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由南京生物化学制药研究所、全国生化制药情报中心站、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共同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领域中从事分离和纯化技术、毒理药理、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技术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生物学文摘》及《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1.1 生化药物(指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上述物质)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
1.2 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药动学。
1.3 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研究。
1.4 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剂型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
1.5 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的专题论述。
1.6 科技新闻、科技人物及科技与市场信息等。
2.1 论著 学术水平较高、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创造性及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全文一般不超过5 000字。
2.2 技术交流 实用价值较高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及剂型改革等。全文不超过3 000字。
2.3 临床 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全文不超过3 000字。
2.4 综述 综合分析评价国内外生化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的新成就、新进展,并结合本人工作提出见解、问题所在及前沿展望。全文不超过6 000字,所引用参考文献中,近5年的文献应占引用总文献的70%。
3.1 文稿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密、层次清楚、文字简练。文中标题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例如:1…,2…,2.1…,2.1.1…。
3.2 题目 要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尽量不用副标题、非常用的缩略词、代号和公式。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居中书写。所有稿件须附与中文题目一致的英文题目,接排在中文关键词及文献标识码之后。
3.3 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限于论文内容的答辩者,一般不超过6人。所有稿件须附作者英文姓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写法为: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应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写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中英文作者单位名称均分别接排在作者下,应写出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加逗号分隔;各工作单位之间加分号分隔。
文章的主要作者须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等,作者简介注在左下地脚。
3.4 摘要 稿件须附中英文摘要(综述类稿件可不附英文摘要)。摘要均居中分别接排在中英文作者单位下,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0字,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一致。
论著、技术交流及临床类稿件摘要的书写格式为:目的(Purpose):简介研究背景或目的;方法(Methods):简述研究所用的材料、对象和方法,重点提示重要的研究设计,无需细述;结果(Results):简明客观地举出研究所得的主要结果,要用数据表达,所列数据要有统计学检验;结论(Conclusion):对结果进行分析或讨论,说明得到的启发、展望或结论。
综述的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适用对象及目的即可。
3.5 关键词 一般3~8个,中樱文一致。尽可能从有关词表及工具书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
3.6 引言 概述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明确本文目的。可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但不作文献综述。一般不超过250字。
3.7 材料 主要的动物、植物、药品、试剂、仪器等应说明来源、品种、规格。常用药品、试剂、仪器等不必列出。
3.8 方法 尽量简单明了,应便于他人重复实验,一般方法可引文献,有改进的要突出改进之处,创新方法则宜详述。
3.9 讨论 重点写新的发现和本文的结论及观点,应交代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及实验条件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勿重复前文已叙述过的内容,同时避免离本研究过远的讨论和设想。
3.10 图表 设计合理、易懂。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既有图又有表的,留表去图。所有图表均应附中英文图表题名及中英文图表注。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式表。表注依次使用1,2,3,标于右上角,统计处理结果用P<0.05,P<0.01,P<0.001表示。
图要求线条清晰、平滑、美观;照片要求反差鲜明,清晰易辨。图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用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中间加一斜线的方式表示,标于坐标轴外侧。
3.11 计量单位、代号与缩写 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与数值之间应留一个空格。品名应在剂量前面,如5mL缓冲液应写成缓冲液5mL。组合计量单位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mg/kg/d应写成mg/(kg·d)。计量单位和代号不能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如“每天”不应写成“每d”。当量浓度N、体积克分子浓度M已废止不用,浓度单位用mol/L。
文中可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如1秒1 s,2分钟2 min,3小时3 h,4天4 d,国际单位IU(表示酶活力的国际单位用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u),紫外UV,样本数n,均数 x(不是X),标准差 s(不是SD),概率 P,相关系数 r,转速 r/min等。尽量把1×10-3g与5×10-7g之类改写成1mg与0.5μg。
文中首次出现的缩写前应注明中文名称。
3.12 数字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钞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以桨计数、计量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数值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值的减少则只能用分数或%数表示;数值范围号采用波纹线“~”。
3.13 参考文献 只引作者亲自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内部资料、译文等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列入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并在其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外文字母的拼写务必准确,非英文文献请注明,格式和标点符号请严格按本刊规定书写。请尽量提供参考文献特别是外文参考文献的原文首页复印件。
每1条参考文献条目的主要责任者,3人以内的姓名全写,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3人以上的仅列出前3名作者的姓名,后加”等”。中国人的汉语拼音姓名应写出全名,名不用缩写。参考文献4个字居左排,后加冒号,所列文献顶格写,序号加方括号[]。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执行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a.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1]李良铸,李明晔.最新生化药物制备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38-140.
b.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文献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2]凌沛学,贺艳丽,刘爱华,等.玻璃酸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进展[M]//凌沛学.玻璃酸钠及其在外科中的应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8-15.
c.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3]王捷,刘增田,杨太成,等.抗重组人骨唾液酸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6,27(6):323-325.
[4]Alison E,Robert A,DeAngelis P L,etal.Chemoenzymatic synthesiswith disuinct Pasteurella heparosan synthases[J].J Biol Chem,2007,282(39):28321-28327.
d.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e.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类型标识为: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 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为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4.1 来稿须附作者所在单位证明,并须注明未一稿两投。若属国家攻关项目、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者,请在文下注明,并附相关复印件。
4.2 来稿须注明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地址(邮编)、电话、手机号码、E-mail等,以便联系。
4.3 根据著作权法及本刊的具体情况,凡作者在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对稿件的处理通知,则说明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须与本刊联系。对不录用稿,将发退稿通知,原稿恕不退还。
4.4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文责由作者自负。
4.5 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请严格按照稿件处理通知单的要求修改,并在2个月内通过E-mail发回编辑部或寄回。
4.6 本刊收取稿件审理费每篇40元。请在寄发稿件的同时通过邮局将稿件审理费寄至本刊,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及论文题名。对于决定录用的稿件,本刊将收取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并赠本刊。
4.7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给。如作者不同意将论文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说明。
4.8 来稿请用挂号寄至本部,同时将稿件的电子文档用电子邮件发至本部。
本部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邮编:210031,电话:025-58588537,传真:025-58588536,E-mail:shyw@jlonline.com、shyw1976@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