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挥发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

2010-02-10 05:19田友清
中国药业 2010年3期
关键词:莎草倍半萜香附

田友清,丁 平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为莎草香附子;《植物名实图考》始有香附的插图。香附具行气解郁、调经止痛之功效[1],《本草纲目》描述其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多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香附尤其是香附挥发油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含量测定、制剂开发等,在此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迄今已从香附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40多种成分,包括单萜、倍半萜及其氧化物,其中 α-香附酮和 α-香附烯是香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之和占香附挥发油的28.85%[2-6]。

1)单萜:单萜类成分包括 α-蒎烯、β-蒎烯、莰烯、柠檬烯、桉叶素、α-紫罗兰酮、对-聚伞花素等。

2)倍半萜:桉烷型倍半萜包括 α-芹子烯、β-芹子烯、α-香附酮、β-香附酮、香附醇、异香附醇、α-莎草醇、β-莎草醇、4 α,5 α-环氧 -11-烯 -3 α-桉叶醇、1(10),11-enemophiladien-2-one、诺卡酮、valencene、epi- α-selinene、α-香附烯、α-蛇床烯、β-蛇床烯、γ-蛇床烯等。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包括莎草酮、环氧莎草、γ-古芸烯、δ-愈创木烯等。广藿香烷型倍半萜包括香附子烯-2,5,8-三醇、香附子烯-2-酮-8醇乙酸酯、广香附烯酮、广香附烯醇乙醇酯、香附酮、cypera-2,4- (15)-diene、cypera-2,4-diene等。丁香烷型倍半萜包括考布松、异考布松。杜松烷型倍半萜包括 α-毕澄茄烯、β-毕澄茄烯、γ-毕澄茄烯、δ-毕澄茄烯、二氢白菖考烯、4,7-dimethyl-1-tetralone、10,12-peroxycalamenene、γ-去二氢菖蒲烯、反式菖蒲烯、卡达烯、α-依兰油烯、γ-依兰油烯等。胡椒烷型倍半萜包括 α-古巴烯、古巴烯、古巴二烯、莫斯德酮等。单环型倍半萜包括 α-榄香烯、β-榄香烯、α-葎草烯、cyperadione、cyprotene、4,5 -secoeudesmanolide及其异构体等。Rotundane型倍半萜包括 norrotundene、rotundene、isorotundene等。

2 药理作用

2.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香附挥发油能明显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对正常家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麻醉作用,能协同东莨菪碱的麻醉作用;对由致热剂引起的大鼠发热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且能降低大鼠正常体温;对由物理、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其中所含 α-香附酮为较强的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剂,被认为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2,7]。

2.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香附挥发油具有短暂的降血压作用[8]。

2.3 雌激素样作用

香附挥发油具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其中以香附烯作用最强,是香附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成分之一[2]。香附挥发油中的 α-香附酮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被认为是香附调经解痛的主要有效成分[4]。

2.4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香附挥发油可抑制离体家兔肠管的收缩。其中有效成分 α-香附酮具有特异性作用于电压敏感型钙通道的硝苯吡啶样钙离子拮抗作用,被认为是抑制肠管收缩的机理之一[8]。

2.5 抗炎作用

香附挥发油对角叉菜胶和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无明显影响,提示其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

2.6 抗菌作用

香附挥发油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宋内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抗菌有效成分为香附烯!和"[2]。

3 提取工艺

由于现代技术的应用,提取香附挥发油基本上都采用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并应用于中试和工业生产。研究表明,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压力10 MPa、分离温度35℃、药材粒度60~80目、萃取时间1 h条件下,香附挥发油的提取率和α-香附酮的转移率均可达到较高水平[9]。

由于香附超临界CO2提取物中含有挥发油和脂肪油,其中挥发油含量约占20%。为了使有效部位的含量达到50%以上,可采用分子蒸馏技术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富集挥发油。研究表明,在一定真空度下,经70~110℃分子蒸馏后的挥发油含量可达50%以上,馏出物以90℃时最多,且 α-香附酮含量也最高[10]。

4 含量测定

目前对香附或其挥发油进行质量控制的指标主要是香附挥发油中所含 α-香附酮,采取的测定方法主要是气相色谱法[11]和高效液相色谱法[12],个别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13]和气质联用法[14]。测定香附挥发油中 α-香附酮含量的气相色谱仪采用填充色谱柱,FID检测器,柱温/进样器温度为185/230℃。气相色谱法结果准确,重现性、稳定性好,方法简便、快速。测定香附挥发油中 α-香附酮或香附烯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7 nm,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5 制剂开发

目前主要采用 β!环糊精对香附挥发油进行包合,然后制成相应的制剂,如胶囊剂等。一般需要考察香附挥发油与 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时间(研磨时间)、干燥温度等因素,可采用超声法和饱和水溶液法进行制备[15]。

6 开发前景

目前针对香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比较全面,提取分离方法比较成熟,药效及其机理研究比较深入,以 α-香附酮为指标的含量测定方法亦较稳定。但是,制剂开发尚属薄弱环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单独以香附挥发油为原料的成型制剂。因此笔者认为,将香附挥发油开发成现代中药制剂具有一定的前景,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适应证选择:综合目前香附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及香附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可以选择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症等妇科疾病作为主要适应证。

2)新药类别选择:由于挥发油为有效成分,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关于中药、天然药物注册的分类规定,可以选择作为第5类新药申报。但是有效成分的含量必须达到50%以上,而香附CO2超临界萃取物中挥发油约占20%,因此需要进行富集。

3)剂型选择:香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辛辣感,应该选择一种既能掩盖其不良性味又能速释的制剂,滴丸剂可作为首选。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82.

[2]黄剑锋,彭国平.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3,26(1):65-68.

[3]冯毅凡,郭晓玲,孟 青,等.香附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成分分析[J].中药材,2006,29(3):232-235.

[4]温东婷,张 蕊,陈世忠.香附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对未孕大鼠离体子宫肌收缩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1):110-111.

[5]林晓珊,吴惠勤,黄 芳.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和GC/MS分析[J].质谱学报,2006,27(1):40-44.

[6]金 晶,蔡亚玲,赵钟祥,等.香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主要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5):490-492.

[7]解宇环,沈映君,纪广亮,等.香附、藿香挥发油抗炎、镇痛、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5,27(3):731.

[8]刘国卿,王秋娟,谢卓丘.香附挥发油药理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1):48-50.

[9]王雅亮,曲海波,聂晓玉.超临界CO2萃取"-香附酮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9):455-456.

[10]高 英,李卫民,冯毅凡,等.分子蒸馏技术在富集香附油有效成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6):41-42.

[11]陈胜璜,蒋孟良,袁干军,等.香附不同炮制品中 α-香附酮的含量测定[J].中药材,1999,22(7):343-344.

[12]侯晓虹,李 岩,唐 星,等.HPLC法测定香附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型#-香附酮与香附烯酮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6):373-375.

[13]张玉洁.七制香附丸中"-香附酮的含量测定[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4):17-18.

[14]李卫民,高 英,曾建青,等.香附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0,31(10):734-735.

[15]许 梅.超声法制备香附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8):694-695.

猜你喜欢
莎草倍半萜香附
Keep tradition alive
纸莎草纸:尼罗河畔的古老技艺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13 种茄属植物倍半萜类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野马追倍半萜内酯精制工艺的优化
治胃寒痛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对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含香附制剂质量控制的探讨
补中益气丸合七制香附丸治疗产后便秘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