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任宪韶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对于顺利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为“十二五”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有着重要意义。一年来,海河水利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民生水利为重点,全面推进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抓好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重点地区供水安全,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深入推进和谐海委建设,海河水利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面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日益紧张形势,海委采取多项举措,全力做好大中城市供水工作,确保流域城乡供水安全。圆满完成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和引黄济津延长期应急调水任务,天津市累计收水2.59亿m3,白洋淀收水1亿m3,综合效益显著。密切关注北京市供水形势,组织实施了2010年河北省岗南、黄壁庄、王快3座水库向北京市应急调水,在已完成原定2亿m3调水任务的基础上,继续从河北省向北京市调水2亿m3;第八次组织实施山西、河北两省向北京市集中输水,6座水库计划向北京输水4 000万m3,力争达到4 500万m3。优化调度引滦工程实现供水8亿m3,岳城水库向邯郸、安阳供水6 838万m3;统筹协调晋冀豫各省用水关系,科学调度水量,向漳河上游红旗渠等四大灌区供水1.45亿m3,有力维护了当地的水事稳定。积极推进万家寨引黄工程向北京应急调水及河北省从河南省引黄工程的前期工作。
按照水利部关于开辟引黄济津应急输水潘庄线路的决策部署,海委迅速行动,抓紧落实,积极协调津冀鲁3省(直辖市)及黄委签署了 《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协议》,全力推进潘庄线路工程建设,确保了2010年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按时通水,将为天津市输水5亿m3。
以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工程和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严格工程建设管理,高标准完成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工程施工时间不足5个月,工程建设跨越整个汛期,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要求高,海委与黄委及山东、河北、天津3省(直辖市)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全力以赴,确保了输水工程按时实现通水。特别是在穿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建设中,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克服征地、交通、汛期降雨等诸多困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倒排工期,抢抓进度,确保了工期和质量,保障了全线路按时通水。
岳城水库是唯一一座实施除险加固任务的水利部直管水库。海委按照部领导的指示要求,在工程质量、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并多次到施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对工程建设管理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时完工。此外,漳卫新河治理、潵河桥加固、海河下游堤防加固等6项委属重点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
海委坚持无汛严防,扎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岳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穿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汛期施工安全。积极发挥海河防总办职能,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滦河上游和徒骇马颊河系的局地洪水抢险救灾工作。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加强对流域抗旱工作的指导,适时启动应急调水抗旱预案,做好直属工程的抗旱供水调度。积极推进雨洪资源利用,为漳河上游各大灌区调度雨洪资源3 400万m3。
强化管理手段,严格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和用水定额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
根据水利部授权,海委实施了内蒙古高原内陆河区东部流域水资源管理,启动许可审批、资料搜集、流域图制作等基础工作。推动 “海河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海河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启动“清漳河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泃河上游水资源管理规划”。
继续加强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等流域重要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海河流域拟纳入全国重点的水功能区的选取和核定,开展了全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性监测工作。继续推进黄河故道风沙区、引黄灌区风沙区等平原风沙区治理试点和太行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试点建设。
积极推动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完成《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报批程序。全面启动海河流域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实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加强了对水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调整完善了《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近期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审查,大力推动以中下游骨干河道和蓄滞洪区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永定新河二期、独流减河治理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漳河重点险工整治工程、潘大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项目等海委直属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效。
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的积极协调下,圆满解决晋冀清漳河泽城西安水电站(二期)工程水事矛盾,山西省、河北省签署《“2·11”协议》。按照协议,海委开展了工程规模优化审核、《水工程规划同意书》许可、《漳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起草、工程现场监督检查、水文站建设前期工作、《电站工程水量调度规程》编制、清漳河水量分配方案编制等工作。与此同时,继续做好北京周边和漳河上游地区的水事协调工作,实施漳河上游治理水事纠纷遗留工程,严格岳城水库库区及周边地区采煤管理,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流域水事秩序保持总体稳定。
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推进顶层设计。成功申报2010—2011年度公益性项目 6项;同时“948”项目、科技推广项目也取得进展,公益性项目经费达到3 406万元,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为流域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根据流域未来10年水利发展新要求,研究制定了《海委水利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规划(2010—2020年)》。
2011年,海委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继续在保障重点城市供水安全,水资源管理、保护与水生态修复,防汛抗旱减灾,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优化调度水资源,切实保证重点城市供水安全。当前海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强冰期输水的协调、监督、监测、巡查,确保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调水完成放水10亿m3及河北省向北京市应急调水完成放水4亿m3的目标。同时,密切监测、动态预测重要城市、湿地水情,相机实施调水补水工作。积极探索确保北京市供水安全的长效机制,编制“南水北调通水前北京市供水安全保障方案”,制定并实施“河北引水济京方案”。优化调度潘家口、大黑汀、岳城水库和漳河上游水资源。协调推进首都水资源规划实施,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和山西、河北引黄工程建设。
二是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三条红线”。尽快研究提出海河流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对清漳河水资源配置和环渤海经济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与水资源保障提出可行性方案,修订《海河流域取水许可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对重点用水户取用水和建设项目节水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配合水利部组织完成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工作。深入开展流域节水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抓紧确定海河流域参加国家级考核的水功能区,开展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分解工作,做好流域重点水功能区及省界水质监测及情况通报。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执法检查,严格审查入河排污口设置。
三是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认真履行海河防总职能,完善海河防总应急响应预案和抗旱预案体系,编制军地联合抗洪抢险方案,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各河系洪水调度方案,完成北三河、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的修订,研究编制永定河应急行洪预案,积极开展雨洪资源利用研究。强化水文测报基础工作,修订完善预报方案和应急测报预案,特别是加强中小河流预报方案和河道洪水演进预报研究,有效提高水文情报预报水平。加强直属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发挥工程效益。
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保护区划分和综合治理,竭力做好海委直管水库水源地及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扎实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加强与地方水利、环保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编制“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开展流域地下水管理对策研究,发布地下水情况通报。深入开展潘家口水库上游水土保持试点示范及水土流失情况调查研究工作。
五是狠抓规划和项目前期,加强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成流域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报批工作,完成拒马河、滹沱河综合治理规划以及采砂规划,开展流域水土保持规划、非常规水源规划以及流域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的编制工作。全力抓好以防洪薄弱环节为重点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永定河泛区、东淀、贾口洼、文安洼等重点蓄滞洪区建设,以及永定河、大清河、漳卫河等中下游骨干河道堤防建设。着力做好流域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以及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委属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在建项目管理,推进卫运河治理、卫河治理以及直属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动海河流域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水质监测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日立项。
六是加强综合管理,提高行业管理能力。积极推进《漳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永定河官厅水库上游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漳卫新河河口管理办法》等立法进程。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三河口、行政许可项目监督检查、岳城水库及周边地区采煤、漳河河道采砂等为重点,加强委直管河道、水工程巡查执法。严格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积极预防和调处省际水事纠纷,严密监控泽城西安水电站、拒马河、泃河等敏感工程和重点河段,维护流域水事稳定。实施科技强委,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国家水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水利部“948”项目、水利部科技推广项目等在研项目,积极争取与德国、日本的合作项目,继续做好GEF项目。开展海委科研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开展以水土保持和水质水量监测系统、政务内网安全保密改造工程及海委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为重点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管理框架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回首过去的一年,海委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各项水利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流域四大保障体系和和谐海委建设成绩斐然。展望2011年,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民生水利的新要求,大力推进“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为实现海河流域水利事业新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