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洪烈
(辽东学院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公猫尾脂腺增生是发生于繁殖期公猫的内分泌性疾病。由于雄性激素分泌过盛,使尾部出现痤疮,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皮肤溃烂等,并且向周围健康组织扩散。我处收治一只猫严重脓皮病病例,根据其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公猫尾脂腺增生继发葡萄球菌感染的脓皮病,介绍如下。
蒂凡尼公猫,4岁,体重4.2 kg。主述:该猫最初尾巴掉毛,逐渐发展到背部,后来全身多处脱毛,面积不等,但精神及饮、食欲均正常。曾多次治疗但都未见明显好转,病猫日渐消瘦、不愿走动,身上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2005年5月4日,该猫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随来就诊。
病猫全身多处脱毛,尤其尾部格外明显,毛已经完全脱光。尾、背部皮肤明显增厚,广泛分布粟粒大到黄豆大的乳白色脓疱,部分形成糜烂。皮肤多处出血、糜烂,糜烂结痂愈合后,又同时出现新的糜烂,直肠温度40.1℃。
3.1 体外寄生虫检查 在病健交界处刮取病料,置于载玻片上,滴加50%甘油水溶液,加盖玻片,低倍显微镜未见体外寄生虫。
3.2 真菌检查 取患病处被毛、皮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氢氧化钠液1~2滴,盖好盖玻片,静置5~10 min,再将此玻片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待轻压盖片能将毛发等物压扁而透明时镜检,未见真菌感染。
3.3 病理检查 将猫麻醉后,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学检查,见皮脂腺增生。
3.4 细菌检查 (1)涂片检查:取脓疱液,革兰染色、镜检,见革兰阳性单个或成对的球菌。(2)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脓疱液、耳内脓液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37℃、24 h后,见直径为1~2 mm,湿润、光滑、圆形隆起、不透明的灰白色菌落。挑菌涂片、镜检见革兰阳性,单个、成对或葡萄串状的球菌。(3)生化试验:将上述分离菌株接种于糖发酵管,37℃培养24 h,该菌能分解乳糖、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产酸、不产气,能还原硝酸盐,不产生靛基质。(4)动物试验:选择体重约10 g的小鼠4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只皮下注射本菌24 h肉汤培养物0.1mL/只;对照组2只皮下注射肉汤培养基0.1mL/只。48 h后观察:试验组的2只小鼠的注射部位都形成了脓肿,有1只皮肤破溃;而对照组的2只小鼠未出现任何异常。(5)药敏试验:本菌对头孢拉定、阿米卡星高敏;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氨苄西林钠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该猫尾脂腺增生(公猫种马尾症)继发葡萄球菌感染。
针对该猫病情采取抗感染、收敛伤口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静脉注射:(1)头孢拉定150 mg/kg、葡萄糖注射液12.5mL/kg。(2)阿米卡星20 mg/kg、氯化钠注射液12.5mL/kg。皮下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0.25mL/kg,1次/d,连用6 d。患部及周围1~2 cm处剪毛,3%双氧水清洗,2次/d,连用4 d;收敛伤口:双氧水清洗伤口后,涂擦复合鱼肝油氧化锌软膏,2次/d,连用10 d;增强自身免疫力:皮下注射胸腺肽0.5 mg/kg,2次/d,连用7 d。
经过以上治疗,4 d后精神和食欲基本恢复正常;10 d后,患处结节和脓性分泌物消失,溃疡面开始结痂。
之后,口服抗雄激素药抑制皮脂腺活性,己烯雌酚片0.1 mg/kg,1次/d,连用30 d。另外,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B6能辅助纠正异常角化,调整皮脂代谢。
5.1 彻底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配合局部用药彻底治疗。猫皮肤病在临床上几乎都表现为剧痒、脱毛、结痂、皮肤肥厚等变化,应注意彻底检查,鉴别诊断,辨证施治,消除病因。对于这种由局部感染继发全身感染的病例,选择敏感抗生素配合局部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对本病例的治疗选择了两种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即:头孢拉定和阿米卡星注射液,以增强疗效。而局部治疗药剂,仅能治好局部的炎症,并不能防止新病灶的出现,但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患处外用抗生素软膏及收敛促上皮细胞生长的药物,非常有助于患畜的康复。
5.2 增强猫自身的抗病能力。猫尾脂腺增生,出现痤疮,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可选用胸腺肽、白介素2等一些免疫增强剂,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作用,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的各个阶段,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的反应,提高猫自身的抗感染能力,辅助本病治疗。
5.3 改善环境,定期消毒,科学饲养。保持猫的饲养场地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清洁干燥;定期均匀喷洒消毒剂,如2%火碱溶液、0.3%过氧乙酸溶液等,用具、猫舍采用药物如0.5%硫化石灰溶液、0.5%洗必泰溶液擦洗、浸泡,对金属笼具用火焰喷灯灼烧。饲喂清洁食物,定期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5.4 防止复发。繁殖期公猫的整个尾背部皮脂腺和顶浆腺分泌旺盛,在尾背部出现黑头粉刺,进一步发展可成为毛囊炎、疖、痈,甚至蜂窝织炎,皮肤溃烂等,并且向周围健康组织扩散。为防止病情复发,手术摘除睾丸是较好治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