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治河观概说

2010-02-13 11:15周志德
关键词:治河钱塘江天人合一

周志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8)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社会开始反思以往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征服自然”是西方文化在产业革命之后兴起的一种思想。随着西方文明的东渐,这种思想在我国近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定胜天”,“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等等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为此,我们付出了不少的代价。20世纪末,一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发出呼吁,认为只有发展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解决环境问题。但是,亦有人提出处理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只能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因为事实早已证明了:科学决非万能。人若要生存的好,就要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孔孟老庄都有关于它的论述。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是汉朝的董仲舒。同时,它的影响遍及东方世界。如朝鲜的权近(1352—1409)提出“人众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天人之际,虽交相为胜,然人之胜天,可暂而不可常;天之胜人,愈久而愈定也。”可以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主导思想。若干年前,有人把“天人合一”看成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学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华思想大词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天人合一”到底代表什么呢?“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就是要人与大自然和谐一致。

2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水历史成绩斐然,教训亦多。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建争论了半个世纪。从20世纪50年代的个别反对派,到现今的多数反对派,至今仍无定论。周恩来总理曾说:“水利比上天还难”,诚哉斯言。

人们的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时代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因素。

2.1 成功的经验

2.1.1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基本思想是顺应自然,即“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国语·周语下}),即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向,顺地势把拥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已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有人将这一作法称为疏导法或疏分法。大禹用这种方法,使洪水归槽,“水由地中行”({孟子。滕文公下}),消除了水患,人们从高地搬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自大禹治水以后,有较长一段时间,在现存的史籍里很少见到洪水的记载。这说明大禹治水是很成功的。

2.1.2 王景治河 由于史料不全,对王景治河的指导思想、方法及其成就至今并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但有一点共同的认知,即王景治河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王景治河成绩的评价有两类,一类认为王景治河八百年无河患;另一类认为王景治河成绩最多不过三十几年无决溢,维持百年左右的小康局面。即使是后一类评价,在公元1世纪时,能使黄河维持百年安定的局面亦属难能可贵。

东汉明帝永平12年(公元69年)夏,王景和王吴共同主持治黄和治汴的综合性治水活动。治黄时“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治汴时“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同时采取“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凿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的方法治理河道。对王景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由于史料记载过于简略,含混不清,致使后人看法极不一致,至今仍无定论。

总体来说,王景以数十万之众,仅用了一年时间,既修了一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又整治了汴渠,黄河和汴渠分别得到了控制,之前数十年的黄水灾害得到平息,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时间较长的安流时期,说明治理的效果是好的。

王景故道,自济阴以下,流经于西汉大河故道与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较近,地势低下,行水顺畅。笔者认为王景治河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能顺应地形选择了一条合适的流路,从而使黄河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安流。

2.1.3 钱管局治江——钱塘江治江工程 钱塘江河口的治理,自东汉筑钱塘江防海大堤迄今,已有两千年历史。民国以前致力于海塘的修建。20世纪20年代末,引进现代科技知识,开始规划实施江道治理工程。但因缺乏经验,财力物力严重不足,收效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江围涂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岸堤距缩窄了一半到五分之四,同时围涂7.4万hm2。达到了稳定主槽,固定险工,增强防潮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综合效益。取得了治理强潮河口的宝贵经验。

(1)指导思想。从钱塘江的治理过程,可以看出先后有3种指导思想。

1928—1932年间的治江工程是按无潮河流的治河指导思想制订的。由于修建的工程只在杭州与萧山之间,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制止塌岸,理顺岸线与河槽。修建工程的历时很短。这段历史对钱塘江的治理没有带来明显的影响。

1946年制订了“钱塘江下游整理河床初步计划”,其治理原则是尽量减小河床对潮流的阻力,按保持平衡河床要求设计。计划中强调减少纳潮阻力,适应通航的要求。这是采用了欧美一般通航潮汐河口的治理原则,即加大进潮量来改善河口的通航条件。如1905年确定的黄浦江整治原则是:充分利用潮流力量,采用缓喇叭形单一河床,以利潮波传递和水流冲刷。黄浦江按这一原则进行整治后,不断疏浚河槽,使黄浦江保持8~10m水深的良好航道。而对于钱塘江这样的有涌潮的强潮河口,这一原则并不适用。1946—1949年,按这个计划实施的多座丁坝在1949年8—9月大潮后全部被冲毁。

1952年制订的“钱塘江下游稳定江槽初步设计”的治理原则是:保滩以保塘,进占围垦,缩窄并稳定江道,减少潮量,附带解决航运问题。这是首次提出减少进潮量,并消减潮势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在1952—1957年间,基本完成了闸口至七格段长约21km河段的江道整治工程。1960年代初期,通过对钱塘江河口河床演变的研究,并对比分析国内外20余座潮汐河口的演变规律,认识到对于特点是强潮及海域来沙的钱塘江河口,其治理原则是必须减少进潮量,加大山潮水比值和单宽潮流量。这一研究成果为1952年提出的治理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定量指标。此后,钱塘江的治理就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江道整治规划,并按规划实施江道整治工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治江规划必须选择符合钱塘江河床演变规律的治理原则,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人们的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时代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因素。如20世纪60年代在制定钱塘江的治理规划时,消灭涌潮曾是考虑的一个因素。这一方面是因为涌潮的破坏力实在令人生畏,它所造成的后果太严重了。而另一方面,人定胜天的指导思想也是这一想法的理论基础。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时的情况,也许就会觉得那时候为什么会如此不着边际呢。

(2)治江工程措施的选择。在治理原则确定之后,就要选择适当的工程措施。为了减少进潮量,曾考虑过几个方案:①江道全线缩窄整治工程;②在澉浦附近自南岸向北修建长丁坝,缩窄口门,以减少进潮量;③在尖山附近修建潜坝,以减少进潮量;④兴建拦江枢纽(包括潮汐电站)。其中的(2)和(3)可以与(1)相结合进行。经过仔细审慎的研究,后3个方案都不可行,只有采用江道全线整治工程才能完成治理钱塘江的任务。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江道全线缩窄整治工程,本世纪初,经整治的江道已达到2001年的规划线,同时累计围涂7.4万hm2。钱塘江河口段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失败的教训

2.2.1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的文章多不胜数。本文不拟详细探讨其成败的经验教训,只从治河的角度说明一二。

在1950年代设计时期,对待三门峡枢纽工程的态度大致可分为3派:(1)主流派。主张修建高坝,蓄水发电,上游来沙拦在库内,水库下泄清水;(2)少数派。考虑到黄河泥沙问题的严重性,主张建低坝,拦洪排沙,以温善章等代表;(3)孤立派。黄万里是唯一的反对者。他认为“筑坝的有利方面是调节水流,有害方面是破坏河沙的自然运行。在库上游边缘附近,由于泥沙淤淀下来而不前进,那里的洪水位将抬高。可以想见,毋须等到水库淤满,今天下游的洪水他年将在上游出现”。

三门峡枢纽工程修建后,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严重的水库淤积就出现了。为了解决水库泥沙问题,1960年代对工程进行了两次大改建,改变了运行方式,三门峡枢纽工程的面貌与初始设计的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渭河的淤积及其带来的洪水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黄万里所预言的下游洪水上移到水库区的问题不幸言中。经过近50年的实践,目前,对三门峡工程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不过当时主流派的认知已被工程修建后的事实所否定。三门峡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黄河泥沙问题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黄河是多泥沙的大河,其泥沙问题有它的特殊严重性,远非一般河流的泥沙问题可以比拟。

2.2.2 60—70年代的“修直河及与河争地” 当年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曾到处缩窄河身,与河争地,不给洪水留出路,以及遇弯就裁直,让河流走直道等等。这些措施违背了自然规律,当山洪爆发时,多年的治河成果都随洪水而去,造成很坏的后果,群众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1971年,山西忻县地区进行滹沱河整治,规划的河流治导线是由钱宁领导的地区治河指挥部工程组设计的(1970年,钱宁被下放到山西忻县地区水利局工作)。当时的山西省革委会主任谢振华将军曾到现场考察,他当场指出定襄县境内的一个大弯道应该改走直道。事后钱宁告诉笔者,当时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以理相告。他从河流的特性出发,说明在那里必须保持弯曲的流路。谢振华听后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文革期间,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当时的臭老九】敢于在高级领导面前当面提不同意见是需要相当勇气的)。

3 治河要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状况

3.1 战略原则“审时度势”

3.1.1 探讨鲧治河失败之原因 共工用“壅防百川,堕高堙痹”之策,即在离河一定距离的低处,修建土石堤抵挡洪水,治河很有成效。共工之后的鲧治河时仍沿用共工的方法,但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在于“当时部落已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也有所发展,受灾面积可能更大,”因此素鲧再用共工的办法,显然难以普遍保护居民的安全和生产。禹继其父治河,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改革共工与鲧的方法,采用“疏导法”,即顺应地形把河流疏通,将洪水引入河道,湖泊和洼地,然后汇入大海。

治河的方法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完善的。目前常用的策略有5种,即蓄(修水库),塞(筑堤,如共工及鲧所用),疏(如禹所用),浚及放(淤)(用于多沙河流)。

3.1.2 三峡工程 当前虽然对于三峡工程的认识及评价并不一致,特别是对于环境及生态的影响的看法还很不相同,但从整体来看,应该说三峡工程是“有利有弊”。

但是,如果在1950年代末期实行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三峡工程就应该立即上马的意见,那就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福祉,反而会是一场灾难。

在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设下擂台,由林一山和李锐就关于修建三峡工程进行论辩。林一山力主三峡工程即刻上马。李锐未顺应毛泽东“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情和当时大跃进的形势,而是据理力辩,反对上三峡工程。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三峡工程暂不上马,使中国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审时度势”对于水利规划工作有多么重要。

3.2 战术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等等 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本文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应包括两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如何作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即“天人合一”,也是同样重要的。在规划设计工作中要体现这种指导思想并非易事。最重要的战略原则是“审时度势”,使规划设计的工程符合自然规律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1]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M].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

[4]姚汉源.二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真相的概略分析[C]//黄河水利史论丛.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

[5]钱塘江志编委员会.钱塘江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6]戴泽蘅,李光炳.钱塘江河口治理艰辛历程的回顾[R].杭州: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06.

[7]钱宁,张仁,周志德.河床演变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钱宁,周志德,乔彭年.从钱塘江河口河床演变特点来看江道整治中的几个问题[R].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63.

猜你喜欢
治河钱塘江天人合一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乾隆年间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