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临证心悟

2010-02-12 22:01李正宇王洪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0期
关键词:宗气补气本品

李正宇 王洪军*

1 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134100)

2 吉林通化县中医诊疗康复中心(134100)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余集前人之文献与本人经验,以与同道共商。

1 历代文献记载

《神农本草经》云:“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载糁、生山谷。”《汤液本草》云:“气温,味甘,纯阳,甘微温,性平,无毒。入手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命门之剂。”《别录》:“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王好古:“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及肤痛,是皮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是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李东垣:“黄芪、人参、甘草三味,退热之圣药也。”张元素:“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治肺火、心火,实卫气,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之痛。”又云:“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本草纲目》叙之最详:“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甄权曰:“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日华子本草》:“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瘕症,瘰疠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痰嗽,头风热毒赤目。”《医学衷中参西录》:“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现代药理认为,黄芪生用或蜜炙制用,性味甘缓温,归脾肺经。主要成分,含有生物碱、叶酸、胆碱、蔗糖、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肾炎蛋白尿,能改善贫血现象,能升高和降低血糖,可兴奋呼吸,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促使产生干扰素,对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有抑制作用。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另外,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减少血栓形成[1]。

2 临床应用

第一、脾肺气虚,中气下陷。本品甘以补气,温以升阳。在补脾益气中,可升举中阳。故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及肺气不足之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以本品单用,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之药配伍。因其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拟有升陷汤主治大气下陷证,张氏发明《内经》:“宗气积于胸中”之旨,谓宗气即乃大气也。充满胸中以司呼吸而支撑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由此可见,“人身之精神振作,心思脑力百骸动作莫不赖于此气。”,“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若其虚而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呼吸顿停,昏然罔觉。”历述大气下陷之诸症状,或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而有似喘,或气息将止,危在旦夕,或寒热往来,或神疲乏力,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悸,或神昏健忘,或胸痹闷痛,或肩背酸痛,种种诸状,诚难悉述。其脉象多见沉细、沉迟微弱等,舌多淡白,或有齿痕[2]。余曾治一患,年近四旬,其因肝硬化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近日,胸闷,气短懒言,肩背酸痛,神疲乏力,少食,腹胀,气短不足以息,时有神昏,失眠多梦,活动后加重,舌淡白,脉象弦迟无力。辨证为脾气虚弱,大气下陷。因肝病及脾,故先实其脾。治宜益气升陷法:黄芪50 g,升麻、柴胡、桔梗各15 g,党参30 g,炒白术50 g,当归15 g,木香、陈皮15 g,五味子10 g,焦三仙30 g。前后加减二十一剂而愈。按:此患之胸闷非气郁所致,实乃为宗气不足,大气下陷不能充达也。肩背酸痛亦非肝肾阴虚所为。本品入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苑、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为伍。余在临床中对外感所致之久咳、少痰者,并伴有咽痒作咳者,常应用生黄芪而治之。笔者认为生黄芪补益肺气镇咳而不敛邪。黄芪在外感病咳的应用是因其扶正而不敛邪。《本经逢源》:“黄芪,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壅滞也。”,《医学启源·卷下》“治虚劳自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本草纲目·卷十二黄芪》引李杲曰:“黄芪,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

第二、气不摄血,便血,崩漏,失眠多梦。脾统血,如脾气虚衰,失其统摄之功则血不循经,而致便血、崩漏者,本品有益气摄血之功,每与白术、五味子、龙骨、牡蛎、棕炭等益气健脾、收涩止血药同用。

第三、气虚血滞,失语偏瘫。气乃血液运行之动力,气虚则血行无力,而致血行停滞引起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失语偏瘫。张元素谓:“黄芪益气,活血生血。”。黄芪功能补气行滞。每与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地龙配伍,以补气活血,行滞通络,此乃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也。另外,黄芪配合补气养血、益肾填精药物对重症肌无力有效。《灵枢·口问》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鸣苦,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王清任、张锡纯对此机体萎废皆者责之于气虚。诚以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无力则不能推动血液上行于脑,故肢体萎废也。加入补肾填精之药,源于本病病位在脑,《内经》谓脑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灵枢·经脉》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灵枢·海论》:“督脉者……入脑络。”《素问·痿论》谓:“肾主身之骨髓。”以上可以看出中医学十分重视精、髓、脑三者的关系,并认为肾起到主要作用。历代医家对此皆有发挥和运用,明代张介宾云:“精藏于肾,肾通于脑……故精成而后脑髓生。”张锡纯更强调对化生脑髓的决定作用。其云:“肾为髓海乃聚髓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乃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可见,脑髓的有余与匮乏,其本质乃肾气之盈亏耳,张锡纯创补脑振痿汤以疗肢体偏枯痿废之证。宗气亏虚,不能上荣于脑,精明之府失去气血之润养,故可出现肢体痿废等一系列症候。大补宗气以黄芪为首选药物,气足则血充,伍以补肾填精之药可取事半功倍之疗效,诸证可愈。

第四、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汗证)。黄芪乃皮表之药,有卫气固表之功效,故每与麻黄根、龙骨、牡蛎、防风等治疗气虚体虚、表虚不固之自汗证,常用方剂玉屏风散,阴虚盗汗者,常用当归六黄汤。

第五、疮疡日久,气血两亏,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常用方剂托里消毒散等,而病久,痈疽不溃,或溃而不敛,黄芪可托毒排脓,收敛疮口。另外,本人在临床中,以生黄芪煎洗浴疮面,可促进疮面早敛,且疗效明显。黄芪如配伍蛋黄油制成膏剂,可治疗臁疮、口腔溃疡等。

第六、水湿停聚,小便不利。黄芪功能补气运脾,利尿消肿,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水肿少尿者,本品乃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也。常与白术、茯苓等健脾利尿之品相伍,余又喜黄芪同益母草共用,益母草可活血化瘀、通调水道。本品又有减轻蛋白尿的作用,急慢性肾炎可用[3]。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病可用,本品补气生津,可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心系疾病水肿亦可用之,消渴证可伍山药、生地、枸杞子、五味子、花粉、麦冬、葛根、蝉蜕之类,功效显著,具有养阴、生津、益气止渴之功。如与天花粉、葛根同用之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 黄芪药膳

黄芪薏米粥:黄芪100~200g、薏米50~100g,煎粥2000mL,日服2次,可治疗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狼疮性肾炎蛋白尿。黄芪薏仁猪肚汤:黄芪30g、薏米仁30g、猪小肚一个,煎汤饮服,功为健脾利尿,主治慢性肾炎[4]。参芪牛肉汤:党参20g、黄芪30g、大枣五枚,牛肉90g,煎汤服,可健脾补气益血。参芪杞炖鸡:人参15g、黄芪30g、枸杞15g、桂圆15g、生姜3g,母鸡一只,水炖服。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可治病后及年老体弱,神疲乏力气怯等。

总之,黄芪的研究和开发是大有前途的,有待于人们去挖掘。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03.

[2]刘惠洁.黄芪通脉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2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 :78

[3]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61.

[4]朱世增.罗元恺论妇科[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303.

猜你喜欢
宗气补气本品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叮!这有一份“颈椎使用说明书”,请查收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产品说明书里的无用忠告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探讨宗气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的实践意义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试述“宗气”与“肺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