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通讯作者:韦 东
1.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该病虽有较大程度的自限性,但病程冗长,部分病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都将对视功能造成损害,少数病眼多次发作后最终可导致中央视力永久性损害。由于本病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明,因而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治疗,应用激光治疗也未有统一认识。光凝的时机及光凝是否必要也存在争议。我科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中药四子补益丸配合西药维生素等治疗肝肾阴虚型中浆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中医诊断标准[1]:肝肾阴虚型:视物模糊,变形,变小,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舌淡红而少苔,脉沉细。
西医诊断标准[2]:视物模糊,视野中心似有淡影遮挡,视物可有变形、变小、变色。眼底检查:病变轻者,仅见后极部视网膜呈闪烁不定的反光,中心凹反射略为弥散。重者可见黄斑区有圆形隆起的盘状脱离,其边缘有反光轮,黄斑区有黄白色点状渗出。
本研究课题选取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在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中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完成研究。其中治疗组男性46例,女性14例;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治疗组患者平均(39±1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40±1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4年,单眼111例,双眼9例;初次发病患者112例,反复发作者8例;视力0.4~0.6者40例,0.7~0.9者74例,1.0以上者(包括1.0)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患眼情况等方面均有可比性(P>0.05)。
对入选病例按患者接诊的先后顺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西药治疗主要用促进新陈代谢及促进吸收的药物。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 B12、维生素 E、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片、芦丁片等。
治疗组:应用西药(同对照组)的同时口服四子补益丸。四子补益丸方药: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菟丝子、生地黄、丹参、黄芪、党参、乳香、酸枣仁等制成胶囊。每粒0.3g,每次5粒,1日3次。口服1个半月。
观察指标:①自觉症状:视物清晰与否。②视力检查。③眼底镜检查。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情况。
安全性指标:①一般体检项目:体温、呼吸、脉搏、血压。②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③心电图检查。
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分析原因,记录处理经过及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黄斑区水肿消退,少数色素游离,中心凹反射出现,视力基本恢复,视物变形或变色消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无荧光渗漏。好转:黄斑区水肿消退,有散在色素呈小点状或灰尘样,中心凹光反射弥散,视力仅部分恢复,视物变形或变色减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有少许荧光渗漏。未愈:眼底病变无改善,视力不提高或减退,视物变形或变色无好转。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仍有荧光渗漏。
1个疗程为半个月,观察3个疗程。治疗组60例,治愈32例,好转24例,未愈4例;对照组60例,治愈19例,好转26例,未愈15例。治疗组治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93.33%,平均治愈天数为25.6天;对照组治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75.00%,平均治愈天数为37.1天。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中浆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对照组随访半年,有6例复发。
中浆属“视直为曲”、“视瞻有色”、“视瞻昏渺”[3]等症。中医学认为瞳仁属肾,肾为神光发源之所,肾精上注于目而明于瞳子,可视万物。肾精不足,不能上注于目,而视物模糊,变形、变小,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阳上亢而见头晕、耳鸣。肾精不足则腰酸腿软。舌淡红,少苔,脉细均为肝肾阴虚之象[4]。四子补益丸方中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补肝肾、益精血、滋阴明目;黄芪、党参益气助阳;生地黄以增滋阴之功;菟丝子以强温阳之效:丹参、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养阴生津,使心血得充,上荣于目,则目得血能视;乳香散瘀血[5]。诸药合用,共奏补肝肾,益气血,精血旺盛,上注于目,则瞳神得养,目明视清。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标本同治的原则。应用芦丁片以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增强血液循环,同时应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以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诸药合用,可较快促进黄斑水肿的消退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缩短病程,防止复发,保护视功能。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优越性。
[1]李巧凤.中西医临床眼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0.
[2]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67.
[3]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63-667.
[4]曾庆华.中医眼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5-29.
[5]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