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磊珂
经验交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成磊珂
出血坏死性肠炎;手术疗法;诊治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一种消化道急剧坏死与出血性疾患,病情凶险,病程短,易误诊,死亡率极高。我院1973—1999年共收62例,现分析如下。
本组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9个月~50岁,平均47.3岁。62例均有腹痛,主要为脐周及全腹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腹泻57例,便血者55例,恶心者54例,呕吐者占7例,呕吐物系胃内容物胆汁,2例呕吐咖啡样物及蛔虫数条。均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体温37.5℃~40.5℃,9例出现寒战。腹膜刺激征阳性6例。腹腔穿刺血性脓性混浊液8例。59例血常规wbc(10~20)×10-9/L,嗜酸粒细胞消失者33例。c-反应蛋白增高11例。X线表现全腹多个气液平面,肠管扩张,揪集成团或中断。
本组均采用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地塞米松8~12 mg/d静滴,以及全身支持治疗等。58例行手术治疗,受累肠段分别为回肠35例,空回肠14例,横结肠6例,回盲部及升结肠3例,病变肠管充血、水肿、肥厚、变硬、肠表面斑片瘀血呈紫色,13例病变区肠坏死,6例发现病变区肠壁穿孔,间距一般为20~70 cm,平均45 cm。手术方法:均采用切除坏死的肠管健康的肠管行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腹腔引流术。
本组62例中治愈51例,死亡11例。其中手术治疗的58例。治愈50例,死亡8例。术中2例见肠管无坏死关腹观察24 h。1例出现肠梗阻再次手术。另1例继续观察治愈。非手术疗法4例,治愈1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合并肠梗阻拒绝手术而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分四型胃肠炎型、腹膜炎型、中毒型和肠梗阻型[1]。本组62例中表现为胃肠炎型4例,肠梗阻41例,腹膜炎型13例,中毒性休克型4例。开始误诊为肠蛔虫17例,胃肠炎6例,菌痢7例。患者80%都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来院时多属晚期。本病误诊率高,本组为41.5%。婴儿误诊为消化不良,儿童误诊为肠蛔虫、胃肠炎,成人误诊为肠梗阻、菌痢等。我们采用以下诊断标准:(1)腹痛前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如头痛、乏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2)中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3)腹泻排有特殊臭味血水便或果酱色便。(4)不同程度发热,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不稳等休克表现。(5)有急腹症肠梗阻的表现。(6)X线发现肠管广泛充气,全腹散在的液平面。腹腔穿刺对确定诊断,治疗帮助很大。本组腹膜炎型患者中有6例腹腔穿刺均获混浊血性脓性液体。死亡8例中,5例由于肠管大面积坏死、腹腔内大量的血性液渗出、毒素吸收致休克死亡。3例因多处肠管破裂腹腔粪性液渗出致腹腔化脓感染全身中毒休克死亡。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入院后应在做好手术准备前提下积极治疗。若有以下情况应及时手术治疗:(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膜炎肠梗阻体征。(2)多次大量便血未能控制,腹部肠型明显者。(3)病情进行性加重。(4)中毒性休克征治疗血压不稳者。(5)不能排除外科急腹症。(6)腹穿获脓性血性渗液者。当发展到肠管坏死或合并了肠梗阻时已变成外科疾病,而必须进行外科手术。因为梗阻,肠腔内液体及血性液更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性液体易透过肠壁吸收到体内,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细菌和坏死组织是产生毒性液体的必要条件,坏死性肠袢切除后可以防止毒素的继续吸收。也曾有报道,范丽春等运用小肠内插管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2]。笔者的体会是,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引起肠梗阻一经确诊应尽量早期手术为好。
[1]程骏.朱冠保.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伴肝内胆管积气1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6):336.
[2]范丽春.小肠内插管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12例[J].山东医学,1997,37(12):23.
(收稿:2009-09-06 修回:2009-10-16)
(责任编辑 孔 棣)
R656.7
B
1007-6948(2010)02-0242-02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大同03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