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气温的关系

2010-02-10 22: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气温季节

丛 林

黑龙江省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154107)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最近报道,它在前十位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仍排第二位。随着人类老龄化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逐渐年轻化。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约占2/3,出血性约占1/3,出血性疾病中,高血压性脑出血占到70%%。急性患者中因出血死亡者约占2/3。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民族、地域、性别、年龄、饮食习惯、气候等有关。资料显示,气温下降时脑血管疾病的平均日发病数约为暖日的2倍,高气压、低温、低湿天气更易出现脑血管疾病。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住院观察和出院后随访及生活健康指导,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84例,男58例,女26例,年龄39~82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19例,初中25例,高中18例,高中以上17例,居住地城市64例,农村20例。病程1~10年,吸烟史71例,饮酒史62例,吸烟并饮酒史50例。

1.2 方法

对上述84例患者进行住院观察和出院后随访及健康指导。内容包括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指导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1 常见因素

脑血管病疾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许多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和脑卒中史、吸烟和酗酒、高脂血症,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体力活动减少、饮食(如高摄盐量及肉类、动物油的高摄入)、超重、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感染、眼底动脉硬化、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所致的血栓前状态或血黏度增加等也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2.2 气温因素

和气象因季节素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早已引起临床的关注。国外对发病与气象和季节的关系论高至低的顺序分别为冬,秋,春,夏,且冬春,秋夏和冬季记述较多,国内也有不少报道,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数据和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气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控制大气污染物SO2、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影响的情况下,夏季最低气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总急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诊、心律失常急诊、心力衰竭急诊和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影响最大,气温每升高1℃,OR值分别为1.039(95%CI1.008~1.071)、1.077(95%CI0.987~1.174)、1.037(95%CI0.963~1.116)、1.103(95%CI0.909~1.339)和1.030(95%CI0.985~1.077),其中最低气温与总心脑血管疾病急诊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权威医疗部门的调查统计显示,秋冬季节脑卒中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的比例接近70%,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现已证实,气温降低时是脑血管疾病冬季高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病的中老年人,突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高。身体处在低温状态,外周的血管会收缩,使得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心脑负荷加重,易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同时,寒冷的刺激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凝血块,从而大大加重因动脉硬化所造成的脑供血不足;寒冷的时候,运动和户外活动减少,脑血液灌注相应减少。冬季的室内缺乏通风也加剧了脑部的缺血、缺氧;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增多而饮水量相对不足,容易造成体内缺水,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流减慢,血容量不足;体质差的患者冬季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气喘等,这些都会加重原有脑血管疾病的病情。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而且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又是他们的高发病,所以冷空气刺激下的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易发诱因。

2.3 病例分析

84例患者中,其中脑出血46例,男39例,女7例,最小年龄处理并无显着差异。脑出血与脑梗死组比较:冬季脑出血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2岁;脑梗死38例,脑出血发病率高于脑梗死,春季则相反,夏、秋季较为接近。统计学处理发现冬季有明显差异,提示冬季的气压和相对湿度对脑出血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认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气象与疾病知识的了解:使医护人员了解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影响人体神经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及精神情绪领域的适应机制的知识,从而重视。气象资料显示,气温、气压、环境、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死亡、并发症和转归均有一定关系。②加强预防宣传教育和咨询:对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饮酒吸烟等病史者,统计学处理发现冬春、秋夏和冬夏分宣教脑血管的危险性而采取相应措施外,在气温异常变化时统计学显着和非常显着差异(P<0.05和<0.01,变化时,注意异常反应,如有危象症状时及时就医)。③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因此,冬季应注意保持室内稳定的气温和相对湿度,体力活动,精神情绪,血压高低,血脂水平及季节气象注意室温和口腔卫生,防止呼吸道感染和烫伤。文献表明,季节、气压、气温及湿度等影响床铺的干燥整洁和皮肤卫生,防止褥疮和尿路感染,气温是决定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认识气候学对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理解人体与环境,预防感冒,并结合季节和气候加强功能锻炼疗法的相互作用,对医护人员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方案很有必要。

2.4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2.4.1 冬季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2.4.2 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

2.4.3 注意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

2.4.4 调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2.4.5 在医师指导下,坚持经常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另外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季节还要适当地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

2.4.6 控制危险因素;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身体检查;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药物。

2.4.7 日常生活小节: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待室内变暖和时方起。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先让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3 结 果

通过对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住院观察和出院后随访及健康指导。内容包括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指导等。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合理、整体化的健康教育,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所降低。各种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气温有一定关系,在气温骤变时,适时调整生活方式及生活细节,可以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脑血管气温季节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花的季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