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阳明 洪丽萍
(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 江苏镇江 212003)
弱视是指无器质性病变,无眼部结构缺损,以功能性因素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达不到正常者;或有器质性病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弱视是较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儿童患病率可高达5.4%[1]。弱视按程度可分为:(以下所指均为矫正视力)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等于0.1)。经统计儿童弱视的发病率:国内占2%~4%、国外占2%~2.5%。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弱视治疗新方法,如红光电子闪烁仪、红光脉冲刺激法、多色光增色仪,视觉生理刺激,同视机,激光治疗仪、后像灯,CAM视觉刺激仪,常规遮盖,精细视力训练,以及传统的红像疗法、压抑疗法、海丁格光刷疗法等都有不同报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遮盖疗法,一般认为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取得较满意效果。我中心2007年至2009年对90例162眼弱视患儿跟踪观察后,其综合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排除其他眼部器质性病变均为儿童近视,远视引起的弱视患者90例162眼。其中男49例:3~6岁37例,7~9岁12例。女41例:3~6岁30例,8~14岁11例。首诊年龄3~14岁,平均8.1岁。弱视程度为:轻度弱视(300度以内)76眼,中度弱视(300~600度)79眼,重度弱视7眼。
所有患者就诊时行常规视力、眼前节、眼底和注视性质检查,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并查眼球运动。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注视性质检查,立体视觉检查(远立体视检查采用TSY-V型同视机,近立体视采用金贵昌等编著的《双眼立体视觉检查图》)。散瞳方法:3~10岁儿童采用1%阿托品膏点眼,每天3次,连续点3~4d,睫状肌完全麻痹后验光,确定屈光状态。21d后复检,矫正远视力不足0.9者,定为弱视。弱视标准参照严密主编的《眼科学》第4版弱视定义[2]。具体方法为:(1)屈光矫正: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最基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独矫正屈光可使部分患儿成功治愈。对弱视儿童配戴矫正眼镜,每6个月重新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验光,调整镜片。(2)遮盖及压抑疗法:对斜视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行遮盖治疗,单眼弱视患儿遮盖健眼,遮盖比例为3~5岁4:1,5~6岁6:1,6岁以上8:1,至双眼视力相等后逐步减少遮盖时间。通过遮盖以消除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功能,增加弱视眼的视觉刺激,提高视功能。(3)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其中包括:(1)后像疗法:用强光炫耀旁中心弱视眼的周边部视网膜,包括旁中心注视区,每天1~2次,每次20~40min,使之产生抑制。同时用黑色圆盘遮挡保护黄斑,然后在室内闪烁灯下训练提高弱视眼的黄斑功能。(2)红色滤光电疗法:此法对游走性和离黄斑中心较远的旁中心注视眼尤为适宜,深度弱视不适宜。(3)海丁格光刷疗法:此法适用于治疗旁中心注视性弱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患者,利用旋转的“光刷”来刺激黄斑的抑制,以达到纠正偏心固视的目的。每星期复查视力。(4)精细视力训练:穿针、绘画、拼图、十字绣等。(5)对视力达到0.6以上者加用同视机功能训练,每天1~2次,每次20~40min。(6)对拒绝遮盖的患儿,采用压抑疗法。
(1)疗效与弱视类型的关系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率为88.7%,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有效率为84.1%,斜视性弱视的有效率为64.3%。
(2)疗效与年龄的关系3~6岁组的有效率是99%,7~9岁组的有效率为97%,10岁以上组的有效率为42.8%,4~6岁组疗效与7~9岁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差异;与10岁以上组疗效比较,亦有极显著差异。
(3)疗效与注视性质的关系中心注视者有效率为89.4%,旁中心注视的有效率为59.3%。
(1)弱视按发病机理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5种,临床上多见的是前3种可逆性功能性弱视。综合治疗表明,弱视者多伴有屈光不正,检查弱视一定要散瞳验光,目的是准确地验出实际屈光度,只有在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弱视训练,让清晰的物像反复刺激视网膜注视中枢,提高视觉敏感度,才有可能提高视力。在各种类型弱视中,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共占90.0%,说明大多数弱视的发生与屈光不正有关。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是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且随着原始性屈光不正程度增高,轻度弱视比例减少,中度弱视比例增加,说明屈光不正程度是影响弱视程度的重要因素。
(2)弱视治疗效果明显相关的因素是年龄、弱视类型以及治疗前视力损害程度,表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使弱视儿童更快的适应社会与生活的需要。现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视觉系统敏感期从出生时开始,2~3岁可塑性最强,4~6岁明显减弱,9~12岁左右敏感期结束[3]。所以我们认为:在学前纠正和消除异常条件,容易恢复两眼视功能。弱视斜视患儿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明显下降,而且失去双眼单视和立体视功能[4]这就直接影响弱视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望治愈[5]。本组病例以3~6岁组治疗有效率最高可说明儿童弱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3)通过综合治疗我们体会严格的遮盖加持续的精细且力训练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通过手、眼、大脑的协调训练解除黄斑功能的抑制。精细视力训练需先易后难、不断变换花样,如穿珠子、描图等。
综上所述,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力的常见眼病,只要及早发现系统治疗,大部分患儿是可以治愈的,要加大弱视常识及危害性的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弱视的认识和重视,实现弱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赵堪兴.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努力提高弱视的防治水平[J].中华眼科杂志,2002,17(7):449~450.
[2]严密.眼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6.
[3]胡甸萍,王洁,钱俊,等.学龄前儿童弱视相关因素的调查[J].眼科2007,16(2):135.
[4]刘家琦,李风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0~ 691.
[5]李昂,曾军.弱视治疗新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7(1):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