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萍,徐惊涛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我国是世界牦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实际拥有牦牛1400余万头,其中青海约有500万头,四川约400万头,西藏约390万头,甘肃100万头,新疆约26万头,云南7.4万头。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是一种最少与人类争地、争粮、争夺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动物,是高海拔、高寒地区不可替代的生物物种。牦牛产品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业是高寒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对提高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民族团结,保持藏区稳定和长江、黄河源头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牦牛生产较落后,品种原始,生长缓慢、成熟晚,个体生产性能低,现代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应用力度不够,经营管理粗放,畜群周转慢,产品商品率及经济效益不高。一头母牦牛一个泌乳期仅能挤奶5~6个月,挤奶200~300 kg,且多数母牦牛三年产两胎;牦牛一般要饲养到4~5岁才能屠宰,其净肉不足100 kg。
为了提高牦牛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无污染的牦牛奶、肉等绿色食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畜牧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试图通过本品种选育或杂交改良的方法来提高牦牛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现行牧业体制下,使得组建核心群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难以实现,并且本品种选育的遗传进展较为缓慢,工作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目前在牦牛产区广泛采用了用野牦牛复壮家牦牛的技术,使牦牛的个体生产性能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高,然而由于优秀种公牛数量有限,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种公牛的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了牦牛复壮的效果。国此,进行牦牛的杂交改良,充分利用杂种优势,生产优质犏牛成为现行牧业体制下所可以推行的一条有效措施。
在牦牛的杂交改良、杂种优势利用上有以下几种途径:
用冻精给牦牛进行人工授精,F1代犏牛体型大,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奶、肉用性能比牦牛成倍增长。母犏牛2~3岁可初配,3~4岁可产犊挤奶,可每年连产,适应性好,耐粗饲,其中以荷斯坦牛冻精与牦牛杂交的犏牛杂种优势最显著。饲牧这样一头F1代犏牛相当于饲牧两头多牦牛的经济效益。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海西州天峻县天棚地区,在牦母牛终年放牧、犊牛无棚舍、补饲条件下,西犏和荷犏初生重比当地牦牛分别提高22.8%、27.5%;祁连县八宝、阿柔地区在有补饲的条件下,西犏和荷犏六月龄体重分别为 91.75 kg、100.75 kg,较当地同龄牦牛提高55.51%和70%[1]。共和县江西沟地区荷犏牛150 d日挤乳两次挤乳量为755.0 kg[2],是牦牛挤乳量的3倍以上。但由于冷配受胎率低,难产率高、操作成本高等原因,推广较为困难。
这种方式生产犏牛(土犏),这是广大牧民传统的牦牛杂种利用途径。但因黄公牛与牦牛均属未经系统选育的原始品种,生产性能低,杂交的F1代优势率有限,体重的杂种优势率为27.8%~36.1%,母犏牛产奶量比牦牛高50%~100%。
如我国最大型的肉用型牦牛九龙牦牛与其它牦牛的杂交,改良后代牦牛犊比本地牦牛犊提高10%~20%,成年体重较本地牦牛高50 kg。
该技术已在我国广大牦牛产区推广应用,野血牛的体重较当地牦牛平均提高20%以上[3,4]。但其后代野性大,不易管理,并且由于野牦公牛的质量难以保证,提高生产性能的幅度有限。
即将半农半牧区含1/2荷斯坦(或西门塔尔牛)血缘的杂种公牛引入到高寒牧区,与牦牛自然交配繁殖的F1代犏牛杂种优势良好。其生产性能的提高幅度虽低于培育品种(荷斯坦、西门塔尔)与牦牛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却显著高于“土犏”。在同等饲养条件下,1.5岁时犏牛平均体重为190.65 kg,牦牛体重为139.56 kg,比牦牛重51.05 kg;2.5岁犏牛平均体重264.65 kg,同龄牦牛体重为174.65 kg,比牦牛体重高出90 kg,体重高出51.53%[5]。犏牛平均奶产奶为620 kg,牦牛平均产奶量为228 kg,犏牛产奶量比牦牛高392 kg,是牦牛产奶量的2.72倍[2]。犏牛饲养牧户获得的经济收益非常显著。
牦牛分布地区,利用黄牛与牦牛进行种间杂交,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牦牛与普通牛杂交,是种间杂交,它们的种间杂种,雌性能继续繁殖,而雄性不育。如果继续级进杂交下去,其后代的雄性生育力可逐渐得到恢复,但其生产性能和适应性,因杂交代数增高而逐代下降。因而这一种间杂交形式,只用其杂种一代或二代。
在全国牦牛产区,在1956~1975年间用良种公牛本交和常温精液输精,已获得杂交后代1 000头;1975~1982年间,利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生产犏牛约1.3万头;至1987年底达3.4万头[5];F1代奶肉产量成倍增加,深受当地牧民欢迎。但由于引进外地良种公牛极不适应高原地区的生态条件,很快患高原病死亡,并且犏牛雄性不育,而采用级进杂交产生的荷杂二代牛极不适应高原环境。目前当地牧民大都采用牦公牛与荷犏母牛回交,其后代生长发育差,奶肉产量低。虽然采用荷斯坦牛杂交改良牦牛的F1代表现优秀,但由于F1代雄性不育,优良性状无法横交固定;并且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繁活率低,难产率高,严重阻碍了牦牛杂交改良的深入开展。
青海省自五十年代开始就引进了国外良种牛进行当地黄、牦牛的改良工作,而从1975年开始进行了大面积的杂交改良工作,截止到1982年,累计改良各类牛2万多头,其中冷配1.7万头;育成各类杂种牛近9 000头。改良面积达25个市、县及14个国营牧场[1]。除对当地黄牛的改良外,在牦牛产区诸如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果洛州、黄南州等地都进行了牦牛的杂交改良,重点在海南州共和县的江西沟地区、果洛州乳品厂及大通种牛场进行了牦牛改良试点,所获后代杂种优势明显,由于杂种优势明显深受牧民群众的欢迎。
据调查估计目前青海省现存栏犏母牛大约3.5~4万头,大体分布情况如下:大通种牛场存栏良种犏牛70头,土种犏牛 40头,大通宝库乡 250头,大通其它地区大约1 500头、互助1 500头、湟中2 500头、湟源 2 600头、乐都 1 500头、化隆、循化大约6 000头。其他分布在我省6州的农牧结合部和牧区不适合饲养良种奶牛、黄牛地区,其中:果洛大约5 000头、黄南 2 500头、海北 2 500头、海西 1 500头、海南 2 000头、玉树 1 500头,其它分布在州、县及城镇周围。
犏牛在青海省牛数量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它的分布广范,流动性也较大,青海省至今无人详细统计过犏牛数量分布情况,所以准确数据较难统计,因牧区把犏牛统计在牦牛数据内,而农区把犏牛统计在黄牛数内。并且由于生产体制的变革,牦牛归属一家一户所有,加之牦牛同期发情技术尚末过关,冷配受胎率低,难道率高、操作成本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近年来牦牛改良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无论是政府部门或科研项目均未有投入,致使犏牛市场供不应求。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紧密跟踪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犏牛生产问题,于2005年承担了青海省科技厅下达的“犏牛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针对牦牛远缘杂交生产高效犏牛过程中的诸多制约因素,首先利用良种乳、肉公牛和当地黄牛杂交,将生产出的杂种公牛经过专门培育后,作为种用公牛引入牧区与牦牛本交生产犏牛,既充分利用了各种杂交优势,又避开了人工授精繁殖犏牛的种种困难,而且可操作性强,是当前缓解人犊争奶、加快牛群周转、提高牦牛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实施中制定了种用杂种公牛的培育方案,培育杂种公牛34头,繁殖犏牛374头;2.5岁犏牛体重平均比牦牛增加51.53%[4],犏牛产奶量比牦牛高2.72倍[2];直接经济效益38.8万元。与此同时,2006年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又承担了青海省农牧厅下达的“犏牛产业化生产项目”,培育推广优良杂种公牛300头,生产犏牛3 000头。两个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犏牛生产速度,犏牛饲养户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
青海省有繁殖牦母牛约200万头。由于目前牲畜作价归户,草场承包,牦牛同期发情未过关等种种原因,用常规人工授精技术已无法满足广大牧民群众对犏牛的迫切需求。而采用三元杂交方法生产犏牛,其方法简单,技术可靠,配怀率,繁殖成活率较高,难产、母子双亡少,且把半农半牧区的“黄改”与牧区的“牦改”有机地结合起来。故在海拔3 700 m的牧区牦牛生产中应大力推广牦牛三元杂交,利用杂交改良技术提高牦牛生产效益和生产性能是可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通过发展高效畜牧业促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进而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邵彬泉,吴星荧,李国忠,等.黄、牦牛杂交改良工作调查报告[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4,2:11-13.
[2] 魏雅萍,徐惊涛,童子保,等.青海高寒牧区犏牛挤乳量及乳成份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08,(34)5:31-33.
[3] 吴成顺.导入野牦牛血液对提高牦牛后代生长发育效果观测[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9:52-53.
[4] 邹文辉,罗晓林 ,曹 竑.青海果洛地区野血牦牛生长发育测定[J].甘肃畜牧兽医,2001,(157)2:8-9.
[5] 魏雅萍,徐惊涛,王兆龙,等.青海高寒地区西杂和荷杂犏牛生长发育指标测定[J].青海大学学报,2009,(27)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