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港 ,刘纪成 ,刘锦妮 ,张广强
(1.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 464000;2.解放军154医院,河南信阳 464000)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新的疾病也在不断变异与进化,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同时给养猪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1]。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现代养猪业中又危害严重的一大疾病,该病本身不引起猪只死亡,但因附红细胞体破坏猪血液中的红细胞,使其携氧功能丧失而引起猪抵抗力下降,极易并发感染其它疾病。若诊断不确切、治疗不当,死亡率较高[2]。2009年8月,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院接诊一起猪附红细胞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由于发现早,确诊及时,并采取有效可行的防制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2009年8月,驻马店市正阳县一农户张某来求诊,据畜主介绍最近购入60头三元仔猪,平均体重约18kg,入栏后4d,发现个别仔猪出现发烧现象,体温达39.5℃~41℃不等,精神沉郁、厌食,四肢特别是耳边缘发紫,皮肤发红或发紫,指压不褪色,打针血流不止,排红色的血尿、死前口中流涎、四肢划动呈游泳。虽然也采取当地兽医意见,进行抗链球菌治疗,但是效果差,并且发病个数逐渐增多,而且自家养的哺乳母猪也感染了,出现皮肤发红、发热现象,阴门红肿,先发病仔猪退烧后出现眼眶及肛门发青现象。
对1只病死猪和2只病危猪进行解剖,发现病猪全身肌肉色泽变淡,可视黏膜黄染,且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呈粉红色;喉头呈弥漫性充血,内充满淡红色的气泡,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变硬、呈暗红色、边缘不齐、有丘疹样的结节;心包积液增多、呈淡红色。心内外膜弥漫性出血、间有出血斑点,冠状沟脂肪黄色,并有小点出血;肾脏肿大、颜色苍白、肾乳头出血、皮质部有黑色出血点;膀胱变厚、有少量出血。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有渗出液溢出,关节肿胀尤为明显、关节囊液较混浊。
3.1 病毒检测 采取病猪前腔静脉血,分别用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金标层析快速检测卡检查病猪血清,结果显示均为阴性。
3.2 鲜血压片检查 取正在发烧的病猪的新鲜血液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上,在油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呈锯齿状、星状或菠萝状等不规状,上下震动或左右摆,血浆中有球形、杆形的闪光虫体,这些虫体能上下左右伸展、旋转。
3.3 血液涂片染色镜检 用病猪新鲜的血液涂片,用瑞氏染色,在油镜可见红细胞边缘血浆中的附体被染成紫蓝色,而血小板染成淡红色
3.4 细菌学检查
3.4.1 无菌取病死猪的肺脏、肝脏、颌下淋巴结和肾等实质器官直接做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的成对、单个、短链的球菌,其中以成对排列的双球菌占多数。同时将病料接种于l 0%的马血琼脂平板上,置恒温箱培养,在37℃下培养24 h,结果生长出小而圆、边缘整齐、光滑湿润、呈露珠状、轻度混浊、边缘整齐环绕溶血带的细小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见有长链排列革兰氏阳性球菌。
3.4.2 生化试验,该菌能发酵水杨苷、蔗糖、甘露醇、麦芽糖、山梨醇、葡萄糖,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阳性,不发酵菊糖、马尿酸钠、棉子糖,以上符合链球菌的特性。
3.4.3 药敏试验 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其对头孢噻呋和磺胺5-甲氧嘧啶钠高度敏感。
依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判断,确诊该猪群为附红细胞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4.1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用百毒杀对猪圈进行每天喷雾消毒1次,连续用5d,同时增加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和富硒饲料的含量。
4.2 全群猪用磺胺5-甲氧嘧啶拌料饲喂,盐酸土霉素拌料,1~2次/d,连用5d。
4.3 对病猪用头孢噻呋,按3mg/kg体重,血虫净5mg/kg体重,黄芪多糖注射液0.2mL/kg体重,分别肌肉注射,1~2次 /d,连用 3d。
4.4 严重贫血猪注射铜铁钴注射液、肌苷注射液、VB1注射液和VB12注射液,以恢复机体造血功能。
通过上述方案治疗,猪群病情趋于稳定,4d后大部分病猪体温恢复正常,开始采食,1周后病情完全得到控制。
猪链球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几年来发病率较高,对养猪业影响较严重的传染病,一般多发生在6月—9月炎热、干燥的季节。另外,饲养环境差,饲料营养不全面,应激因素等都可诱发本病。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环境水平传播;昆虫媒介在疾病的传播中也起重要作用[3]。
对病猪尽早确诊治疗,是减少发病、传播和经济损失的首要措施。链球菌的耐药率较高,敏感性普遍偏低,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性也不一致,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最好先进行药敏试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药;同时要做好对症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采用疫苗进行免疫,防止或降低疾病的发生。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免疫接种猪链球菌疫苗,建立健全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目前国产的疫苗有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弱毒冻干苗等,按说明使用,免疫期为6个月[4]。
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为条件性致病原,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增强抵抗力,可减少发病。养猪场一旦发现病猪应迅速隔离治疗,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以防病原扩散;对被病猪污染的圈舍、场地、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
[1]曲国明,刘峰.猪附红细胞俸病及其混合感染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1):30.
[2]邱雅荣.猪附红细胞体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3):108-109.
[3]梁永春.猪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J].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9):164-165.
[4]陆安法,姚振华,陆艳.猪链球菌病 [J]. 动物医学进展,2003,24(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