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2010-02-12 22:01张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0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静脉

张丽华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100020)

静脉输液目前是急救护理中的抢救措施之一,但是易引起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易造成医患纠纷。本文根据国内有关文献对输液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进行文献综述。

1 输液性静脉炎的评判标准[1]

静脉炎的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疼痛程度按WHO数字分级法: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2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2.1 物理因素

各种机械原因均可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炎性反应。机械原因是指穿刺部位不恰当的选择和固定,造成针管的滑动;选用的导管径太粗;护士穿刺技术不佳,导致壁管受到刺激;静脉穿刺时穿刺的手法过于粗暴,可以使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并发血栓形成[2]。同一条静脉反复穿刺输液,均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萎缩和坏死,产生无菌性炎症。在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下而造成机械性静脉炎[3]。

2.2 化学因素

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是诱发静脉炎的主要因素[4]。正常血浆pH值7.35~7.45,输入药物会引起血浆pH值的改变,对局部血管内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引起局部血小板操作发生凝并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血栓素和白三烯等,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发生局部血管的白细胞浸润性炎症,即静脉炎[5]。静脉炎发生与输入药物渗透压有关[6]。

2.3 静脉留置的留置时间

现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采用医用高等硅胶材料,导管柔软,刺激性小,但然而部分患者仍会出现静脉炎[7]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也是发生静脉炎的重要原因。根据赵晓燕等[8]通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发现,留置时间小于1d组:病例数、静脉炎例数及发病率分别为86例、4例和4.6%;2~3d组分别为151例、91例和5.3%;4~5d组分别为21例、13例和6.1%;6~7d组分别为110例、10例和9.1%;>7d组分别为47例、8例和17%。留置时间>7d组及6~7d组,同整体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三组同整体比较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的相关系数为0.9315呈正相关。留置时间超过5d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即显着升高,因此建议同一部位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最好不要超过5d。

2.4 机体因素

免疫力低下是发生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力显着降低,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也随之降低,致使在应用静脉留置针时发生静脉炎[4]。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偏瘫患者,因患侧肢体血流缓慢,输液时药物滞留于局部静脉的时间延长,加上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受损,若较长时间输液,极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9]。

2.5 污染因素

污染主要是指输液器、留置针、棉签、消毒液被污染,消毒液浓度不够及消毒液有效期已过。无菌操作观念不强,导致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消毒后被再次污染未进行重新消毒便进行穿刺。

2.6 输液速度和输入液体量

关于输液速度对输液性静脉炎影响的研究结果,传统观点认为对于那些对静脉壁有刺激性的药物,降低输液速度可以减少药物对输液静脉的刺激[10]。当输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时,增加血管壁的侧压力,则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在下肢静脉内大剂量输液,由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流缓慢,血液在血管滞留容易形成血栓而淤滞,导致静脉炎发生[9]。但有关输液速度的因素尚缺乏对照试,因此关于输液速度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1]。根据徐琳等[12]对输入液体量的研究发现,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和高渗液体以及输液量超过1500mL时,容易引起静脉炎。

3 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3.1 加强护理评估,选择合适血管

对于活动度较大和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要尽量选择上肢静脉、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液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不易于固定的血管,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使患者减轻痛苦,降低护理成本。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开始,尽量选用管径≥3.0mm 的静脉[13],避开靠近关节、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14]。

3.2 合理安排输液,正确掌握药物浓度,在应用某些药物时,把握好该药的浓度、滴速、配伍。先输入高浓度、刺激强的药物,后输入非刺激性药物。输入高渗性液体或刺激强的药物之后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15]。同时输入液体应现配现用,配制好的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h。

3.3 封管方法须正确

封管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液选用生理盐水稀释的肝素,封管时先匀速静脉注入1mL肝素液,然后将头皮针退到肝素帽内,匀速正压注入肝素液3mL时快速退出针头。正压封管速度不宜过快,确保导内充满封管液,而不是药液和血液[16]。我院常用的封管液为:生理盐水250mL+肝素钠12500U;其中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肝素钠50U。

3.4 做好输液前的告知

告知患者输液的相关事项,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输液过程加强巡视管理,建立输液巡视登记卡并记录每次巡查输液的情况,进行床头交接班[17]。对于一些极易产生静脉炎的药物在输注前要提前告知家属和患者,减少医患纠纷。

3.5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性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局部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要在平卧时炎症肢体抬高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同时立即根据情况积极给予相应处理,以消除红肿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以便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

上述了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其中静脉留置针以其保留时间长,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少,并且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已被临床普遍应用。静脉炎也成为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痛苦,更会延误治疗。所以作为一名护士应在日常护理工作在中,做到合理选择静脉穿刺点、合理的安排输液、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使用正确的封管技术、严格掌握无菌技术、才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医患纠纷。

[1]武海珍.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37-39.

[2]桑丽清,朱曙东.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志,2006,22(1A):72-74.

[3]王艳芬,付联合.浅谈输入肠外营养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180.

[4]吕晓,宗丽红,孙昕.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9-51.

[5]冯莺,孔小敏,胡丽珍等.三黄软膏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4):255.

[6]张春燕,顾健.输液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5):363-367.

[7]张建兰,樊小平,陈彩林.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8,6(11):2863-2864.

[8]赵晓燕,宁宁,王晓芳.留置时间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J].华西医学,2009,24(2)444-445.

[9]吕美玲.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7,5(7):44-45.

[10]杜颖.浅析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J].当代医学,2008,14(24):19-20.

[11]王建化.输液所致静脉炎的药物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8,25(8):766-767.

[12]徐琳,孙红霞,张荣.静脉留置针产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96.

[13]马琳,王素梅.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导致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09.

[14]何瑾芳,欧阳光华,涂婵.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8,48(26):73.

[15]陈静.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云南医药,2008,29(5):520-521.

[16]张艳娟,苏莉,李政.外周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1543-1544.

[17]关雁君.静脉输液引起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J].微创医学,2008,3(6):613-614.

[18]郑丁星,粱顺妹,陈淑莺.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维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5,2(23):98-99.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静脉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请您收藏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