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竹洁 薛晶晶
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02)
社区康复的内涵是依靠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系统性管理,对肢体残疾的患者进行身体、精神、职业、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训练,现行的康复制度仅局限在医院。社区康复这种模式拓展了康复的概念[1],也是实现我国国情条件下保健康复理疗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对8例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康复疗效满意。
选取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8例肢体残疾患者,年龄在48~78岁,平均年龄(67.5±4.8)岁,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1例,外伤所致肢体残疾患者2例,骨关节疾病患者3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2例。
1.2.1 干预措施
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员组成由专科的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内科医生、护士组成,每天进行入户康复1~2次,不定时进行电话康复指导,康复医生主要进行患者的肢体检查,制定康复方案,对康复疗效进行评估和评定,以《肢体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为参照标准,其中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标准及训练档案,并且为母板制订“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方案、训练计划及对康复效果评定,医护人员同时也应负责对团队及家属培训工作[2]。
1.2.2 康复方法
康复方法主要以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的练习为主,被动训练包括翻身运动、坐位平衡训练、坐起训练、移动训练、支撑减压、站立训练、轮椅操作技巧训练增加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和患者的肌力,这些工作都应由康复训练师承担,训练也可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的康复点完成。肢体残疾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需要内科医生对其进行诊断治疗。生活技能的训练如洗脸、穿鞋、刷牙、大小便等功能训练。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也要指导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这些内容主要 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3]。
在本组调查过程中,所有的肢体残疾患者均有康复需求,特别是截瘫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都有强烈的需求,并且患者的状况也令人担忧,不同类型的患者肢体残疾对康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依据《肢体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标准:训练效果即为末期评估分-初次评估分,评估分值提高8分及以上为显效,评估分值提1~7分为有效,评估分值无提高无效。患者在经过1年的康复时间后,关节和肌肉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有明显的增强,显效例数6例,有效2例。
残疾人是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残疾人事业不仅构建社会主义,而且还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的康复工程一般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残疾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医疗护理,能够提供心理、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对残疾人进行辅助器械、行动工具的专门教育服务。社区康复是康复策略在社区发展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的目标。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4]。社区康复是符合我国国情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所遵循的模式,是有利于大多数残疾人康复的有效途径。做好肢体残疾人康复工作十分重要。
由专业的康复医生组成团队,专门针对肢体残疾人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方案,在本组研究中,由专业康复医生、内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康复团队,上门对患者进行康复,从半专业方向向专业方向进展,训练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康复训练室完成,从而实现了康复训练的管理模式。
有专家提出,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康复、社会康复、残疾人组织的建立,社区志愿者网络的建立,改变目前仅依靠器械康复的缺陷。社区康复队伍的建设,加强康复指导员的专业培训,尽早建立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保证社区康复的顺利进行。对社区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1] 封岩,王建华,张艳娟等.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 .社区卫生保健,2009,8(1):16-18.
[2] 王瑞华,赫林,巫妙春等.肢体残疾的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0):613-614.
[3] 潘翠环,林昔和,罗爱华等.广州市社区康复发展现状的调查[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3):46-49.
[4] 许红璐,成守珍,严风娇等.广州市老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0):9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