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杰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院 北京 101300)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0例体会
吴秀杰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院 北京 101300)
目的 通过我院临床收治病例总结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研究2006年至2009年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确诊病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统计并分析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结果 临床上既有肺心病表现,又有冠心病表现得病人,由于症状相互掩盖,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结论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且随年龄增长发生率越高。其诊断必须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并参照X线、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甚至冠状动脉造影等辅助诊断,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从而减少误诊及漏诊。
肺心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两病均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脏扩大且无明显杂音。两者同时存在时临床表现更复杂,确诊相对困难。为了提高诊治水平,笔者将临床收治的2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观察组为2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50~87岁。肺型P波;电轴右偏8例,心肌梗死图形3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右心室肥厚或劳损9例,缺血型ST-T段改变9例。超声心动图表现:左室增大20例,主动脉硬化20例,影呈主动脉型6例,以左室增大为主的普大型心影5例。X线示左室大伴主动脉迂曲、延长、钙化20例。血液学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高8例,白细胞增加12例,钙、钾、钠、氯略偏低者3例。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29.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32%,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为70.32%,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24%,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病死率为32.81%。
(1)在临床上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且表现较为复杂,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据文献报道:两病并存的发生率为16.5%~32.7%。患者长期心肌缺氧,因而对缺氧的耐受性增高,加之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且心肺功能不全症状较重,常常能掩盖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所以诊断时不能过分强调症状,应全面考虑。肺心病患者怀疑合并冠心病,试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者,有助于诊断。
(2)本组14例并发冠心病患者,病史均在10年以上。在肺心病时,由于支气管、肺部感染较重时,累及胸膜引起胸痛,易误诊为心绞痛,但口服硝酸甘油常不能缓解。感染时细菌毒素对心肌的作用,反复使用利尿药诱发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均可影响患者的左心功能。肺心病患者长期持续低氧血症及或高碳酸血症,感染时细菌毒素对心肌的作用,反复使用利尿剂诱发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均可影响患者的左心功能。故肺心病本身就可引起心绞痛。
(3)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并非少见,主要是房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在急性期发作,病情稳定后常可消失,因此在稳定期出现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或持续性房颤者,应考虑合并冠心病。
有关资料报告肺心病伴冠心病漏诊率12%~26%,误诊率8%~28%。因两者合并存在时症状互相掩盖,笔者认为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1)患者既有肺心病病史,同时又有心绞痛发作,且持续高血压病,心肌病的可考虑合并冠心病。(2)心电图有下述改变之一者:①有肺型P波电轴左偏者:肺心病因心脏明显转位而电轴右偏。如合并冠心病可因左心室增大及左束支阻滞电轴多呈左偏或不偏。对电轴显著左偏(>-30°),且能除外高血压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②出现心肌梗死图形,但如同时描记V3R或V4R也呈QS波或于V1~V3导联低~肋间描记时,QS波消失或随病情好转而消失,可排除心梗。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者。(3)超声心动图检查既有右室负荷过重的改变,又有左室功能下降,主动脉硬化的表现。(4)X线表现左右室扩大,主动脉型心影或以左室增大为主的心影。(5)心衰时未给予有效控制感染,吸氧、利尿时使用强心药物,心衰便得以控制,考虑合并冠心病。若单纯肺心病,应用强心药物效果不明显。
[1]翁心植.肺心病伴发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华内科杂志,1982,21(4):239.
R541
A
1674-0742(2010)08(c)-0078-01
201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