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固琴 刘云霞
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宁夏 固原 756000
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AMI)时心肌供血完全中断,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时,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然后有少部分人缺乏这种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上易于漏诊、误诊。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无痛性心梗 17例,现就其病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 2000年2月—2007年4月住院的 AMI患者 283例,年龄 39-78(平均 47±3.5)岁。其中无痛性心梗 17例,年龄 57-78(平均 62±5.1)岁。全部病例综合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AMI诊断明确。
1.2 临床表现 (1)胸闷、心悸、大汗 9例,占 52.9%;(2)恶心、呕吐、恐惧 5例,占 29.4%;(3)胸前不适,烦躁不安 2例,占 11.8%; (4)乏力、头晕 1例,占5.9%。
1.3 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 +高脂血症 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 5例;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 2例;高脂血症 2例;糖尿病者 1例。
1.4 梗塞部位,下壁 +前间壁 3例;下壁 +后壁 2例;下壁+广泛前壁 4例;广泛前壁 +高侧壁 2例;广泛前壁 2例;前部壁 3例;侧壁 1例。
2.1 年龄因素,本组无痛性心梗平均年龄 62±5.1岁,较同期疼痛性心梗平均年龄 46±2.6岁高 6.0±3.3岁。提示高年龄是出现无痛性心梗的可能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慢性缺血缺氧,神经组织蜕变明显,感觉等功能缺失或减退,对刺激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本组资料中出现胸闷、心悸、大汗及恶性等胃肠道症状者共占 82%以上,提示对高龄老人来说,有不明原因的胸闷、恶心等症状时,既是无胸痛表现,也不能排除 AMI,应常规做心电图,甚至心肌酶学检查,以便急时发现,尽早治疗。
2.2 合并症因素本组合并糖尿病者 10例,高血压症 6例,高脂血症 12例。无上述合并症者仅 3例,不到 20%。说明这些易患因素的存在,有可能导致在组织坏死时神经感知能力的下降。同时有资料表明[1],糖尿病时心肌胆碱酯酶缺乏,自主神经的纤维呈阶段性脱髓鞘和碎裂,从而减弱或中断痛觉冲动的传入,最近也有人认为[2]肥胖者肥大的脂肪细胞及脂肪组织中的基质血管细胞直接增加全身性炎症反应,因而促成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反过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发生都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炎症反应[3]。而该反应会不可避免的破坏神经组织,导致其功能降低。
2.3 梗塞面积因素,本组患者两处以上病变者占 64.7%(11/17)。分析其原因是:由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长期存在,心脏血管受损严重,冠状血管的主干容易狭窄,造成其多个属支供血障碍,因此出现病变时波及的范围就广泛。而大面积心肌坏死的同时,神经组织不可避免的牵连,感觉功能下降,可能是出现无痛性心梗的原因之一。
3.1 重视行为干预治疗,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具体要求患者生活要规律,养成定时起居、饮食的好习惯。每周至少 2.5小时能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注重户外活动。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戒烟限酒,坚持少量多餐,低脂低盐,多纤维饮食的原则,同时也应避免盲目节食、绝对禁食含蛋白、脂肪食物的不良习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器官衰老,低血糖等并发症。务必保持心情舒畅,经常与人沟通,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3.2 治疗合并症,深入了解象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等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教育患者知晓像糖尿病等是百病之源,起初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将来必然会影响心、脑等重要器官,而且当这些器官受损的症状表现出来时,彻底逆转就相当困难,因此,应重视早期诊治,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发现异常,正确对待,并积极与医生联系,因人而异,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3.3 认识无痛性心梗,很多人都知道急性心梗后会出现激烈的胸痛症状,但是,不了解那些没有疼痛症状的心梗比疼痛性心梗更加隐袭,危害性更大。因此,要指导患者对出现那些不明原因的胸闷、大汗、恶心、烦躁等症状应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需留院观察 24小时。
[1]王雪薇.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J].中国急救医学,2000,20:236.
[2]张家庆.肥胖与慢性炎症 [J].实用糖尿杂志,2006:2(2):3.
[3]杨丽娟,母义明.2型糖尿病与炎症及搞炎疗法 [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6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