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中医“四诊”临床见习指导

2010-02-10 10:02:19刘馥梅
中外医疗 2010年27期
关键词:中医科体征病人

刘馥梅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中医“四诊”即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质、舌苔、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疾病的变化;闻诊是听病人语声大小,呼吸粗细,咳嗽的轻重及闻某些气味,以了解病情;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病因、病情变化、诊治经过及既往史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切脉、按肌肤、四肢手足、胸腹、俞穴等,以了解疾病的变化。运用四诊时,要把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偏废,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较全面掌握疾病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正确的诊治提出必要的依据。其中中医“四诊”临床见习在中医授课中尤为重要,必须做好“四诊”临床见习指导,不断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1 见习前的指导

1.1 思想准备

在授课中经常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医德规范,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进入医院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要拥挤,喧哗、吵闹,不要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学生工作服要干净整洁,对医护人员及病人要文明礼貌,不要乱摸乱翻,信口雌黄。通过这些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而且能取得医护人员及病人信任和积极配合,使教学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1.2 理论准备

(1)要熟知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特点的精神实质,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人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候。论治,就是在辩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2)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掌握“四诊”内容,四诊即望、闻、问、切4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从诊察疾病反映在各方面的客观症状、体征,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3)在老师指导下制订出详细的“四诊”见习报告单,这样对初次接触病人的学生就不会手忙脚乱,可按“四诊”见习报告单内容有序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见习。明确告知学生他们的见习表现及见习报告要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分。进一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1.3 业务准备

任课教师要向教务科写出见习申请,并联系好接送学生的车辆,同时与见习医院的医教科及中医科取得联系,以便得到中医科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选定典型病例,顺利完成临床见习教学。

2 见习中的指导

学生进入医院常常好奇和兴奋,所以要组织好,不能象“放羊”一样,要整对入内,按学号分组,每8~10人为一组,每组安排1位带教医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每组人数安排不可过多,过多则空间拥挤嘈杂,后排学生既听不清带教医生的讲解,也看不见患者体征,容易分散注意力。每组学生人数太少,则容易产生拘谨,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激发他们的相互探讨督促学习。带教医生把学生带到已选定的典型病人床前,针对病人的症状体征,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四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从病人的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诊断等方面进行带教,在讲解中对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适时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病人床前带教结束后,回到中医科实训室留给学生们一定的思考时间,归纳的时间,讨论的时间,并集中回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难问题。随后再找两个典型病人,要求学生分组自行发挥认真仔细进行“四诊”见习,通过望,闻,问,切自行做出初步诊断,见习结束后,要求每组学生每人认真填写2份见习报告上交任课教师处。

3 见习后的指导

对学生们的见习报告一定要认真进行评判,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把“四诊”见习报告按总分100分解到其中每一项中,公正评判学生们的成绩并记录在教师考核手册上 。再次上课时下发学生互阅,并在课堂利用30min分组讨论病例,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利用20min解答同学门提出的疑难问题并宣布正确答案,全面总结见习中的优缺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总之,医学教育所培养的是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医学人才,中医是一们临床课,他的实践性很强,而中医见习是中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理论相辅相成,我们在教学中也尽全力朝这个方向努力,不断领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不断提高中医“四诊”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1]汪志诚.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2]李琼.探索主体性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新理念[C].卫生职业教育,2009,6(12):50~51.

猜你喜欢
中医科体征病人
谁是病人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更 正 说 明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浅谈中医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中医科护理中的作用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科主任综合能力在医院中医科发展中的作用
光明中医(2016年20期)2016-03-10 00:47:21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
针刺治疗上睑下垂1例
河北中医(2011年7期)2011-04-09 14: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