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张峻,王新宇
1.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放射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放射科,黑龙江黑河 164300 ;3.江西省乐平市中医院 放射科,江西 乐平 333300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s ,HH)是一种在我国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1], 是一种先天性血管性畸形病变,包括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所称的肝血管瘤主要指海绵状血管瘤,多数肝脏血管瘤无需治疗,其重要价值在于与肝癌的鉴别诊断。
目前肝血管瘤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MRI及DSA等,DSA仍为诊断肝血管病变的金标准[2]。现对MSCTA、3D-CEMRA与DSA这三种血管成像的影像诊断方法对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准确率及这三项检查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针对患者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诊断,或经治疗过并至少进行过MSCTA或MRA中的一项检查的23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影像学图像分析、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约为42岁。全部病例均经过DSA明确诊断,其中10例行MRA检查,15例行MSCTA检查,三项检查均做过的病例为2例。
1.2.1 DSA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Advantx LCV+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经股动脉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选择外周减影模式,调节技术参数(kV、mA、高压注射器参数、延迟时间、采集帧数等),行肝血管造影、穿刺、插管,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Omnipaque)。后经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重建3D-DSA图像。
1.2.2 MSCTA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头先进的扫描体位,扫描膈顶至肝下角水平范围,先行肝脏平扫,平扫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高压CT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优维显为对比剂,以流速3mL/s的速度团注。设定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00~300mA,螺矩1.25mm,进床速度7mm/s。注射对比剂时启动计算机造影剂跟踪技术,分别于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行多期增强扫描。扫描后即可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重建不同时期的肝血管瘤的64排螺旋CT图像。
1.2.3 MRA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1.5 Tesla Magnetom Vision Plus型磁共振扫描仪,利用多通道相控阵线圈采集MR信号。平扫序列矩阵采用(256×160)~(320×160),层厚4.5~8mm,层间距1~2mm。对比剂采用磁显葡胺,剂量0.1mmol/kg体重,注药流率3mL/s,分别于开始注射后14~17s、45~60s及3.5~4.5min采集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的图像。扫描后将原始图像经过后处理[如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形成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
此项研究共选取我院经DSA诊断或治疗过的23名患者,其中10例经MRA检查,15例经MSCTA检查。以DSA的结果作为标准,对MSCTA及MRA在肝血管瘤的血管成像影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15例患者经DSA诊断共发现22处肝血管瘤病灶,单发11例,多发4例。其中小于2cm的病灶7处, 2~5cm的病灶13处, 大于5cm的病灶2处,最小的病灶直径0.6cm,最大的病灶直径10.4cm。22处肝血管瘤病灶中,有16例位于肝右叶,4例位于肝左叶,2例位于肝尾叶。
根据Tanikuke[3]肝动脉标准及Takahashi[4]门静脉标准,这15例患者的平扫及MSCTA多期扫描、扫描图像经过各种图像后处理方法大多都能获得较满意的血管图像,动脉期可显示肝动脉3级血管分支,有的甚至可以显示4级血管分支;静脉期能显示至4级门静脉分支。肝MSCTA在22处病灶中检出20处病灶,检出率为90.91%。
动脉期:其中17例血管瘤显示为出现早期边缘强化,见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影, 强化与同层主动脉密度接近。其中14处呈均匀性强化,3处呈不均匀强化。另外2处病灶为边缘强化不明显的等密度区,1处病灶为高密度区。静脉期:大病灶强化完全时间明显慢于小病灶。最大1例肝血管瘤内呈现裂隙状低密度始终未被强化。延迟扫描期:20例病灶均呈等密度影充填,2例延迟扫描不充填,但显示亦比平扫更加清晰。
MSCTA与DSA图像显示病灶的位置基本一致,有两处病灶未被检出。经过分析,1例为病灶直径较小,所以在MSCTA扫描上未清楚显示而被漏诊;另1例是病灶位于肝右叶血管4级分支以下的等密度肝血管瘤,MSCTA未能清楚显像所以未被检出。
10例患者经DSA诊断共发现16处肝血管瘤病灶,单发8例,多发2例。其中小于2cm的病灶3处,2~5cm的病灶11处,大于5cm的病灶2处,最小的病灶直径0.9cm,最大病灶直径9.5cm。16处肝血管瘤病灶中,有11例位于肝右叶,4例位于肝左叶, 1例位于肝尾叶。
常规MRA和相位对比法由于成像时间较长、血流不均匀和呼吸运动等因素影响,很难应用于肝部血管,所以3D-CEMRA是现阶段肝部血管成像的主要方法[5]。在经过3D-CEMRA后肝扫描的16处病灶中检出12处病灶,检出率为75%,8处病灶呈边缘不连续样的结节样强化,随时间延长向病灶中心充填,4处病灶呈周边不规则强化或迅速强化充填。动态扫描期5处病灶完全被充填强化,8处病灶未完全充填强化。延迟6~10min后病灶全部被填充,其中11处病灶呈现相对高信号,2处病灶呈等信号。
将DSA与3D-CEMRA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除3处病灶MRA未检出外,其余影像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其中2例因其病灶较小且位于肝右叶小血管处所以未被检出,另1例因受到钙化影响未检出。
DSA:对肝血管的显示仍然是影像检查的金标准。它具有动态分辨率高、血管显示清楚、对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检查的基础上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等优势,但是它的操作程序复杂,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费用昂贵,并不能作为肝血管瘤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但可作为肝血管瘤的治疗选择方案之一。
MSCTA:肝血管瘤三维重建后图像对血管形态、位置和周围肝实质的关系有较好的显示。对于不同的病灶部位选取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如小的周边血管最好选择MIP方法,对血管细节变异感兴趣宜选择VR的后处理方法。它相对无创、安全、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后处理方式多样,最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扫描即可以得到肝血管动脉期、门脉期及其它各期的各种血管三维影像资料。根据本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MSCTA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MRA。MSCTA可以替代DSA检查作为肝血管瘤临床诊疗、术前检查、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手段。
3D-CEMRA: 相对于MSCTA来说3D-CEMRA的检出率较低。对大血管的显示较好,但对小血管的显示较差,易受其它因素干扰(例如钙化及金属、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等);MRA成像速度慢,检查时间过长;费用昂贵。所以,3D-CEMRA不建议作为肝血管瘤成像诊断的首选方法,但可以作为备用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
通过对这三种血管成像方法在肝血管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比较,我们能够看出,现阶段MSCTA的技术日趋完善,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大于MRA,而且具有方便快捷、图像清晰等优点,已经成为现阶段肝血管瘤血管成像的首选检查方法。
[1]栗河莉.肝血管瘤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时相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14-16.
[2]王玉成,徐敏,刘宾娜.原发性肝癌血管成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7):80-81.
[3]Tanikake M, Shimizu T, Narabayashi I, etal. Three 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of the hepatic artery: use of 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 and contrast agent[J].Radiology,2003,227(3):883-889.
[4]Takahashi S, Murakami T, Takamura M, et al. 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 angiography of hepatic vessels: depiction with dual arterial phase acquisition during single breath hold[J].Radiology,2002,222(1):81-88.
[5]吴伟,赵建农. 三维增强磁共振肝血管成像技术的研究及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7,30(6):4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