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宇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启东 226200)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常见性疾病,是由鼻和鼻窦黏膜炎性反应引发的,表现为如鼻塞、流涕、面部胀痛以及嗅觉减退或丧失等一系列症状[1]。鼻息肉是鼻-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息肉为临床特征,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2],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真菌作用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是否相关,仍有不同的看法。为探讨真菌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我们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泌物涂片及真菌培养,并与正常志愿者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标本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84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 8~71岁,平均年龄43.2岁;病程0.17~15年,平均2.42年。依照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检查及术中所见,按照真菌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及欧洲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组织制定的《欧洲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指导性文件》(《EPOS》)均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型[3]。选择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 20例;年龄 18~55岁,平均32.2岁,根据病史及体检均排除慢性鼻-鼻窦炎症。所有受试者近2周内未用过抗生素,无局部或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情况。取中鼻道及中鼻甲黏膜表面分泌物,均行Gomori染色及真菌培养2周,分析真菌检出情况。
1.2 检验方法 Gomori染色法:组织石蜡包埋,常规切片3 μ m,脱蜡至水,5%铬酸水溶液氧化1 h,蒸馏水洗;浸入1%亚硫酸钠水溶液去除铬酸,蒸馏水洗3遍;浸入六胺银硼砂液染色1 h(于45℃~50℃温箱内),切片呈浅棕色,蒸馏水洗;0.2%氯化金溶液调色,核固红液染细胞核10 min,蒸馏水洗;亮绿染色30 s,蒸馏水冲洗,脱水、透明、封片。真菌均被着色,菌丝和孢子呈黑褐色,细胞核呈红色,背景呈绿色。
真菌培养:在无污染条件下,将取出的分泌物即时接种到Sabourand培养基,置电热恒温箱中培养。每日仔细观察菌落形态和特征、表面色泽、背面颜色,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真菌孢子及菌丝,包括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柄、顶囊、小梗、分生孢子、厚膜孢子等。
1.3 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3.0软件包,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息肉表面分泌物Gomori染色涂片真菌检出率为67.9%(57/84),对照组鼻黏膜分泌物涂片真菌检出率为34%(17/50);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息肉表面分泌物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1.9%(52/84),对照组鼻黏膜分泌物真菌培养阳性率为48%(24/5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其患病率为1%~4%,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纤毛运动障碍、中鼻道微环境的某些改变及嗜酸粒细胞增多有密切的关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免疫特应性个体或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腔鼻窦引流障碍或有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应用抗生素不当时,则使鼻腔、鼻窦发生病变,引起临床症状。
近年来,真菌感染作为慢性鼻-鼻窦炎症的发病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是一个近20多年来才被认识的一个特征性疾病,可以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的一个特殊类型。Bent等[5]推荐诊断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5个特征是:(1)I型超敏反应性,如病史、真菌抗原皮肤试验或血清学试验阳性;(2)鼻息肉病;(3)特征性影像学改变:CT扫描显示鼻窦内软组织高密度影,似均匀毛玻璃状,或可见散在钙化点,窦腔扩大,纸板外移,窦壁骨质变薄、变形和扩张。磁共振成像显示T1加权中心低信号,T2加权中心空信号和T1和(或)T2周边强化;(4)无真菌侵入鼻窦组织的嗜酸粒细胞性粘蛋白;(5)手术中取出的鼻窦内容物真菌染色阳性。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真菌性鼻窦炎的研究[6]表明,真菌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密切相关。常规HE染色真菌的阳性率约为60%,Gomori染色真菌的阳性率在95%以上。本研究采用敏感的Gomori染色及真菌培养,发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和正常组真菌检出率有显著差异,故说明真菌感染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有关。
总之,真菌感染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真菌类型与其致病性是否密切相关,可否通过真菌定量检测评估其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1 Ponikau JU,Sherris DA,Kern EB,et al.The diagnosis and incidence of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J].Mayo Clin Proc,1999,74:877-884.
2 刘铭,周兵,刘华超,等.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3):169-172.
3 De shazo RD.鼻窦霉菌肿的诊断标准.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8,22(2):112.
4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
5 Bent JP,Kuhn FA.Diagnosis of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4,111:580-588.
6 刘盛林,秦作荣,董全江,等.真菌与鼻息肉发病相关性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1(8):369-370.