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畜牧局 朱东亮
河南省沁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芬芬
养殖场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一直以来都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主体,也是动物防疫机制建设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养殖场主普遍缺乏大局意识,社会化防疫意识淡薄,致使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直以行政推动为主,缺乏企业拉动和合理的防疫监管机制。河南省焦作市在经过广泛调研、科学评估和多方论证后,在全市开展了旨在提升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养殖场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第一责任人地位,彻底扭转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被动局面,为加强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背景。在影响肉、蛋、奶等动物类产品质量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动物疫病占据首要位置。随着我国城乡居民逐步进入小康社会,肉、蛋、奶类食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确保上市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已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动物疫病防控事业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甚至关系到农民增收、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养殖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迈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养殖场主普遍认为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只是行政行为,政府应是主体,而不愿承担应有的行业责任,社会防疫意识淡薄,致使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隐患。
2.意义。一是有利于根本上扭转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被动局面。通过开展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活动,积极推行“星级达标,量化考核”的监管模式,以机制创新和政策激励为抓手,进一步明确了养殖场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第一责任人地位,使其由被动变主动,树立大局意识,自觉承担行业责任,履行法定义务,主动完善防疫条件。
二是有利于全面提升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活动,在满足农业部规定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基础上,对规划布局、防疫设施、规章制度、档案记录、履行义务、防疫成效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养殖场不断完善防疫设施,改善封锁隔离、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条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档案记录管理,必将大幅提升企业自身的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实现动物疫病、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为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养殖场在创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场过程中用于改扩建防疫设施的投入不是搞形象工程,不是增加企业负担,而是养殖场履行从业责任和法定义务的基本要求。企业动物防疫条件符合要求,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养殖效益会大大提高。第一,可以有效抵御外来疫情的入侵,畜禽疫病发生会明显减少,畜禽死亡率会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明显降低。第二,企业疫病防控能力的增强,不仅减少了用于防病药物添加剂的使用量,甚至达到可以不用的效果,还可使疫病诊断与治疗的费用降低,养殖成本明显降低。第三,用于防病的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减少或不用后,畜禽体内兽药残留就会减少或没有,畜产品质量就必然会提高,可以满足出口等高端需求,增加效益。第四,畜禽疫病减少,向外界散毒的机会就会减少,有益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可以说一举多得,成本在减少,收入在增加,社会效益在提高。
四是有利于构建动物防疫长效机制。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活动,不仅内涵丰富,涉及养殖场防疫工作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有十分严格的防控成效标准要求,随着一大批规模养殖场成为规划布局合理、防疫设施完善、履行法定义务、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防控成效显著的星级达标企业,必将对动物防疫长效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大幅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宗旨,以“星级管理、量化考核”的监管机制和优惠政策为抓手,更加有效地实施监督指导和服务,鼓励引导全市养殖场在动物防疫活动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勇于承担行业责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主动完善防疫条件,积极参与达标晋级活动,争创动物防疫星级示范企业。
2.主要内容。一是组织与发动:星级达标场创建活动是创新性工作,在无任何经验学习借鉴的情况下,市级畜牧部门组织专家制定实施方案和验收细则,成立领导小组和验收小组,安排专项督导,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细化养殖场创建内容,县级畜牧部门组织技术骨干深入养殖场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为参与企业量身定做整改方案,活动得到有序开展。
二是考核验收:根据养殖场在规划布局、防疫设施、履行义务、规章制度、档案管理、防疫成效等六个方面所达到的不同效果,将动物防疫星级达标养殖场分为五个星级,其中,一星级验收指标40项,二星级50项,三星级53项,四星级57项,五星级59项,由市级畜牧部门根据养殖场申报的星级组织验收专家组现场逐项验收,达标一个,验收一个。对验收合格的养殖场由市级畜牧部门命名为“焦作市动物防疫星级达标场”并表明星级、颁发牌匾。动物防疫星级达标场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复验一次,根据验收标准和结果,增减星级或取消命名。
三是奖励政策:根据获得的星级高低,给予以下政策奖励:优先安排标准化猪场、鸡场等国家扶持建设项目;优先推荐获得行业龙头企业和产销联建场资格,促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获得优质优价;检疫收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适当降低收费标准;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在全市畜牧系统的组织发动和规模养殖场的积极参与下,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第一批星级达标企业验收结束,全市有137家规模养殖场达到了动物防疫星级达标企业标准,其中,四星级达标企业2家,三星级达标企业25家,这些企业在提高自身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场区布局更趋合理。场区实现了科学布局,封闭式管理。生活区、生产区及病死动物隔离区做到了相互分离,不少养殖场还在相邻的圈舍间栽植有防疫隔离带,博爱县富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建造了独立的参观通道,确保了外来人员与场区的绝对隔离;圈舍设计严格按照动物防疫要求分类建设,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等条件;生产区净道、污道分设,污水、污物有独立的排放通道,杜绝了交叉感染。
2.防疫设施更为完善。消毒更为严格,场区门口设置实施立体式喷雾消毒,生产区改建了集沐浴、更衣、消毒为一体的消毒通道,配备了能满足防疫需要的手动、机动消毒机械;普遍建造了阴井等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博爱县董兴养殖场还花费巨资引进焚尸炉对病死动物实施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采取沉淀、过滤、沼气发酵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理。孟州市安顺养殖有限公司在对污水污物进行沼气化处理的基础上,建造了沼气发电设施,具备了循环经济的雏形;修武金润养殖场、温县玉兰养殖场将装猪台建在与场区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并配备相对封闭、独立的驱赶通道,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兽医室建设得到加强,绝大部分达标企业都配备了离心机、恒温箱、显微镜、水浴锅等仪器设备,并聘用专业人员从事诊断、化验工作,具备了常规化验和免疫抗体监测能力。
3.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从验收情况看,达标企业国家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了100%,动物标识佩戴率达到了100%,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能积极配合畜牧部门开展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抗体监测,温县、孟州不少达标企业还聘请有关专家定期、不定期开展疫情风险评估;能主动履行检疫申报、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审批等法定义务;能按照国家规定合理使用兽药,无饲喂违禁药品等不法行为。
4.规章制度得到健全。疫情报告、检疫申报、饲养管理、防疫消毒、档案记录、无害化处理等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并得以全面落实。
5.养殖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
免疫、消毒、疫情报告、疫情监测、投入品使用、无害化处理、报检、生产(转圈等)、引种、销售各项档案记录日趋规范,实现了可追溯化管理。
6.防疫质量明显提高。防疫设施的完善,规章制度的健全与落实,全面提升了养殖企业的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发病率普遍下降,免疫抗体合格率大幅提高。以修武太行种鸡场为例,参与达标活动以前,发病率达8%以上,抗体合格率在70%左右,参与活动后,发病率降到了1%左右,抗体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更增加了参与星级达标活动的积极性。
焦作市的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星级达标活动在市、县两级畜牧部门的有力推动下,在全市养殖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在全市的养殖企业已形成了积极参与达标晋级活动,争创星级达标企业的浓厚氛围。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对提升焦作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