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心,上海 201203)
《内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学相结合的结晶,集中反映了先人们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研究《内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学的真谛,所谓“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
生命源于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内经》从哲学角度说明了人类生命是天地演化的产物。人类的产生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人类生命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来自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和合而生成。这一观点彻底摆脱了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生命观。
人类是迄今为止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最高贵的莫过于人,人类较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级、更复杂的生命活动,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在于有精神、意识活动。
生命是男女两精相搏的产物。《灵枢·决气》:“两精相搏谓之神。”即男女交媾,阴阳精气结合,才有了胚胎,有了新生命的孕育乃至诞生。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根本,《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明确指出构成人体各种器官,如脑髓、骨、脉、筋、肉、皮肤、毛发等均是由父母精气相结合后化育而成。此从医学角度对人类个体生命的起源,作了科学的探索。
精气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灵枢·本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的概念肇始于古代哲学中的“气一元论”,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体)的基本物质;“精”的概念导源于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精是“气之精专者也”,是人体中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统称;“神”是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精、气、神是生命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精和气是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精气盛则神旺;精气衰则神衰。
生长壮老已是生命的基本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天年》对生命的特征,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指出肾中精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中医学正是围绕着生命的本质特征展开生命过程的探索。
健康是生命的一种自然状态,在《内经》称为“平人”、“常人”等。《灵枢·本藏》关于“人之常平”(健康人)生理特征的精彩描述,提示健康的概念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即“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概括地说,健康的内涵有三:一是人体功能活动正常,即“血气和”;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即“志意和”;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即“寒温和”。质言之,健康就是人体的内环境以及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和谐状态。
疾之所生,人自犯之,非鬼神所为。《灵枢·五变》:“夫天之为人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自然界是公正无私的,人之所以会得病,是因为不能躲避外邪、由邪气侵袭所致。
生病起于过用。《内经》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的疾病观是对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发挥。过用,过度使用或过度作用,它使机体生理功能被过度耗损,或致病因素过于强烈,超出了人体生理限度,扰乱脏腑气血阴阳,导致疾病的发生。所谓“过则为灾”,“过则曰淫”。诸如情志过用、饮食过用、劳力过用、药物过用等均可致病。我国已经进入“生活方式病”高发时代,《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对于当前民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不无启迪。
疾病是天与人、形与神、气与血失调的结果。如前文所述,既然健康是天与人、形与神、气与血和谐协调的标志,那么疾病就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导致天与人、形与神、气与血失调的结果,概言之就是阴阳平衡的失调。“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百病始生》),就是天人失和;“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灵枢·寿夭刚柔》),就是形神失和;“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素问·调经论》),就是气血阴阳失和,所谓“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生死是医学永恒的主题,是一种自然规律。医学是“活人之术”,目的是为了“宝命全形”,养生是为了提高“生”的质量,达到延年益寿。
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死亡有两种,一种是“尽终天年”,即自然死亡。如《灵枢·天年》:“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内经》认为,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度百岁乃去”,到了百岁脏气衰竭,就自然死亡。一种是中于病邪得病不治而死亡,如《灵枢·天年》所说“不能终寿而死者”,其原因是“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终也。”死亡的主要机制有“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等。
《内经》的认知思维方式是先人们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独特的认知方式形成了《内经》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医学科的众多特点。
整体系统思维是从整体出发,对系统、要素、结构层次、功能、组织、信息、联系方式、外部环境等进行全面总体思维,从它们的关系中揭示和把握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总体规律[1]。
《内经》把生命活动当作一个整体系统运动变化的过程来认识。其藏象理论是以五脏为中心组成5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整体。如心系统:心→小肠→血脉→舌→面(以下类推)。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是以心为主导,各脏腑密切协调的有机整体,完成机体统一的生命活动。
“天人合一”是《内经》整体思维的基本特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是统一的。《内经》把五行学说看作宇宙的普遍规律,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五行模式有序进行的。《内经》为我们构建了人与自然内外相应的世界五行图式,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2]。
“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所谓取象思维,就是在长期观察事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依靠“取象比类”、“援物比类”推断、总结出事物变化法则和规律的方法。“道”源于“候”。《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总结、概括而来。《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
中医学是依靠“观物取象”和“立象尽意”原则形成的人身科学,主要是意象思维的产物。中医学无论在生理病理还是在临床治疗上,着重把人身看作一个自然之象的流程,这就决定了中医学必定以自然生活着的人为认识对象,而属于象科学[3]。
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用辩证的目光对待生命活动。《内经》不仅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着共同的物质根源,而且还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事物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
《内经》借助古代阴阳学说的观点阐释人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人的生命活动过程而言,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如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转化,就是一对由平衡到不平衡,在矛盾运动中不断求得新的平衡的阴阳对立统一过程。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既然是阴阳失调所致,那么协调阴阳就成为治病的基本准则。
《内经》借助于阴阳的辩证概念,以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动态平衡的观点演绎生命活动中错综复杂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生动景象。
直觉领悟是在对研究对象深刻感受的基础上,获得某种灵感,突然领悟到某种普遍形式的客观规律性。直觉领悟是创造的直观,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审美沉淀的特征,它是非概念、非逻辑性的感性启示。传统中医理论的建立,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4]。
直觉领悟属于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内经》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当然,运用这种方式把握到的真理带有较大的或然性,必须经过实践的进一步验证,或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升华为有价值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哲学,其基本精神就是对生命的关怀。《内经》162篇把养生置于《素问》之首,是寓于深意的。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卫生、护生、保生等,《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提示养生的目的旨在希望世人回归人类本来的天真纯朴自然的生存状态。《素问》又以“宝命全形”命篇。宝命,即珍惜生命;全形,就是保全形体。简单地说,养生就是养护身体,达到抵御疾病,臻于寿域;从本质上讲,养生就是善待生命的价值;具体地说,养生就是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每个人应该把养生理念内化为一种“善待生命”的价值需要,并外化为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治未病”思想,对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国家把它作为弘扬中医药、维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陈竺院士在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上指出,“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在今天看来也极具先进性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品格。
由于疾病是受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个体体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变化过程。因此,治疗疾病必须考虑这些综合影响因素制订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因人制宜,就是根据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以及过去等不同特点,以确定治疗方案的原则。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地理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生理病理变化,以确定治疗方案的原则。因时制宜,就是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按照季节气候特点而制定治疗方案的原则。
医为仁术,关乎性命。为医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方不致误人性命。《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医者应该知晓天文、地理以及有关人情世故方面的知识,医道才可以长久。“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灵枢·师传》)?”《内经》对那些不学无术,不懂装懂,自以为是,不认真诊疗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这些理念至今仍是我们医生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
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以保持健康、消除疾病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它包括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两部分,后者是通常所指的服务态度和医疗作风。《内经》关于医患关系,素有以人为本的思想。《灵枢·玉版》:“人者,天地之镇也。”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所以在医疗过程中当以病人为本。《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意思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为本,医工的治疗措施是标,如果病人与医工两者不相配合,则不能制伏邪气,病必不愈。
医学的发展不应是纯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应该是医学人文价值的发展。《内经》告诉我们,医生必须考虑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令患者得到应有的尊严,使医术与人性相统一。
《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了理想中的人生境界,提出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形象。《内经》的作者受先秦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道家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即自然与人的精神融合一体。《内经》所设想的人生境界完全浸润着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
“文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形态,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内经》文化代表了秦汉时代医家们用文化演绎医学、从医学解读文化的智慧。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我们要学习、研究、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资源,努力弘扬、提升先进的中医药文化,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作出贡献。
[1]邢玉瑞.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8.
[2]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91-95.
[3]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969.
[4]匡调元.辉煌中医学[M].台湾:知音出版社,2007.72.
[5]徐宗良,刘学礼,瞿晓敏.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