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民岗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如何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吸引、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和考核,建设一支技能水平高、工种配套、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各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技能人才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工作分析、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设计等诸多方面。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工作分析,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改变目前存在分工过细、岗位设置过多等问题,实现科学设置技能人才岗位,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和岗位标准,从而为技能人才的发现、培养、考核、激励和使用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改革当前的技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技能人才要根据其工作特点、工作性质,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
构建员工教育培训新体系。加强远程教育培训网站建设,建立企业技术练兵场地,并利用市场化手段选择与高等院校、同类企业联系,将其作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基地,逐步建立起员工教育培训新体系。
加大对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企业应适当提高对技能人才培训的投入,加大对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强员工培训的需求调查,积极组织技能人才参加各种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要求的技能培训,使技能人才的技能、知识得到及时更新。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及内部题库。按照“统一选拔、集中培训、统一聘任、分级使用”的建设思路,选拔、评审、培训内部兼职讲师,组建兼职讲师队伍。同时抓好内部教材、题库建设。
“千里马”是在“赛场”上被发现的。作为企业要提高技能人才能力就必须要为技能人才提供足够大的“赛场”,搭建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舞台。为此,企业一是要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在竞赛中不断发现人才。二是要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具有的技能优势,在工作中通过签订师徒合同等形式,让技能人才向其他技术工人传授技能,帮助其他技术工人迅速成长,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三是要让技能人才积极参与企业一些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课题攻关等,充分发挥其技术骨干作用。
拉开一般技术工人与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差距,合理确定高技能人才的工资收入水平,对特别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进行激励,以使其收入与工作业绩、对企业的贡献相符合。
将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促使员工主动参加培训,把培训看做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由“企业要我培训”向“我要自觉参加培训”转变,把企业提供的培训看做是企业提供的最大的福利,而非“负担”。
在企业内建立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让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及相应管理人员的待遇。要像重视高级专家培养那样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像关心高级专家成长那样关心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让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感到即使不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收入、社会地位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职业发展上有更大的空间,从而更加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技能人才队伍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有利于合理配置技能人才,有利于优化队伍结构,有利于激活员工潜能。在技能人才的使用中,要加强对技能人才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工作能力和业绩的动态考核,大力推进竞争上岗。经过竞争上不了岗的技能人才要坚决予以解聘,并取消在岗时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建立竞争机制相配套,还必须对技能人才实行严格的评聘分开制度,在评聘时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资格、不唯身份,对不符合技能人才评聘条件但在知识、技能水平上已达到技能人才标准的技术工人,特别是年轻技术工人要大胆使用,予以破格评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