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韶 德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253020
试论如何改进和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朱本韶 德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253020
本文列举了在经济金融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影响下,在新《消防法》及配套法规颁布施行的国内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并深入剖析成因,从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了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对策。
消防;新形势;监督;执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防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扎实有效地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消防执法队伍自身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工作效率和部队的形象,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发展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了公共消防安全建设能力削弱,消防基础建设经费难于投入,部分企事业单位受“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影响,减少经营成本,缩减对消防安全资金投入。企业的兼并、转让造成单位、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不明,伴随多产业结构出现了“三合一”经营模式,火灾隐患增多,加大了消防安全管理压力,民工返潮现象的出现加大了农村消防工作的监管压力,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凸显及人们心理危机导致的事件和自杀率上升,占用了大量消防部队的警力,这一系列新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消防执法工作。
部分党委政府领导为了地域发展和获取更多的财政效益,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招商引资企业进行“保护”,甚至不惜作出干预消防执法的规定,置国家《消防法》于不顾,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不买票”等错误做法,行政干预较为普遍,这种现象的改善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消除行政干预,消防部门才能够真正大刀阔斧、理直气壮地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
由于公安消防部门实行的是现役体制,执法干部队伍每年都要面临着转业、离岗问题,加之监督干部较少,部队岗位交流相对频繁,因此,监督执法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人员很不稳定,导致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缺乏延续性和长远性,阻碍了消防监督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加之部分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注意自身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偏低,吃不透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思维陈旧、执法被动、疲于应付,造成一些火灾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使部分地方和单位的消防监督工作长期处于低层次徘徊状态。
对建设工程进行施工检查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消防监督警力严重不足,目前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无法保证对每个项目都及时有效的进行施工监督检查,致使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到竣工验收阶段才被发现,造成整改困难。加之消防监理目前存在空白点,部分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缺乏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单位内有限的消防技术人员通常在工地上抓进度,做些协调工作,而一般的水、电技工大多未经专门消防培训,把消防工程当作一般工程来施工,导致有些消防工程竣工后不能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
公安派出所作为三级消防监督管理的最基层管理机构,对辖区的各个企业、单位都非常熟悉,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拥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是完善社会消防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改进和加强消防监督工作,防止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提高社会面消防安全控制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强化了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消防职能,加大了考核考评的力度,有力地推进了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但是,由于公安派出所警力不足,对消防工作认识不够,重视社会治安工作,而轻视消防工作。另外,公安派出所由于干警调动频繁,一些原先接受消防培训的专兼职消防监督干警因工作变动调离原岗位,缺乏专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干警。再者,派出所在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中正常办公经费得不到保证,如消防宣传教育需制作相关的消防宣传资料、火灾的预防以及火灾事故调查中需配备必要的器材以及其他专项活动需专项经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消防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消防安全存在失控漏管、乡镇防火工作十分薄弱的局面。
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前党和国家以及当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打牢找准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在消防监督执法中倡导服务理念,提前介入,满腔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消防服务,消除金融危险对消防执法的影响。要主动做好党委政府的宣传工作,勤请示、勤汇报,使领导认识到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为消防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积极做好社会面和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公安消防机构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形成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消防行政许可前置审批机制、火灾隐患联合整治机制,对整改难度大、隐患多的场所和单位要通过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联合执法,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监管效能,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从“源头”上遏制火灾隐患的产生,逐步形成有效的政府、部门、单位和公民“四位一体”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仅仅依靠政府、协调文化、教育等部门和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调整宣传工作的策略,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应用现代化的传媒来来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大消防执法正面典型的宣传工作,通过典型的宣传,树立公安消防部队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让群众和各级领导都理解与支持消防工作。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曝光消防违章违法行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从而增强遵守消防法律的自觉性。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以提高执法质量为核心,坚持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消防执法工作,增加执法透明度,推行阳光执法,强化消防监督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消防监督干警的业务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和完善内部执法办案责任制、执法监督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做到严格、公正、理性、文明、规范执法,努力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以“执法也是服务”的理念,改善消防执法条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安消防执法为民带来的实惠。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消防执法工作,要公正执法、裁量准确,做到执法实体和程序严谨、规范,确保消防执法责任明确化、执法权限确定化、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努力造就一支过硬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完善例会制度、集体议案制度、法律审核制度、审验分离制度、热点岗位交流制度、量化考评制度、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等机制,确保执法主体、程序合法,执法责任落实到位任,把消防监督执法的责任落实到各个执法单位、岗位和具体的执法人员,贯穿于各项消防执法工作之中,实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评优及个人晋职晋衔相挂钩,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执法责任制。
扩大消防队伍编制,增强消防监督人员数量是有效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保证。此外,建立垂直领导的职业消防行政执法部门,可以有效地排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强化消防监督力度,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消防监督业务骨干,有利于消防执法的稳定性和公正性,这也应是下一步消防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5.084
朱本韶,男,38岁,现任山东省德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中校警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