事故且保证学生确有所学才算完成实习任务。
从学生方面看,加强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是重中之重。指导教师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2],使学生认识到专业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桥梁,只有充分地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才能在实习过程中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更清楚、更深入的理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去。教育学生要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到生产一线的勇气。
归纳起来就是实习是学生认识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难得的机会,既可以检验、反思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传统的、恶劣的生产环境,又可以认识现代科学方法在农业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快速、高效。同时在具体实习期间,要现场体验,联系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大纲是正确开展学生进行专业生产实习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实习的效果。科学的教学大纲可以大大提高参加实习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学大纲应该明确具体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指标和成绩评定等事项,同时加大生产实习的在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使学生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得到实习锻炼的机会,尽量避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而耽误了实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生产实习中去,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锻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经验。
其次,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必须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且教师应全程教学,不能因为没有时间而留在学校,脱离学生,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深入学生实习场所,及时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速度,保障良好的实习效果[3]。
学校加大对生产实习的投入力度,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习基地。以游击战的形式选择实习地点导致生产实习的随机性增大,实习基地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的质量。学校可以自主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实习基地,供本校相关专业学生实习,也可以与当地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建立对口的实习基地,高校凭借强大的科研设施和科研力量,而企业凭借其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使二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对高校及企业均能带来较好的收益,且同时对学生的就业也提供了机会。
[1]龚平. 农学专业教学生产实习问题探讨[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6):67-68.
[2]张耀武,韩建明,陈万光. 高校农学类专业生产实习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354-13355,13364.
[3]齐剑玲. 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2): 39.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5.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