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2010.10学术论文导读

2010-02-14 21:11
中国蔬菜 2010年9期
关键词:中国蔬菜结果表明可溶性

《中国蔬菜》2010.10学术论文导读

茄子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魏小伞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2)—《中国蔬菜》2010(1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茄子在抗青枯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等主要病害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茄子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刘振伟等(山东省莱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莱芜271100)—《中国蔬菜》2010(10)

对姜的器官(营养芽、花芽、花药)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姜组织培养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黄瓜耐低温基因转化后代生物学鉴定研究

卢淑雯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中国蔬菜》2010(10)

将耐低温基因BnCS转化黄瓜植株,对转基因植株T0及T1进行生物学鉴定。经低温胁迫,黄瓜品系yd-36的转基因植株T0种子13℃的发芽势、发芽率及胚根长度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种子;T1植株的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植株,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量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证明转基因植株耐低温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

利用SSH技术分离甘蓝抗黑腐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朱妍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10)

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甘蓝抗病品种A21经黑腐病菌诱导6、8、12、24 h后的混合SSH文库。经反向Northern筛选,共获得87条高质量ESTs。通过NCBI中BLAST数据库比对分析发现,83个ESTs与已知蛋白或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吴斌等(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中国蔬菜》2010(10)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和72 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 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处理48和72 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 h相比,处理48和72 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 h显著高于处理24 h时的含量。

土壤重金属Pb和Cd在蕹菜中的累积特征及产地环境安全临界值

吴琦等(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5)—《中国蔬菜》2010(10)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水稻土和潮土两种土壤条件下蕹菜对Pb和Cd的累积特征,并探讨了Pb与Cd在产地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蕹菜的Pb和Cd累积量与土壤Pb、Cd添加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茎中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叶。水稻土和潮土环境下,蕹菜茎中的Pb平均含量分别是叶中的3.86和2.02倍,Cd平均含量分别是叶中的3.58和4.73倍;在同一处理水平下,水稻土中Pb和Cd比潮土中更易被植物累积,水稻土环境下蕹菜茎、叶中Pb含量分别是潮土环境下的4.88和2.56倍,Cd含量则分别是潮土环境下的3.04和4.02倍;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05)进行方程拟合,得出种植蕹菜的水稻土中Pb的安全临界值为57.83mg·kg-1,潮土中Pb和Cd的安全临界值分别为77.02和0.47mg·kg-1,均显著高于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限制的临界值(HJ332-2006)。

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中影响胚诱导的几个因素

王超楠等(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天津300384)—《中国蔬菜》2010(10)

以10份球茎甘蓝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基因型间胚状体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初花期为最理想的取蕾时期;添加适量激素能够提高胚诱导率,6-BA的适宜浓度为0.2mg·L-1,NAA的作用因基因型而异;4℃低温预处理24 h可以明显提高胚诱导率;添加0.25mg·mL-1活性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胚诱导率,而且能够改善胚状体发育状态。

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变化的动态研究

胡宝忠等(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10)

以蔓生黄瓜129和矮生黄瓜D0462为试验材料,采用ELISA法测定了茎尖、叶片和根内源GA、IAA、ZR和ABA含量,并对含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的GA含量极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生长前期IAA含量高于蔓生黄瓜129,生长中后期IAA含量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ZR与ABA含量极显著高于蔓生黄瓜129。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GA/ABA、IAA/ABA和(IAA+GA+ZR)/ABA的比值都极显著小于蔓生黄瓜129,而ZR/GA的比值极显著大于蔓生黄瓜129。由此推测,矮生黄瓜D0462矮化可能与内源GA含量低有关,并且矮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硫对大蒜生理特性及主要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刘中良等(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中国蔬菜》2010(10)

通过Hoagland营养液水培大蒜,研究不同供硫水平对大蒜生理指标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硫处理大蒜的株高、叶长、叶面积和茎粗均明显高于不施硫处理。在0~2.25mmol·L-1硫浓度范围内,叶片光合速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营养液硫浓度升高而增加,至硫浓度为2.25mmol·L-1时达最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硫浓度为1.50mmol·L-1时最高;大蒜鳞茎和蒜薹全硫和全氮含量均随营养液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硫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鳞茎和蒜薹对磷和钾的吸收量以硫浓度为2.25mmol·L-1时最高。

不同砧木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陈振德等(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蔬菜》2010(10)

以不同砧木为试材,研究了砧木嫁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个不同砧木嫁接黄瓜,可使接穗品种鲁黄瓜3号的产量提高40.3%~68.3%,其中以神力1号对黄瓜的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黄砧3号、新动力和阿纳姆,增产50.5%~57.5%。嫁接对黄瓜果实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其中黄瓜果实中的VC含量除阿纳姆和黄砧4号嫁接的显著增加外,其余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除根力神、卧底龙和黄砧4号嫁接的显著减少外,其余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砧木嫁接的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自根苗均差异不显著。嫁接植株的枯萎病发病率为0~8.3%,明显低于自根苗(29.5%)。从综合影响结果来看,在黄瓜生产中,优先选择神力1号和黄砧3号作为黄瓜嫁接的砧木品种,其次为新动力和阿纳姆。

烹调方式及冷藏时间对4种葱蒜类蔬菜中3种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刘辉等(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河北唐山063000)—《中国蔬菜》2010(10)

选取4种葱蒜类蔬菜,按常规烹调方式及烹调后两个冷藏时间段进行处理,采用国标法分别测定新鲜样品、烹调后以及冷藏保存后VB1、VB2和VC含量,探讨不同烹调方式及冷藏时间对常见葱蒜类蔬菜中维生素(VB1、VB2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烹调方式对食物中3种维生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炒影响最低,蒸影响最大;3种维生素在食物冷藏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且损失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大白菜黑腐病鉴定的湿度试验及其苗期与成株期抗病性的相关分析

翟文慧等(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中国蔬菜》2010(10)

对北京新4号、北京新1号、北京大牛心、京翠70、京翠60、京秋656个大白菜品种进行苗期黑腐病鉴定的湿度试验及其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之间对黑腐病抗性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新1号抗性最强。比较不同保湿处理下的病情指数,表明湿度是影响黑腐病发病的关键因素。用DPS软件对6个大白菜品种的苗期和成株期抗性的相关性做回归分析,表明苗期人工接种(接种前不保湿,接种后保湿24 h)和成株期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说明用苗期接种鉴定白菜黑腐病抗性的方法是可靠的。

番茄芝麻斑病菌的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研究

康立功等(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番茄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蔬菜》2010(10)

以 番 茄 品 种704、7929、7913、08HN31、7945、08HN30为试材,研究番茄芝麻斑病菌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结果表明:温度与保湿时间对番茄芝麻斑病菌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10℃时,病原菌潜育期达120 h;当温度为25~30℃时,潜育期仅为74 h。叶面保湿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叶面最少保湿时间为6 h。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5~30℃,保湿时间42~48 h。不同番茄品种对病菌的敏感性差异较显著,704、7929、7913 为感病品种,08HN31、7945、08HN30 为抗病品种。不同菌龄的病菌对番茄的致病性也有差异,培养10d的菌株致病力较强,培养5和20d的菌株致病力较差。

茶皂素与代森锰锌对辣椒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

郝卫宁等(华南农业大学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 《中国蔬菜》2010(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共毒系数法测定了茶皂素、代森锰锌及其混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增效比率(SR),同时测定了茶皂素与代森锰锌混剂对辣椒炭疽病室内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茶皂素与代森锰锌配比为3∶7时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R分别为2.45和2.48,表现为显著增效作用,且茶皂素与代森锰锌混剂(3∶7)对辣椒炭疽病室内防治效果明显优于2种单剂。

黄绿木霉菌及不同生物混剂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孙冬梅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博士后工作站,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4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中国蔬菜》2010(10)

以番茄品种齐研矮粉为试材,通过施用生物菌肥与化肥和清水处理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生物菌肥对番茄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绿木霉菌混剂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清水处理与化肥处理。跟踪测定番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中的脲酶与磷酸酶在番茄生长的不同时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由发芽期至开花期,酶活性逐渐增强,而后下降;而比较不同处理的酶活性,其中以磷细菌、钾细菌、拮抗细菌和黄绿木霉菌孢子混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所有使用生物肥的处理,脲酶与磷酸酶的活性均高于化肥处理与清水处理,其中混合处理E比化肥处理的不同时期脲酶活性均高出30%,磷酸酶活性均高出27%;但比较番茄收获后土壤过氧化氢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猜你喜欢
中国蔬菜结果表明可溶性
《中国蔬菜》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中国蔬菜》投稿要求
印度市场的“中国蔬菜”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白茶可溶性糖总量快速测定研究
鲜地龙可溶性蛋白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可溶性ST2及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