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临证举隅

2010-02-11 13:44李春颖高俊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李东垣泽泻补气

李春颖,高俊虹,逯 波

(1.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北京 100035;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3.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由人参、黄芪、当归、苍术、白术、甘草、升麻、葛根、泽泻、麦冬、五味子、青皮、陈皮、黄柏、神曲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利湿之功能。李氏认为,本汤证多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脾胃元气先虚、乘天暑而作,故以清燥之剂达到湿热去则脾运健、津液复的目的。另有一王氏清暑益气汤,乃王孟英所著,自《温热经纬》盛行于世后,医者多习用此汤剂,李东垣之方常被忽视;且中医院校现行方剂教材中亦重点讲述后者,故而很多年轻医者只知王氏不知李氏。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每以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收获奇效,且其应用不拘于常法,旨在谨守病机、灵活变通,今撷数则于下,以资借鉴。

1 眩晕

病案1:张某,女,57岁,高血压病多年,于某西医院住院治疗,2003年8月27日姜师应邀会诊。患者头晕、心悸、耳鸣、乏力,头晕时闭目稍舒,口干喜饮,不思饮食,小便频,大便略干,舌淡红苔黄略燥,脉弦细。辨证为气虚肝旺、湿浊蕴热,以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治疗:黄芪9g,当归6g,党参9g,麦冬10g,五味子6g,苍白术各9g,青陈皮各 9g,黄柏10g,知母 10g,猪茯苓各 15g,栝楼 20g,天麻 12g,旋覆花 10g,广郁金 10g,泽泻 10g,葛根 15g,枳壳 12g,7付。药进4付即晕减力增,再诊时随证加减,病情基本稳定。

患者气虚之体感受暑湿,湿热内蕴,引发肝阳而致晕,治以补气、清化湿热,治疗此证时强调注意补气与清化湿热的关系,过于补气则助热,过于清化则伐气,关键在于协调二者之间的平衡,掌握药量,尤其参芪2味量不宜多。方中以芪归生脉补气养血;苍白术、青陈皮、知母、黄柏行气清热燥湿;茯苓泽泻渗湿;栝楼、郁金、旋覆花、枳壳宽胸理气,宣畅中焦气机,气化湿行;天麻、葛根平肝潜阳。诸药谨守“气虚湿热”病机,全面出击,围剿邪气,不治晕而晕自除。

2 泄泻

病案2:仲某,男,35岁,2004年10月15日初诊。该患每于长夏季节溏泄不爽,苦不堪言,现已逾十余载。自诉逢夏秋之交、天气渐凉时大便次数即增多,每日3~4次以上,质稀不成形,倦怠懒言,精神不振,不思饮食,性欲低下,天稍热则大汗不止。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细,辨证为脾胃气虚,夹有湿热。宗李东垣清暑益气法培元益气、清暑化湿。处方如下:炙黄芪6g,当归6g,苍白术各10g,猪茯苓各15g,黄柏 10g,泽泻 10g,党参 9g,麦冬 10g,五味子6g,神曲 10g,青陈皮各 6g,赤白芍各 10g,山萸肉9g,仙鹤草 30g,功劳叶 15g,葛根 10g,益智仁 9g,枸杞子 10g,14 付。

2004年10月30日复诊,溏泄症状已明显好转,大便每日1~2次,基本成形,倦怠纳呆等症亦改善,但心烦、寐差,于上方加炒山栀10g、炒枣仁15g清心除烦安神。此后随访病情稳定,已无所苦。

长夏是湿令盛行季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腾,人所感受之邪,暑湿每多兼夹,故叶天士《幼科要略》有“暑必兼湿”之语。湿为阴邪,若暑湿兼感,则病机复杂,并非一派阳热之象矣。并且夏日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有不足,不如冬令之封藏固密,故可见虚象。该患脾胃之气本不足,复感受长夏暑湿之邪致湿热内蕴,故成气虚湿热证。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正为劳逸失节、脾胃气虚之人感受暑湿之邪、耗气伤津而设。本方以参芪术归补脾胃、益气血,合生脉散养阴生津为基础,再加苍术、青陈皮、神曲,以燥中焦之湿;黄柏、泽泻、猪茯苓,泻下泉之火;葛根升发脾胃之清阳;仙鹤草、功劳叶补气而不上火;益智、枸杞暖肾生精,共奏培元益气、清暑化湿之功。药味虽广而立意周密,遂能数剂起效。

3 胸痹

病案3:高某,女,67岁,2004年12月21日就诊。患者冠心病史多年,胸闷胸痛时作,动则心悸,胸膈烦热,口呼热气,渴喜凉饮,舌淡而无味,纳差,大便量少不畅,小便色黄频少,舌体胖大质暗,苔黄腻,脉弦细数。辨证为气阴虚而湿热蕴,治以扶正化湿清热。处方如下: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0g,麦冬 10g,五味子 6g,黄芪 9g,当归 6g,苍白术各 9g,青陈皮各6g,生石膏30g,葛根9g,生石决明30g,炒山栀10g,豆豉 9g,知贝母各 10g,藿佩各 10g,炒杏仁9g,黄连 9g,吴萸 6g,泽泻 15g,12 付。

12月3日复诊:诸症程度均减轻,胸闷心悸明显好转,纳食有改善。守方再进,适当加减,共服30余剂,其病情渐趋于稳定。

盛夏多暑邪,表现有中寒;隆冬多寒邪,表现有暑热。清暑益气汤的应用不拘于季节,非夏暑之日专用;亦不拘于暑湿一病,凡辨证为气虚湿热者均可加减应用。该患者胸痹多年,气阴已虚,心脉无力;病久郁热滋生,湿热内蕴。热蕴于中焦,弥漫于三焦,心脉痹阻,而生祸端。处方中攻补兼施,扶正以生脉散益肺气、补血汤补心血,盖肺主气,肺气旺则周身之气皆旺;心主血,心血足则血脉充正气复。祛邪以苍白术、青陈皮辛香燥湿;藿佩芳香化湿,泽泻苦燥渗湿;以石膏、知母清气分热;柴胡、黄芩疏利三焦,并佐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山栀、豆豉清心除烦;黄连、吴萸辛开苦降,沟通上下。诸药配伍,补气血、祛湿热,谨守病机,环环相扣,效果立竿见影。

由上述病案可看出,李东垣清暑益气汤的应用范围广泛,不拘于夏月、冬日,亦不拘于阴暑一病,凡病机属“气虚湿热”者俱可用之,随证加减,变化无穷。

猜你喜欢
李东垣泽泻补气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泽泻到底“毒”不“毒”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
基于数据挖掘金代名医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