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诊断疗效及护理方法

2010-02-10 10:29鲁霞霞张伟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5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肿块乳腺

鲁霞霞 张伟娜

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

乳腺增生在我国妇女疾病中十分常见,一般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最终可能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并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乳腺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近年来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乳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护理,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改善我国妇女的健康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三组89例,均为女性患者,均为即墨市人民医院乳腺门诊患者,年龄31~54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3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1.2 临床诊断

全部病例可扪及结节状条索、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或团块状肿块,质地坚实,边界不清,使用西门子亚当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两侧乳房,从而对4个象限、乳晕区及腋窝下分别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并记录肿块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后方回声改变,腋窝下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大小、数量和内部回声等情况。通常判断肿瘤良性与否的标准为:形状是否规则,边界是否光整,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后部回声有无增强,有侧方声影,无微小钙化,纵横比<1;通常来说,恶性肿块形状多为不规则,边界不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衰减,有微小钙化,纵横比>1,将应用此类方法判断仍不能确定的肿块归为不能定性。目前根据超声表现将肿块分为良性、恶性及不能定性三类。本组实验经检测均排除乳癌的可能性。

1.3 治疗方法

采用ABC 3种方法疗效,实施相应护理。

2 治疗结果

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治疗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A组24例,临床治愈9例,显著3例,有效4例子,无效8例,占总有效率66.7%。B组31例,临床治愈16例,显著6例,有效2例子,无效7例,占总有效率77.4%。C组34例,临床治愈20例,显著6例,有效5例子,无效3例,占总有效率91.2%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乳腺增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痛苦,在护理过程中利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促进恢复健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一大部分患者都有不良情绪,有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和恐惧等心理状态,导致精神刺激可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紊乱。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一般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及相关经验告诉患者此病例的治愈情况,给患者增加疗养信心。温暖患者,消除护患之间陌生感,建立良好关系,解除病人所产生的不利心理现象。

3.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护理过程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要给患者制定详细的指导计划,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确定好定期检查时间,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饮食上也要告诉患者少吃油炸食品,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对甜食,进补的食物也要克制。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食品,其中粗粮、黑黄豆、核桃、黑芝麻木耳等作用很不错,能有效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腺增生的雌激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规律,养成运动好习惯。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禁止滥用避孕药和避免人流,并且定期作乳房检查。

3.3 用药指导

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一般都以疏肝理气、软坚、化瘀、除痰为治疗原则。而在消癖方中,郁金、柴胡、乌药疏肝理气,丹参、鸡血藤、赤芍化瘀,夏枯草清郁热化痰浊,牡蛎、浙贝母、玄参软坚散结,祖国医学研究证实,在调节雌激素水平方面仙灵脾发挥着很大作用。诸药合用加之乳腺治疗仪共奏起到了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

4 结 论

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引起乳腺增生,其发生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这些主要是因为孕激素水平低下而雌激素分泌过多,并长期作用于乳腺组织的结果。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完善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增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1,2]。经过相应的治疗及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护理中,中药消癖方结合乳腺治疗仪完成了34例,占总有效率91.2%,所以完善的护理方法在对乳腺增生的诊断疗效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吴祥德,董守义.乳腺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程桂真.乳腺增生病人的康复教育[J].全科护理,2007,5(6):91.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肿块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红外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疏肝理气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