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卿 (浙江兰溪市人民医院 321100)
过敏性紫癜(HSP)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首发症状表现多样,目前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为进一步探讨此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笔者将2003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
1.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5~14岁;有明确诱因11例(42.3%),其中呼吸道感染6例,食物过敏2例,寄生虫感染、花粉过敏、药物过敏各1例。所有患儿均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HSP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 26例于病程中均出现典型皮疹。皮肤伴胃肠道损害11例(42.3%),单纯皮肤损害7例(26.9%),皮肤伴胃肠道及肾脏损害4例(15.4%),皮肤伴关节损害、肾脏损害各2例(各7.7%)。伴消化道症状15例(57.7%),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伴呕吐8例,便血6例,腹泻5例,呕血3例,发热2例,既往均无消化道疾病史。
1.3 胃镜检查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行胃镜检查,检查时间为病程的第2~21天。结果,总体检出病变17例(65.4%);其中单纯皮肤受损者7例中2例检出病变,伴有消化道症状15例全部检出病变,皮疹伴关节损害2例和伴肾脏损害2例均未检出病变。
1.3.1 胃镜下病变分布特点 17例胃镜检出有病变者中,仅有1例(1/17)腹型紫癜严重,该例于食管下段见黏膜轻度改变,其他患儿的食管黏膜均未见异常。17例患儿胃十二指肠黏膜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13例(13/17)胃部可见病变,病变部位在胃体7例、胃窦5例、胃底1例;15例(15/17)十二指肠可见病变,以十二指肠降段改变最为明显,十二指肠球部次之。
1.3.2 胃镜下黏膜改变 食管黏膜病理改变不明显,仅见黏膜轻度充血、水肿。胃黏膜病理改变:5例(5/17)见黏膜下散在出血点,3例(3/17)有广泛出血点、糜烂,2例(2/17)见不规则溃疡。十二指肠黏膜:8例(8/17)呈现较密集出血点,4例(4/17)为多发性不规则小溃疡,2例(2/17)黏膜下可见瘀斑,部分融合成片,呈不规则隆起。
本组过敏性紫癜胃镜下表现有以下特点:①单纯皮肤型7例虽无消化道症状,但仍有2例胃镜下可见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改变,符合过敏性紫癜的病理改变特点。②所有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排除慢性消化道疾病,胃镜下黏膜全部检出病变,与文献报道一致[2],而且病变程度与临床表现一致。③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儿4例,在皮疹出现之前行胃镜检查,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均发现有病变。④病变分布以胃及十二指肠为主,尤其以十二指肠降段最严重,胃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部分见大小不等出血点,糜烂及溃疡,重者形成瘀斑及黏膜下血肿,其中2例黏膜下可见瘀斑,部分融合成片,呈不规则隆起。
既往研究显示:过敏性紫癜患儿约60%会出现消化道症状[3],其中14%~36%的患儿消化道症状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4]。由于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所以以消化道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易误诊。据此,我们对伴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尤其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患儿,采用胃镜检查,可能对减少误诊有帮助。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8-690.
[2]尹艳秋,赵学良,张小飞,等.过敏性紫癜胃镜特征与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1):691.
[3]张碧丽,王文红,范树颖.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1):646-648.
[4]Choong CK,Beasley SW.Intraabdominal manifestations of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J].J Paediat Child Health ,1998,34(5):4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